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呼籲抵制俄羅斯“北流-2”天然氣項目,歐洲會支持嗎?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波羅申科此舉是出於烏克蘭國家利益的考慮,也是對美國政府反對建設“北溪-2號”項目的一個回應。

這個問題中的“歐洲”我理解為德國、法國、奧地利等相關國家,歐洲不會在意波羅申科的呼籲,在歐洲和美國已經因此開打貿易戰的情況下,也不會支持烏克蘭的立場。


北溪-2號項目是個商業項目,歐洲國家希望通過這個項目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歐洲超過40%的天然氣消費來自俄羅斯,現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已經有北溪1號管道供氣,但是供氣量不足,還需要通過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補充,而烏克蘭又藉機收取較高的過境費。而近年來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加劇,已經威脅到了歐洲的能源安全;而俄羅斯也想減少對烏克蘭過境管道的依賴,所以想繞開烏克蘭,穿越波羅的海開建一條由俄羅斯直接通往德國的輸氣項目,這就是2015年開建的北溪管道2號線項目: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和歐洲公司聯合投資建設,該項目總造價95億歐元,將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出資50%,法國能源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德國的兩家能源公司各出資9.5億歐元。

該管道總長度1200公里,能將現有的送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擴大一倍,年均輸氣量達到550億立方米。目前,芬蘭和德國都已經通過了北溪2號項目的施工許可。對於烏克蘭的擔心,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德國總統默克爾都表示這只是個商業項目,啟動“北溪2號”輸氣管道項目,不會中斷經過烏克蘭中轉的對歐輸氣。


烏克蘭反對這一項目出於國家利益,但歐洲國家(德國和法國)不會聽

今年1月以來,烏克蘭的波羅申科在多個場合表示反對開建這一項目,因為一旦這一項目開始投產烏克蘭將減少30億美元的年收入;並聯合波羅的海國家和一些中東歐國家如波蘭在歐盟內部遊說,認為這會加深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威脅歐洲的能源安全,違反了歐盟的相關法律,這一立場得到了歐盟委員會的支持。但是烏克蘭和波蘭這些國家國小言輕,歐盟的大佬們尤其是有經濟利益的德國和法國根本不聽。而美國又在4月份加入了進來,表面上特朗普提出北溪2號項目將損害烏克蘭的經濟、削弱歐洲的能源安全、讓俄羅斯有機會安裝監聽與監視設備等等;但實際原因是為了美國的經濟利益:2017年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市場價格約為190美元/千立方米,而美國LNG銷往歐洲的價格為265—295美元/千立方米。特朗普擔心美國的LNG因此失去歐洲市場,也擔心歐洲國家在能源問題上更加依賴俄羅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已經告知德國總理默克爾,要求德國放棄對北溪管道2號線的支持,以此作為避免和歐盟貿易戰的代價。而現在歐盟已經明確拒絕了美國的要求,現在雙方的貿易戰已經開打。


波羅申科為烏克蘭爭取國家利益無可厚非,但是手裡沒有什麼牌好打,說話自然沒有人聽;拉上了美國這個強援以為能起點作用,可在和美國開打貿易戰的背景下,歐洲就更不會讓步了。


大笨蛋6703

據俄羅斯媒體6月18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社交平臺發文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流-2”工程是“政治項目”,將使烏克蘭遭受鉅額損失。為此,基輔準備在歐洲組建一個“反對集團”,共同努力阻止“北流-2”管道的建設。他同時表示,美國反對“北流-2”的態度同樣“堅決”。

波羅申科

分析認為,波羅申科在“北流-2”項目上的存在認知偏差,誤把自己的問題當成了整個歐洲的問題。儘管歐洲存在部分反對勢力,但該項目卻得到大多數天然氣需求國的支持,目前德國、芬蘭、瑞典已經批准在本國境內鋪設“北流-2”天然氣管道,而接下丹麥也有極大可能做出相同決定。歐洲更希望通過新管線順暢地使用俄羅斯能源,而不願意整天為烏俄爆發天然氣大戰而提心吊膽。

1. “為什麼停止建設‘北流-2’對烏克蘭特別重要?因為它的修建不是為了實現經濟方面的多元化,而是為了使烏克蘭沒錢用於加強國防。”波羅申科表示。

在他看來,正在修建中的“北流-2”管道“絕對是個政治項目,其目標就是針對烏克蘭”:新項目建成後將使過境烏克蘭的俄羅斯天然氣輸送量驟減,從而給烏克蘭造成每年30億美元的鉅額經濟損失。

烏克蘭天然氣輸送系統

2. 俄羅斯議會下院(國家杜馬)認為烏克蘭反對建設“北流-2”不過是其統治集團的“歇斯底里發作”,因此對其不必太過在意。俄議員們認為,基輔當局不只害怕失去天然氣過境收入,更擔心喪失可以向歐洲施壓的槓桿。

俄羅斯現代意識形態發展國家研究所副所長伊戈爾·沙塔羅夫指出,“北流-2”不是烏克蘭當局所說的俄羅斯威脅歐洲的武器,而是歐洲需要、可令其免受“烏克蘭不負責政策”困擾的人道援助:“烏克蘭不是誠信的天然氣中轉國,基輔當局經常製造事端,使歐洲能源安全遭到威脅,不得不以更高價格採購美國天然氣。”

3. 仇俄情緒嚴重的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也對“北流-2”輸氣管線工程持反對意見。但按照俄羅斯國家能源研究所所長謝爾蓋·普拉沃蘇多夫的話說,“不會有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與‘北流-2’項目沒有任何關係”。

波蘭曾要求歐盟修改天然氣方針,以增加“北流-2”項目的實施難度。2017年11月歐洲委員會曾經提議對相關政策進行修改,但在2018年上半年擔任歐盟主席國的保加利亞凍結了這一建議。

7月1日起奧地利將擔任歐盟主席國。波蘭提醒奧地利人要“立場客觀”,而不只“維護自身的利益”。波蘭能源部副部長米哈爾·庫爾德卡說:“波蘭外交官就這個問題進行了長達數月的繁重而細緻的工作,主席國應該採取中立立場。歐盟的管理工作應該是透明、值得信任的。”

特朗普會見波蘭總統杜達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專家伊戈爾·尤什科夫表示,波蘭方面並非是維護自身利益,而是在完成“華盛頓的指令”:“波蘭一直反對‘北流-2’項目,她實際上是美國反對該項目的工具。美國早就表示,‘北流-2’將減少歐洲能源市場的競爭,導致壟斷,因此不應該修建。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通過‘北流-2’輸送的天然氣就是現在供應給歐洲的天然氣,改變的只是輸送線路而已。”

尤什科夫同時表示,波蘭試圖將這個國際項目政治化,想說服所有人相信它違反了所有可能的規範,但時間會證明,他們不會得逞。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在應對烏克蘭問題上,歐洲國家保持了某種程度上的一致。包括對我羅斯的制裁,以及北約對俄羅斯不斷施加軍事壓力。這是冷戰結束之後北約東擴的一個新的階段,也是俄羅斯被定位為戰略競爭者之後美國和歐洲國家新的選擇。這幾年來我們看到了烏克蘭和北約的軍事關係有所增強,烏克蘭也在積極拉攏域外大國參與共同抵制俄羅斯的影響力。

但是這樣的措施還是有它的限度的。這幾年歐洲國家在共同制裁俄羅斯的同時,歐洲內部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在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方面,以及歐洲和俄羅斯的經濟合作領域。歐洲經濟的健康發展,歐洲穩定的能源供應,似乎不可以缺少俄羅斯的支持和援助。這就決定了歐洲雖然在戰略上抵制俄羅斯,但在經濟上不可能完全忽視俄羅斯的作用。

事實上,過去幾年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領導人普京之間的交往非常密切。而且在中東一些熱點問題的解決上也不能缺少俄羅斯的支持與合作。不要說是烏克蘭,即使是美國,想說服歐洲國家共同抵制俄羅斯,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烏克蘭想要聯合起歐洲國家,他有什麼樣的籌碼呢?他可以給歐洲國傢什麼呢?以目前烏克蘭混亂的經濟狀況和國家治理,它能給予的東西顯然很少,無法滿足歐洲國家的需要。

出於戰略和價值觀的考慮,歐洲國家可能會在短期內和烏克蘭站在一起。但從長遠來看歐洲國家為了能源和經濟的考慮,不可能長期抵制和俄羅斯的合作。歐洲國家目前採取的還是傾向於對沖的戰略,也就是一個平衡者的角色。烏克蘭如果想實現它的目的,可能要利用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直接和美國對話。烏克蘭可以利用美國去影響俄羅斯,或者利用美國軍餉歐洲。這可能是更加簡單的方法,烏克蘭需要想方設法破壞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並在兩國關係當中打入一個楔子。


姚錦祥YAO

此前特朗普也曾呼籲歐洲國家放棄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但是並沒有得到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的積極回應。現在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出於本國經濟利益考慮,再次提出同樣的要求,肯定也是徒勞無功的。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並非特朗普和波羅申科所說的政治工程,而言是有著巨大經濟利益的商業項目。只是這一項目的利益分配並不均勻,俄羅斯和西歐國家會從這一項目中獲益,而中東歐國家特別是烏克蘭肯定會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才遭至有關國家的堅決反對。

北溪2號對烏克蘭的衝擊最大

俄羅斯與德國雖然已經建成了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但是由於輸氣能力有限,俄羅斯的天然氣主要還需要通過烏克蘭境內的天然氣管道向歐洲地區進行輸送。烏克蘭每年僅天然氣過境費的收入就超過30億美元。

2004年之後,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就成為烏克蘭和俄羅斯政治鬥爭的工具

。橙色革命之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急劇惡化,與此同時,烏克蘭還享受著俄羅斯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優惠天然氣價格,這讓俄羅斯極其不滿。每當冬天臨近,俄烏兩國就會在天然氣價格上進行一番爭鬥,俄羅斯以斷供為要挾,而烏克蘭則以截留俄羅斯輸歐天然氣進行反制。由於俄羅斯不願因為烏克蘭一家,而影響與整個歐盟的經濟合作,天然氣價格之爭往往無果而終。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成之後,俄羅斯天然氣輸歐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烏克蘭不僅將損失大筆天然氣過境費,將來在天然氣價格方面也會喪失與俄羅斯的議價能力。如果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俄羅斯完全可以損失部分經濟利益,對烏克蘭實行斷供。事實上,在2018年初春乍暖還寒的時節,俄羅斯已經進行了一次預演,烏克蘭不僅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包括工業用氣、居民供暖用氣等方面也受到了重大的衝擊,令烏克蘭苦不堪言。

雖然明知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對自身利益造成重大影響,但是烏克蘭對於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管道項目,卻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反制措施,波羅申科只能跟在特朗普後面叫囂兩句狐假虎威罷了

歐洲國家對北溪2號存在重大分歧

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通過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能夠直接從產地獲得穩定的天然氣供應,無論是價格還是供應都更有保障,當然有利於其能源安全。但是這條直通西歐的天然氣管道,對於中東歐國家就不那麼有利了。

歐洲國家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各國的天然氣價格取決於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天然氣生產國協商簽訂的長期購銷合同。

過去中東歐國家不僅可以像烏克蘭一樣收取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境費,還可以綁架西歐國家與俄羅斯共同談判,議價權當然更強。現在俄羅斯繞開中東歐國家直接將天然氣管道通往西歐。今後中東歐國家就只能夠自己與俄羅斯談判長期供氣合同了,考慮到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實力不強,俄羅斯不一定會給他們更優惠的價格。同時中東歐國家比如波蘭,與俄羅斯的關係並不好,不排除俄羅斯把天然氣當做武器,教訓波蘭等不聽話的國家

同時由於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輸送量很大,俄羅斯有可能會減少過境中東歐國家的管道輸氣量,甚至將這些管道專門用於向中東歐國家供氣,中東歐國家會減少不少過境費收入。以斯洛伐克為例,現在每年收取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境費高達7億歐元,今後天然氣輸送量減少收入也會相應,而現在天然氣管道的維護管理費用並不會減少太多,對於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而言,損失的都是淨利潤

中東歐國家從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提出時,就與西歐國家進行了反覆博弈,由於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能夠從這條管道中獲得不少好處,當然不會搭理中東歐小國的訴求了

烏克蘭和歐洲國家都在期待美國施壓

頁岩氣革命後,美國已經成為油氣產品的淨出口國,特朗普當然不願意讓俄羅斯獨佔歐洲市場。但是由於美國遠離歐洲,通過船運的液化天然氣到岸價比俄羅斯管道天然氣高出50%多,如果是純商業競爭,美國的天然氣沒有任何的競爭力。因此,特朗普才會極力渲染北溪2號工程對歐洲能源安全的影響。

德國明白通過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德國的能源安全不僅沒有影響,反而會得到加強。

特朗普的這些說法根本就不能動搖德國建設北溪2號項目的決心。近期,特朗普又開始用豁免對歐盟的鋼鋁關稅換取德國暫停北溪2號工程。默克爾依然沒有就範,畢竟用自己的錢贖回被強盜搶去的東西,只會助長強盜的氣焰

由於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態度堅決,不惜與美國發動貿易戰,也不在北溪2號問題上做出讓步。同時即便北溪2號工程暫停,美國的天然氣也很難在歐洲市場上打開銷路。特朗普在天然氣管道上逼迫歐洲做出讓步的決心和信心都不足,恐怕烏克蘭和中東歐國家又要失望了


衝擊時評

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解釋什麼是北流-2天然氣項目,北流-2也叫北溪-2,是指俄羅斯正在和德國洽談的兩條通過俄海岸至波羅的海直接輸送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該管道繞過了烏克蘭的陸地運輸管道。

再來說說烏克蘭為什麼反對這個北流-2項目,由於北流-2天然氣運輸管路繞過了烏克蘭,對烏克蘭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是少了一筆鉅額的“過路費”,之前俄羅斯的天然氣要從烏克蘭的陸地通道發放給歐洲各國,而烏克蘭從中每年可以獲得數十億歐元的過路費。其次是政治影響,因為俄羅斯發往歐洲的天然氣必須經過烏克蘭,對於烏克蘭是一筆不小的政治資本,烏克蘭可以通過停止向歐洲輸氣來脅迫俄羅斯。2009年烏克蘭親美的尤先科政府因為與俄羅斯的“鬥氣”風波,關閉了俄羅斯通過烏克蘭輸送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給俄羅斯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因此俄羅斯早就在尋求繞過烏克蘭直接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方案了。

接著說說哪些國家和人反對北流-2項目,首先就是烏克蘭,然後就是原陸地管路經過的那些國家,例如波蘭等,這些國家都會因為天然氣改道而受到影響。其次就是美國,美國一直想賣天然氣給歐洲,尋求通過包括高加索在內的其他途徑向歐洲供氣,因此在供氣問題上,美國與俄羅斯是商業上的競爭關係。

然而,為了獲得商業上的利益,人們往往賦予一件事以政治意義,通過上綱上線的警告來打擊競爭對手。儘管俄羅斯和合作夥伴德國一直強調北流-2項目只是純粹的商業項目,但是美國提出俄羅斯試圖通過壟斷歐洲的天然氣市場來給歐盟施加政治影響,因此今年5月美國強烈反對北流-2項目。為此普京和特朗普打了一頓“嘴仗”,普京在媒體上公開戳穿美國反對北流2的目的就是想賣天然氣給歐洲。同樣,烏克蘭要反對北流-2項目,也是通過政治手段來實施,通過宣揚俄羅斯的“威脅論”,來博取其他歐洲國家的共鳴。

然而,現在局勢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美國執意退出伊核協定和對歐洲、加拿大和日本等國不加區別地增收關稅,使得歐洲和美國的隔閡加深,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尋求與俄羅斯的合作來解決國際事務,加大與俄羅斯的經濟往來。因此,烏克蘭此時要在歐洲“組團”抵制北流-2項目難度比較大。在抵制北流-2項目上,烏克蘭目前能依靠的主要就是美國了。


萌叔觀世界

如果說烏克蘭提出一些別的要求歐洲各國可能會考慮一下,但是偏偏是天然氣管道的問題,這涉及歐洲的能源安全,歐洲對於烏克蘭也許只能表達一下遺憾。
(北溪線)


烏克蘭越是這麼要求,歐洲可能越會置之不理。

一直以來俄烏天然氣之爭對於歐盟的能源安全就是一個挑戰。天然氣對於俄羅斯而言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其更是被其當成另外一種“外交工具和武器”來用。早期親俄派總統庫齊馬當政,俄向烏克蘭輸出的天然氣的價格僅僅是國際能源市場價格的1/4左右。很顯然這是基於兄弟國家之間的“親情價”。然而隨著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親西方的尤先科當政,烏克蘭的外交傾向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俄羅斯也揮舞起能源大棒砸向了烏克蘭。
(普京給管道署名)


以“天然氣價格”和“過境費”為矛盾交點的俄烏天然之爭成為兩國之間主要分歧問題之一。兩國鬧矛盾,歐洲跟著倒黴,俄羅斯的“斷氣”和烏克蘭的“偷氣”,使得歐洲的天然氣的穩定供給出現問題。歐盟多次參與協商,雖然取得成效,但是僅僅是暫時緩解,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另闢蹊徑”繞過烏克蘭這個爭議地區,這樣才能保證歐洲的穩定供氣,這才有了“北溪”輸氣管線的建設。烏克蘭讓歐洲放棄北溪2,約等於讓歐洲把自己的能源安全同無烏克蘭問題綁架在一塊,歐洲是不可能答應的。


(俄羅斯對歐輸氣)

不僅僅是政治因素,這裡還牽扯到經濟利益

北溪2一旦修建完畢,那麼很顯然,俄羅斯對於烏克蘭輸氣管道的依賴將會大大降低。兩條北溪線滿負荷工作,每年將會保證向歐盟輸送11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將佔到俄羅斯對歐盟輸送天然氣的總量的一半。很顯這對於烏克蘭而言,這不但少了同俄羅斯談判的籌碼,將會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損失。這不是多賺與少賺的問題,這更涉及到一旦俄羅斯給烏克蘭斷氣,烏克蘭可能不得不更多的逆向,從歐洲高價進口從北溪線輸過來的天然氣。



(普京與波羅申科)

本身烏克蘭的經濟社會發展因為政治的因素已經步履維艱,天然氣之爭對於烏克蘭經濟社會的打擊可能使得烏克蘭的狀況雪上加霜。然而北溪2將會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經濟聯繫加強,達成一種互利共贏的局面。雖然這不能使歐盟解除俄羅斯的制裁,但是對於拜託“烏克蘭線路”對於俄羅斯天然其出口的束縛,對於緩解俄羅斯經濟壓力幫助很大。
(默克爾回見普京)

結語

烏克蘭其實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一個域外國家跟其想法高度的一致,同樣反對修建“北溪2”號線。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美國倒不是擔心烏克蘭的經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其主要擔心的是,歐洲可能因此加深對於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可能會影響到歐洲的對俄態度。然而這可能依然無法組織歐洲的決定,除非歐洲的老百姓不用再過冬。為了打消美國、歐盟的顧慮,普京承諾不會關閉對烏天然氣輸送,然而這樣的承諾也僅僅是個承諾。


古姿

除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波羅申科挺難指望再找到其他國家響應他的號召。歐盟大部分國家其實早就厭煩烏克蘭拿天然氣過境問題要挾俄羅斯與歐盟。

俄歐“北溪-2”天然管道項目,經波羅的海海底直接到達德國,再轉輸其他各國,等於有辦法繞過烏克蘭。但是最早當初提出這個項目,並不是專門為了繞過烏克蘭,而是的確有實在的經濟利益。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任上時就已經積極在與俄羅斯談判“北溪-2”,只不過一直受到阻擾,主要是來自美國方面。但在當時,俄烏的矛盾尚未爆發,因此項目顯然並不是為了專門針對繞道烏克蘭而設計的。而施羅德卸任後就一直全力以赴在繼續推進這個項目。施羅德所在的社會黨,今年與默克爾的聯盟黨達成合作,聯合組閣的條件就包括要求推進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這個項目顯然是其中一個重點。而且德國上下從實際的經濟利益考慮,幾乎都支持該項目儘早動工。

而目前奧地利、芬蘭、瑞典等國的態度都已是支持,“北溪-2”已經很難被阻擾下來了。

波羅申科對該項目的過分政治化態度,固然會得到美國的支持,但是顯然也會引起歐盟內部主要國家的反感,這對烏克蘭其實是沒有好處的。


建章看世界

“北溪—2”天然氣項目,這是俄羅斯與德國簽署的能源合作項目,這個項目的受益者不僅僅是俄羅斯,還有德國,甚至是對整個歐盟國家來說,都有好處:既解決了天然氣的穩定供應問題,又能節省部分費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更便宜。對於德國的好處更大:俄羅斯天然氣進入歐洲的中轉站,德國還能大賺一筆。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呼籲抵制“北溪—2”項目,主要還是出於本國利益的考慮,其次就是策應美國抵制“北溪—2”項目的計劃。抵制“北溪—2”項目,對歐洲各國來說,沒任何實質性的好處:無非就是能夠抵制俄羅斯的能源出口,限制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與俄羅斯保持能源領域的合作,是歐盟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的決策,波羅申科僅憑呼籲顯然是無法達到他的目的,烏克蘭也無法補償取消該項目對歐盟帶來的損失。



波羅申科最擔心的就是“北溪—2”項目建成後,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不再過境烏克蘭,烏克蘭政府就無法收取“過境費”了,這對烏克蘭的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儘管普京公開承諾“不會減少通過烏克蘭管道的輸送量”,但是這“過境費”恐怕就得掉價了。如果俄羅斯真的不再利用烏克蘭的管道,確實會對烏克蘭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不過這波羅申科也算是夠不要臉的了,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就得讓俄羅斯、歐盟承擔經濟損失?


其次,波羅申科也是在策應美國的計劃,希望美國能夠給予烏克蘭更多幫助。前段時間就有消息稱,特朗普計劃對“北溪—2”項目動手,對參與這個項目的公司進行制裁,阻止該項目的實施。儘管現在這件事還沒有最終確定,但這個消息已經透露出了特朗普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讓歐洲各國花高價買美國的能源產品,讓歐洲為美國的利益買單。波羅申科這個呼籲就是在為美國“搖旗吶喊”,緊抱美國大腿。


歐洲很顯然不會支持烏克蘭,開頭已經說過了:對歐盟沒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各國更看重的是利益,更何況現在的歐洲國家有很多對“打壓俄羅斯”並不那麼感興趣:在英國搞的“間諜中毒案”期間,西方多數國家對俄實施了制裁,德國卻與俄羅斯簽了筆能源大單;在美國追加對俄製裁的時候,德、法兩國卻跑到了俄羅斯,不僅簽了部分經貿協議,還探討了中東問題、伊核問題,並達成共識——支持伊核協議。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波羅申科此舉沒任何作用,讓歐洲國家放棄自己的利益,轉而支持烏克蘭?波羅申科想多了!


儒道之主


修建“北流-2”燃氣運輸管線,歐洲能用到價廉物美、有安全保障的天然氣,俄羅斯好不容易與歐洲達成協議,豈能因為波羅申科的呼籲而停止?


第一,波羅申科的呼籲是刷存在感,歐洲不會聽,更不會採納;俄羅斯不會聽,反而認為烏克蘭別有用心。烏克蘭指責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流-2”工程是“政治項目”,俄羅斯反駁烏克蘭反對不僅是經濟企圖,更有政治企圖。


第二,波羅申科的呼籲試圖挑起美歐、美俄矛盾。美歐關係一直不錯,只是最近關係鬧僵。歐洲想用美國的天然氣,但價格太昂貴,而且無法滿足歐洲的需求。俄羅斯則恰恰相反,所以能與歐洲達成協議。波羅申科跳出來叫囂停止這一項目,顯然是為了引起美國的重視,讓美國對歐洲施壓,停止與俄羅斯合作,表面上是為美國說話,實際上是打自己的小算盤——拉攏美國共同對付俄羅斯。


第三,波羅申科的呼籲,估計無人理會。歐洲和俄羅斯不說了,單說美國,目前特朗普正在尋求與俄羅斯搞好關係,正在籌劃與普京的會晤,正在準備中期選舉,哪有時間聽波羅申科“嗡嗡叫”?再說,美國在孤立無援的當下,如果再叫板和破壞歐洲與俄羅斯的合作項目,真要成為過街老鼠了!


毛開雲

波羅申科知道烏克蘭問題的還遠沒有到解決的時間節點,他現在能做的是負責給俄羅斯添堵。

17年俄羅斯已經開始修建“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其繞過烏克蘭、波蘭及波羅的海國家直接經由海洋直通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現在正準備修建在德國境內的第二期。

按照原先的設想,“北溪—2”建成後,俄羅斯出口到德國的天然氣總量將翻一倍,但是遭到東歐國家和波羅的海國家反對。

今年3月,德國政府完成了對這一項目的全部審批手續,但是德國政府隨即表示項目的開工還需要得到管道沿岸國家的許可。所以事實上俄羅斯這一項目將面臨長期擱置

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更是因為今年2月下旬一紙仲裁吵得不可開交,斯德哥爾摩仲裁庭要求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向烏克蘭國家天然氣公司支付46.4億美元賠償。法院判決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表示,斯德哥爾摩仲裁決議侵犯了俄氣的利益,他宣佈立即停止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並解除與烏克蘭天然氣公司簽訂的所有合同。

烏克蘭政府則明確表示,如俄拒絕執行國際仲裁法院作出的決議,烏克蘭還將在全球範圍內查禁俄公司的資產。特別是那些參與外國項目,對其他國家進行投資的大型俄企業,其全球資產情況,烏政府已正式展開調查。

在德國事實上已經擱置了“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情況下,其他歐洲國家也會跟上這一步伐。

我是“天下會會天下”,為您提供多角度觀察時事,歡迎您來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