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導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初版1940年完成,1972年做了比較大的修訂。郝明義和朱衣大約在2004年出版中文的翻譯版本。這本書歷經幾十年,今天讀來,仍然對我們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書主要對閱讀劃分了四個層次,並對不同類型的讀物提出了不同的閱讀方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導讀

插圖

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篇是閱讀的層次,對閱讀的不同層次進行了說明,主要介紹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和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第二篇介紹閱讀的第三層次:分析閱讀。第三篇介紹不同讀物的不同閱讀方法。第四篇介紹閱讀的第四層次:主題閱讀。

我按照閱讀的層次和不同讀物的不同閱讀方法來介紹。

閱讀的第一層次:基礎閱讀。

第一層次一般人都能達到,基本上初中畢業就可以,能夠識字,並理解書中句子的含義,基本上能夠讀大部分的讀物。

閱讀的第二層次: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有兩種,是從兩個角度來分的。一種方法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先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研究目錄頁;有索引也要檢閱一下;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讀;最後把書打開隨機的念上一兩段,不用太多。第二種方法是粗淺的讀。面對難讀的書,從頭到尾先讀一遍,碰到不懂得不要停下來,先讀完。

要主動的閱讀,需要帶著問題讀,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作者書的結構是怎樣的,怎麼說得,這本書有道理麼,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讀的過程中可以做一些筆記。畫底線,畫特殊符號,標出關鍵的句子,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等。還可以做結構筆記,概念筆記,針對討論情景的筆記等。

閱讀的第三層次:分析閱讀。

第一階段,依照書本的種類和主題做分類。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什麼。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後,再將各個部分的綱要也一一列出。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理解詞義,於作者達成共識。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閱讀的第四層次:主題閱讀

第四層次的主題閱讀分為五個步驟,步驟一,找到相關的章節,也就是你關心的主題;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也就是和作者建立共識;步驟三,釐清問題,建立不偏不倚的主旨;步驟四,界定議題,找出不同的觀點和爭議;步驟五,分析討論。

不同類型讀物的不同閱讀方法。

作者的分類可能會比較粗,現在書的類型多,分的更細,我們讀書可以粗略的按照作者的分類方法進行歸類。

實用型的書,閱讀時注重實踐,要在練習、行動中驗證。

想象文學,故事,戲劇,詩歌等,主要方法是迅速瞭解書的整體框架,快讀,不理解的可以先跳過,身臨其境的去感受閱讀,這樣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歷史書,對感興趣的事件或時期,儘可能讀一種以上的歷史書,這樣能夠比較全面的瞭解當時的而歷史狀態,再一個就是要聯繫不同的時空,將孤立的歷史狀態和相關的事件、時期、空間連接起來,更能深刻理解歷史的前因後果。

科學和數學的書,讀那些經典的,大師級的作品,一般歸納,演繹都比較嚴謹,而且科普類的會通俗易懂,適合普通人閱讀。

哲學書,帶著問題去讀,到書中去尋找答案。有的哲學書有前提假設,我們要默認這種前提,然後才能跟著作者的思路走下去。(沒有讀過哲學的書,也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社會科學的書,這個定義很廣泛,現在的新聞類資訊應該屬於這一類,由於這類書(資訊)範圍很廣,針對某件事可能有很多的評論,說法,角度不同,建議不同,觀點不同。都這方面的書,針對某個問題,作者給的建議是多讀相關的書,也就是採眾家之長,全面的看待一個事件。

花了四五天時間,把這本書通讀了一遍,感覺還是很有收穫的,希望喜歡讀書的朋友一起探討,多讀好書,把書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