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許多人心中一直有個疑問?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對於這個問題有多種說法,認可最多的一種說法是,日本懼怕蘇聯,所以不敢打。

但大家忽略的是,在二戰時期,自信心爆棚的日本,連美國都敢開戰,又怎會懼怕蘇聯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就要理順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各方的實力。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在二戰期間,日本一直存在著“北進”和“南進”兩派之爭,“北進”派力主在時機成熟時進攻蘇聯,向西伯利亞方向擴張。“南進”派主張向東南亞擴張。

北進派的理由是:蘇聯經歷了內戰,還被小小的波蘭打得焦頭爛額,此時又與德國打得不可開交,如果這個時候與德國合手攻打蘇聯,是個最佳時機。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南進派則認為: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日本的遠東地區是個不毛之地,石油主要集中在蘇聯西部,就算與德國聯手打下蘇聯,勝利果實也是德國人先佔有。而從東南亞進攻,中國及東南亞等國較弱,容易得手,且東南亞橡膠,石油資源多。

按當時戰況來看,日本幫助德國一起進攻蘇聯才是最正確的選項才對。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可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併成立偽滿洲國之後,卻向蘇聯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進行了一場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最終日本沒有得到半點便宜,宣告侵蘇戰爭失敗。

於是,日本將戰略重心放在東南亞,要掠奪這裡的戰略資源。慶幸的是,當地日軍侵佔中國的時候,由於日本鑽探技術比較落後,大慶油田沒有被發現,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沒有石油,沒有橡膠,戰爭就沒辦法繼續。日本腦子一發熱,竟然襲擊了美國珍珠港,想將美國的海軍一舉殲滅,就可以輕而易舉控制東南亞地區。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這下好了,原本想趁各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悶聲發大財的美國,被拖入了這場戰爭。直接將原子彈扔到了日本的廣島,長崎,這下將日本炸傻了,不得不無條件投降。

二戰期間,日本為什麼不打蘇聯,反而偷襲美國珍珠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