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司馬懿的後代,反應就是機警,一句話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司馬懿和諸葛亮是並駕齊驅的軍師謀士,對於魏國司馬懿是出過力的,當時對於他的政治操守,實在不敢恭維。

畢竟歷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對於司馬懿卻是:老謀深算,從他處置曹爽奪權的事情中就可以看的出。

不愧是司馬懿的後代,反應就是機警,一句話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不過,司馬懿確實聰明,這一點不得不承認。在魏國與其他兩國交兵的過程中,司馬懿總是按照自己的用兵方法取得最後的勝利:有把握打勝仗的時候,就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攻擊;沒有把握打勝仗的時候,就用最妥當的方法讓自己不至於輸的太慘。

司馬懿一生可以說是魏國的希望,破公孫於遼東,又在上庸擒獲孟達,後來與諸葛亮對峙中,以逸待勞,只守不攻,諸葛亮糧草不足只得退兵,最後破了吳兵的四路人馬,可以說步步計算都非常精準。

不愧是司馬懿的後代,反應就是機警,一句話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司馬懿如此聰明睿智,他的子孫自然也不差。

晉明帝司馬紹小的時候,父親抱著他坐在膝蓋上,問:太陽和長安哪個遠?司馬紹回答說:“自然是太陽遠,因為只聽人說從長安回來,從沒聽人說從太陽上回來,僅憑這一點就知道太陽遠”

晉元帝對司馬紹的聰明機智非常驚訝,第二天召集群臣,將這件事拿出來炫耀,他當面問司馬紹,可這次司馬紹卻說:當然是長安遠。漢元帝臉上有點掛不住了,說:“你昨天不是說太陽遠嗎”

司馬紹卻不慌不忙的說:“我們抬頭就能看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這不是太陽比長安近嗎”

不愧是司馬懿的後代,反應就是機警,一句話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晉元帝和眾大臣都為這個小皇子的機智所驚訝,也被深深折服,司馬紹十八歲的時候便被立為太子。只可惜晉朝沒有多長時間便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