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應該如何緩解找工作的壓力?

依黛

現在大學畢業生人數很多,找工作的確存在很大的壓力。每年畢業季,找工作都會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到底該怎麼辦呢,我覺得有兩套解決方案,一條是治本的長期方案,一條是治標的短期方案。

1、治本方案——如果你在大學裡利用各種機會,把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找工作其實根本沒壓力,有的不過只是在眾多的工作機會如何抉擇的糾結。

每年都會有類似這樣的新聞出現,說某某某手握多份工作offer,而且都是很好的工作機會,實在讓人羨慕。雖然現在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很多,可說實話,如果只是隨便找一份工作,其實非常容易,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跟沒讀過大學的一般人相比,更容易被用人單位接受。難的是怎麼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說找一份好工作。那為什麼總是有些人能同時獲得那麼多好工作機會呢,最大的原因,一定是那些人本身特別優秀。

人們早就明白,小到一家企業,大到一個國家,相互競爭的本質,都是人才競爭,所以面對一個優秀人才,多的是單位爭奪。今年好戲頻出的“城市人才爭奪戰”,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生如何緩解找工作的壓力,最靠譜的辦法,就是在大學裡抓住一切機會努力學習,把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人才。只要你足夠優秀,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你,你要做的事情,僅僅是從眾多的工作機會中,挑一個自己最中意的而已。

當然了,這個方案需要時間,主體部分需要在校園內完成,剛進大學的人可以嘗試這套方案。如果你玩玩打打地混過了大學時光,臨近畢業時才感受到找工作的壓力,顯然就來不及了。那怎麼辦?只能採用治標方案了。

2、治標方案——多學習一些自我包裝手段和臨場應聘技巧,突出優勢淡化劣勢,爭取自己看中的工作機會。

畢業生在求職時,一定要學會包裝自己,比如寫一份漂亮的求職簡歷,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用人單位看,所以學習一些自我包裝技巧非常重要。具體技巧,請自行上網學習,那裡的資料多的是,只要你用心,一定能有所收穫。

另外,現在各單位招人,少不了多道程序,簡歷篩選通過之後,面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還需要掌握一些臨場應聘技巧。請抽出專門的時間,學習別人應聘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同時對招人單位進行必要的熟悉,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臨場不慌。一樣的,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獲取這方面的資料很容易,關鍵在於你是用心對待還是隨意應付。

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多做一份功課,就多一份成功的幾率。想特別提醒的一點是,如果你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心裡一定要有這樣的基本意識:這份工作不是你努力的終點,恰恰相反,它是你奮發的起點。在上崗以後,你必須努力成長自己,才有可能讓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好。如今就是這麼一個急速向前的時代,如果不努力奔跑,連停在原地的資格都沒有。

總而言之,尚在校園的同學們要努力,已經告別校園踏入職場的同學們也要努力,只有特別努力的人,才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正如大家常說的那樣,今天工作(學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陳向東

應屆畢業生越來越多,而經濟大環境這幾年並沒有想象中的好,所以大學生求職壓力確實一年比一年壓力大。

但優秀者,從不缺機會,而是在選擇最佳的機會。真正焦慮的人,可能自己努力和準備的火候還不夠。以下幾個建議供參考:

一、求職從大一開始準備。

不打無準備之仗,焦慮往往來自準備不足,缺乏競爭的自信。求職意識需要從大一開始培養,以終為始去思考和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比如經歷和硬指標上,招聘單位關注的實習經歷、績點、英語成績、社團經歷等,還在綜合能力素質,比如溝通能力、領導力、邏輯思維等。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四找工作才開始準備,往往來不及了。

尤其重要的是,儘早想清楚自己畢業後想做什麼,然後大學為之而準備。

二、走出校門,豐富實習經歷。

對應很多招聘公司來說,實習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一來你實習過,有相關經歷上手往往更快;二來,做過了這行還繼續,說明職業規劃相對比較明確,穩定性比較強。另外,實習公司篩選過一次,應該能力素質還可以。所以,實習經歷不僅僅能讓我們學到東西,豐富經歷,某種程度上還有信用背書。

找實習的時候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相關性。圍繞自己的職業目標去找實習,未來想做市場營銷,就應該多市場營銷相關實習;想去互聯網行業,就應該去互聯網行業實習。

二是含金量。儘可能找大公司,有背書作用。在崗位職責上,儘可能含金量高一些的職位,打雜很多時候意義不大。

臨近畢業時候的暑期實習,往往還有留用的機會這是求職的一個捷徑,提前定下自己的工作。

三、騎驢找馬更輕鬆。

求職前期,多投多面。這樣可以提升自己面試的實戰水平,要不真正自己喜歡的企業到來的時候,我們未必準備好了能抓得住。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先拿一些offer墊底,再去找更好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有底了,會沒有那麼焦慮,會變得更加淡定和從容,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去衝更好的機會。

四、尋找夥伴,一起求職。

一個是容易孤獨和焦慮,也是容易放棄的。參加校招非常好的就是,有一幫同學一起求職。所以。千萬不要浪費這麼好的資源,孤軍奮戰。而是三五好友,報團取暖。一起分享信息,一起模擬練習,一起參與面試。這樣,無論從能力提升和心態調整上,都會更佳。

五、另闢蹊徑,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在求職的方法路徑上,除了參加正兒八經的校招途徑在,還可以實習留用。此外,非常靠譜的是內推。這是一條捷徑。如果你有親朋好友、師兄師姐在你面試的公司,可以大膽問問能否內推。在很多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內推可能會拿到綠色通道。


職場大叔Allen

現在的大學生數量在極具的增加,以前是企業尋求大學生求不到,現在是大學生找企業有點難,完全是調了個順序,似乎大學生找工作也是越來越有壓力,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緩解一下呢?

首先我個人認為大學生應該學會及時的調整自己,在處理事情上一定要靈活,之所以會有壓力無非是工作不順心,不如意,達不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和想法,那麼一次兩次過後就不要一味的堅持自己原來的想法了,因為事實證明在目前來說是行不通或者是在實施起來有點困難的,那麼不妨把自己的要求稍微的降低一點,或者是換個思路、換個角度去想想,如果還是一味的堅持以前的想法的話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沒有希望,讓自己越來越有壓力。

其次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重要,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因為一次兩次的不如意就變得一蹶不振了,就把自己的自信心打擊掉了,沒有必要的事情,要相信找不到好的,還能找個稍微差點的,工作多的是,就看自己想不想去幹了,有時候心態不好,再怎麼找工作都不會感覺到滿意,心態好的時候可能會發現眼前的工作原來都這麼好。

再一方面學會開導自己,梳理情緒,不要過多的去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不要管別人怎麼去評價自己,不要受任何人的影響,把自己的情緒梳理清楚,認清楚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可以幹什麼,有時候人之所以有壓力全是情緒在作怪,腦子裡面想的東西太多,大腦都運轉不起來了,想想這想想那,壓力自然而然的就來了。

最後就是沒事多出去走走,放鬆放鬆心情,跑跑步,聽聽歌,和以前的同學聊聊天,把自己內心的那把鎖給打開,讓自己的內心通通氣,呼吸呼吸,時常的給自己一個暗示,自己並不差,只是沒找到好的方法和機會而已。

有壓力才有動力,可是壓力也有不好的一面,很容易使得一個人頹廢,丟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所以說正確認識壓力,適當的緩解壓力,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上啥班

1、時間上,可以稍微放寬一些,3個月,半年也是可以的;2、職位上,不要太挑剔,說白了,這只是開始。專員、助理都是可以的;3、過程上,可以考慮先實習的曲線;4、薪酬上,真心不是重點考慮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