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窩囊外交官,他走到哪裡,中國哪裡就打敗仗

李鴻章,他的一生可謂是十分豐富了。他曾是洋務運動的領導人,在朝中擔任著重要職務,手裡握著清朝差不多一半的大權。他還建立了北洋水師,是中國第一支水師軍隊,為我國海軍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雖然他非常優秀,有那麼多傲人的功績,但是他在外交方面就相當差了,據說只要他走過的地方,中國就必定戰敗。

中國最窩囊外交官,他走到哪裡,中國哪裡就打敗仗

他做了中國的外交官十幾年,沒有一次能順利的談判成功的。

在清朝後期,清政府捲入了條約體系的國家戰亂裡面,導致清政府幹啥的都要和玩過人打交道。那個時候外交官是一個很好的職務,在處理和洋人的事情中,不僅可以掌握一些權力,還能從中抽取巨大的利益。

李鴻章當時也是一個外交官,為什麼說他是最窩囊的外交官,凡是他談判過的地方,中國都失敗了呢?

中國最窩囊外交官,他走到哪裡,中國哪裡就打敗仗

當年,朝廷中能和李鴻章的權力對抗的只有慈禧和左宗棠了,在戰事上李鴻章一次又一次的碰壁,而左宗棠卻抓住機會立了不少功。在收復新疆的時候,李鴻章選擇了放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國防上;左宗棠和他恰恰相反,決定全力保護新疆。最後,清政府被左宗棠的理由信服,將這次重任交給他,結果打了一場漂亮的仗。而甲午戰爭是李鴻章指揮的戰鬥,就失敗。

因為李鴻章知道自己國家的實力,根本打不過敵軍,就不願意開戰,想要保存我軍的實力。所以每次都不主動部署作戰,都是被動的參與戰鬥,都是以失敗告終。

中國最窩囊外交官,他走到哪裡,中國哪裡就打敗仗

李鴻章既然能坐到現在這個位置,肯定不是靠運氣,還是有很大實力的。他對於我國和敵軍的軍事實力早已摸透,不參戰只是為了儘量避免沒必要的傷亡。不過,這種方式就使我軍士兵的士氣大減,本來實力懸殊的戰鬥,就更不可能勝利了。

而左宗棠和李鴻章內斂的性格比起來就豪放許多,就鼓舞士兵只有戰鬥才會有勝利,鼓舞了士氣,就增加了勝利的可能性。

中國最窩囊外交官,他走到哪裡,中國哪裡就打敗仗

還有,李鴻章身為一名外交官,在洋人要求籤不平等條約,肯定使不會籤的。儘管國家現在的情況已是無法挽回,自己也只是一枚棋子,在外交上就儘量多謀求一點利益。

李鴻章在外交事務和戰爭中,即使知道自己會因為這些舉動受到別人的議論,但是為了能給中國謀求一點利益,他還是這麼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