「“雙百”風采錄」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敲開“堅果”,讓科學流行起來

「“雙百”風采錄」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敲開“堅果”,讓科學流行起來

「“雙百”風采錄」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敲開“堅果”,讓科學流行起來

科學如同堅果,剝開更美味

姬十三的本名是嵇曉華,博士期間他開始用“姬十三”這個名字在十多家媒體開設科學專欄,撰寫科普文章。他說自己是科研的“逃兵”,因為討厭長時間埋頭實驗,於是跑出來做科普了。他帶著這樣的理念去高校作演講,一度被認為嚴重“影響”正在實驗室潛心搞科研的學生。

為了吸引普通人走進艱澀但有用的科學世界,2008年姬十三創辦了“科學松鼠會”,這裡聚集了許多像他一樣喜歡做科學傳播的、擁有高學歷背景的科普寫作愛好者,他們的口號是“讓科學流行起來”。有媒體把這群玩科學的年輕人稱為中國“謝耳朵”(美劇《生活大爆炸》主角之一)。他們想甩掉科學“曲高和寡”的外衣,為其打造出一身符合互聯網氣質的科學“夾克”,讓更多人愛上科學。

創辦果殼網,倡導“科技有意思”

在《創業就像混實驗室》的演講中,姬十三說:“創業其實跟搞科研完全一樣,在多次出錯後調整。多次試驗後,離成功就基本不遠了。”

2010年他創辦果殼網,倡導“科技有意思”“一切新聞都是科技新聞”,幾乎每天發生的公共熱門話題都有果殼的聲音。“科普是跟所有的互聯網內容,比如娛樂、財經、體育領域去搶奪用戶的時間。你必須表達得有意思,內容本身具備傳播能力,不停地去演變和變化。”姬十三說。

現在,果殼網團隊的規模已發展到100多人,他們多為理工科背景,科普文章的觀點和數據出處會像寫論文一樣嚴謹,一一進行註釋,開創出一類媒體新文風。不僅如此,這些科普文章背後還有龐大的科研工作者隊伍提供智力支撐,院士級別的科學家以及各領域的基層科研人員會通過接受採訪、審稿等方式提供支持。

最近兩年,姬十三開始嘗試“科學電商”。“長期依賴資本輸血可行不通,必須讓科普產業化,自己能造血。”在他的帶領下,果殼網不斷拓展科學產品的邊界,嘗試並探索為各類機構提供科技傳播服務,探索少兒科學教育、高端科學家演講以及科學周邊產品。

“科學太重要了,必須讓它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大家從娛樂和流行的東西入門,從科學角度為閱讀者提供一些淺顯的邏輯學。掌握了這個邏輯,可以讓生活更有質量,也更有趣。”姬十三說。

本文來源 | 科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