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寫了流傳千古的情詩,卻做了千古最大的負心漢

說起《離思五首》大概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說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樣扣人心扉,動人肺腑的情詩,不論誰讀了都會為之動容,然而這首詩的背後卻有個大家不想看到的事實:

此人寫了流傳千古的情詩,卻做了千古最大的負心漢

作者元稹,唐代大詩人,他是皇族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孫,8 歲喪父,跟著母親鄭賢學習文化課,到15歲就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名次,21歲開始當官,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元稹可以說出身非常高貴,而且後來仕途比較順暢,去世的時候是在武昌軍節度使的任職上。

元稹二十一歲剛剛步入仕途的時候,結識了他的遠房表妹崔雙文,並迅速與之陷入了熱戀之中。不久後元稹要進京參加考試,謀取更高的職位,在臨走前跟表妹指天為誓,發盡千般誓言。到京考試後,一舉中了進士的元稹身價倍增,被名重當世的太子賓客韋夏卿選為愛婿。就這樣,元稹拋棄了崔雙文,而對她的紀念就是《鶯鶯傳》(後來被王實甫改編為西廂記流傳千古)。

此人寫了流傳千古的情詩,卻做了千古最大的負心漢

然而事業愛情順風順水的光景並沒有持續多久,比他小四歲的愛妻韋叢27歲與世長辭,韋叢死後,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剛才所提到的《離思五首》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組詩。“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等等詩句都是為亡妻所做,可是就在元稹給韋氏寫悼亡詩詞的時候,他在幹什麼呢?

元稹在“取次花叢懶回顧”時,迎娶了愛妾安氏,而在元稹同年到了成都為官的時候,又碰上了他女詩人薛濤。元稹對薛濤追求不放,等到了手之後沒多久,元稹要離調離成都。同樣的情景,同樣的話語,元稹又把對崔雙文的許諾留給了薛濤,當然也是同樣的被拋棄結果。

此人寫了流傳千古的情詩,卻做了千古最大的負心漢

元稹後又娶妻裴淑,裴淑出身也是跟取韋叢一樣高貴,元稹攀上了另一個高枝。正像陳寅恪先生對其評價時說的:“自私自利,綜其一生行跡,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豈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元稹文章優美深情,人品卻低劣如此!“人品”和“文品”真不可同日而語! 元稹的所作所為讓讀者們大失所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