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對於一家以競價排名和廣告作為主要營收渠道的公司來說,這一決定實屬不易,也迎來了網友們一致的叫好聲。

簡單搜索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在用戶交互上,簡單搜索也力求去除繁瑣,界面簡單,沒有廣告。簡單搜索的實際上是一個瀏覽器,筆者個人認為它與夸克瀏覽器很相似。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那些“純淨”應用們

一個完整版應用飽受詬病,再出一個簡單版/純淨版應用獲得好評,這樣的操作屢見不鮮,尤其是一些國內應用針對國際市場推出的“國際版”,往往並不是修改個語言這麼簡單。

筆者尋找了一些常見的國內/國際版應用,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對比。下表中羅列的是國內/國際版本中的不同權限請求: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Play版

除了國際國內的不同,國內應用的分發渠道有時也會導致差異,比如Google Play版本的喜馬拉雅國內版就要比國內應用商店少16個權限(Play版有22個權限)。不過這些差異很難從數據上體現出來,往往是一些用戶體驗的差別:

強制獲取

在運行程序時,我們往往會遇到不給權限就不運行的情況。因此除了權限數量,應用獲取權限的強制性也能體現出對不同地域用戶的區別對待。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儘管FreeBuf曾有文章介紹應對這類行為的方法,但國內/國際的區別表明,權限的獲取並不是那麼必要。

體驗不同

除了上面提到的權限問題,國際/國內版本app的功能性上也存在區別,在眾多國際版app中,有些軟件增加了語言,有一些則是幾乎重新設計了界面。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新浪微博。國際版的新浪微博去掉了廣告,界面變得更加簡潔清爽。

用戶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同樣作為用戶,國內版就要夾雜廣告、推送,就要“低人一等”呢?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內外用戶對於隱私、對於私人空間意識的區別。

很多國外用戶對於一些互聯網公司,特別是網絡巨頭懷抱著提防的思想。這種思想的體現包括:

主張維護用戶的隱私權,並承諾不監控、不記錄用戶搜索內容,希望替代Google的搜索引擎DuckDuckGo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在Facebook曝出洩露用戶信息後大量用戶嚷嚷著卸載Facebook

簡單搜索與那些“純淨版”應用們

宣稱端對端加密用戶郵件的郵箱服務ProtonMail的大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