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師——做硬件、軟件哪個好?

電子工程師——做硬件、軟件哪個好?

本人從事電子工程師工作已有七八年,設計硬件也編寫過軟件,包括單片機、DSP、ARM等系統軟件編寫,以及HMI人機交互軟件。本人嘗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其實,以目前來看,做硬件和軟件都非常有前途的,硬件更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積累相結合,入門較難,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不單需要電路、模電、數電等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結構、工藝、元器件的參數性能、材料、廠家、標準、線路等知識,很多都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一個優秀的硬件工程師可以為公司節約很多成本,包括設計成本、時間成本等,在市場上也很搶手。軟件相對來說,入門容易一些,當然,想要做精做強也要靠後期工作經驗的積累,一個經驗豐富的軟件工程師也是企業競爭的對象。

相對來說,軟件出錯付出的代價要小一些,在原來基礎上更高即可,而硬件出錯,也許得全部設計重做,從設計、制板、元器件、實驗等全部重來,需要付出昂貴的成本代價。

硬件工程師

主要的職責是設計電路原理圖,仿真驗證,繪製PCB;樣板調試和問題分析,做試驗驗證相關功能性能;作為一名資深的硬件工程師,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各器件的功率及整體功率,元器件的可靠性,學會對元器件進行選型,設計出成本低,可靠性高,功能完美的產品,所以一個優秀的硬件工程師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

電子工程師——做硬件、軟件哪個好?

軟件工程師

電子工程師中的軟件工程師主要職責是開發電子硬件設備的驅動以及實現相關功能,比如熟悉單片機、DSP、ARM等CPU 的各個接口驅動開發,比如I2C、SPI、SCI、RS232、RS485.、RS422、USB、CAN等常用通訊驅動開發,熟悉各個CPU芯片平臺的軟件開發等。對於軟件工程師來說,較容易入門,不像硬件涉及到的技能多初學者無從下手,但是編寫軟件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組織架構能力,軟件編程也不輕鬆,加班時間挺多,大部分時間是在調試,也許一個產品軟件的編程只需一天,而調試的時間需大半個月還不止。

電子工程師——做硬件、軟件哪個好?

總結,硬件設計需考慮整體功能的實現以及元器件的選型,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和經驗儲備能力,而軟件編程更多的是考慮算法和數據結構,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基礎。個人認為,電子設計軟、硬工程師的前景都不錯,一個設計舞臺,一個跳舞,缺一不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