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來了,畝產可超600公斤!你準備種植了嗎?

據《新京報》報道,我國首批“海水稻”品種將於明年誕生,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6‰鹽度下培育出畝產超600公斤的品系;預計2020年可大範圍種植。

“海水稻”來了,畝產可超600公斤!你準備種植了嗎?

6月11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白泥地實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起秧,為插秧做準備。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供圖

由袁隆平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已在6‰鹽度灌溉水條件下培育出畝產超過600公斤的品系。目前正在進行品種區域測試。按計劃,2019年中國將誕生第一批海水稻品種,預計2020年稻種可上市銷售。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博士介紹,他們培育的品種可以耐受6‰的鹽鹼度,而其他育種家選育的品種一般只耐受3‰左右的鹽鹼度。他介紹,“目前正在全國主要鹽鹼地進行品種區域測試,需要兩年時間,然後再進行一年生產性實驗。2019年中國就會誕生第一批耐鹽鹼水稻(即海水稻)品種,2020年可以大範圍種植。”

對於未來海水稻上市後的價格,張國棟表示,會和普通稻種在一個水平線或略高,但不會高很多,“種業流通市場是生產物資市場,不是一個高暴利行業,價格太高的話會影響農民購買積極性”。

“海水稻”來了,畝產可超600公斤!你準備種植了嗎?

網絡圖片,與內容無關

海水稻只能種在海邊嗎?

很多人以為海水稻只能在海邊種植,這其實是個誤會。海水稻真名叫“耐鹽鹼水稻”。去年,在千分之六的高濃度鹹水中,已經有品系可以畝產超過600公斤。

海水稻口味到底好不好?

“對大米的口感要有這樣的概念,就是無論是雜交稻、海水稻還是常規稻,都是水稻的一種。不是雜交稻或海水稻不好吃,而是要選育出好吃的品種來。”張國棟說。張國棟解釋,育種家在選育品種時有幾個指標,包括口感、產量、抗倒伏等。

“當年培育雜交稻時以產量第一,先填飽肚子為主,口感不是重要考核指標,所以造成了最開始的雜交稻不好吃的結果。如果育種家把好吃作為第一考核指標的話,肯定能選育出好吃的品種。現在育種家都把好吃作為雜交稻的選育標準了,要不然賣不出去。”張國棟說。

“海水稻”來了,畝產可超600公斤!你準備種植了嗎?

網絡圖片,與內容無關

“海水稻也是這樣,如果只關注產量,肯定是不好吃的。因為口感和產量有一定矛盾性,涉及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配比。”張國棟說,他們為了把海水稻推廣出去,要求所有的海水稻都要把好吃和產量放在同樣的位置。“不然農民沒有意願去種植,因為賣不出去。”

“耐鹽鹼水稻”未來將給中國和世界農業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捨得人們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