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機!漲價!環保高壓!新一輪紙價上漲潮或將到來

原紙市場需求疲軟、紙廠陸續加入了停機限產大軍,國廢需求量下滑,導致價格走低,最近市場降價嚴重,雖然近日廣東地區帶頭逐步提升價格,但是未來市場依然不明。

昨日“第14批限制進口類商品名單廢紙進口量為0”,這一消息為國廢爬升注入一劑強心劑!但是在環保高壓下,這一市場是否可持續呢?

國廢上漲趨勢明顯

第十四批次外廢為“0”,外廢未獲批導致原料缺口,亟需國廢原料跳步,說明未來紙價會上漲。外廢不會進來很多的,或許根本進不來。再加上近日海關總署制定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註冊登記管理實施細則》,自8月1日起執行。這意味著:8月1日前,進口外廢紙企需向海關重新登記註冊,逾期取消資格

在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中,很多下游紙廠訂單本就不足,紛紛選擇開啟假期模式。目前紙廠依舊會在廢紙價格高位後,試圖下調價格,從而促進打包站出貨。如果後期紙廠去掉庫存後,也將開始恢復生產,屆時對廢紙的需求也將增加,國廢價格恐將再度走高。

有紙廠反映“現在紙業大亨還在找理由給自己壟斷的經營模式,是想讓我們的普通紙價和軍工用的特種鋼材一樣的價格甚至超過特種鋼材的價格嗎?”不可否認,某些大型紙廠的壟斷行為,的確是在為無限的漲價貪念做鋪墊。

避開環保重點打壓環節

環保一直是懸在我國紙品行業頭頂的斬頭刀,國廢價格走勢在近一年來與環保政策關聯性日益明顯。自2017年來,環保相繼衍生出的“洋垃圾禁令”、“排查關停紙廠”、“廢紙紙價不穩成品紙價格飆升”等等問題,在廢紙回收行業中引發了蝴蝶效應。實際市場情況來看最近江蘇、廣東接連整治,關停上千家。分析背後原因不亞於以下三點:第一、清除環境治理的攪局者——髒亂差不正規企業。第二、改善企業的用工環境。第三,推動行業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避開環保重點打壓環節,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部分地區為應對環保督查,進行一定的限產停產動作,這可能是近期紙價變動的重要因素。避開與巨頭的競爭,反倒可以在嶄新的領域內更好的耕耘收穫,可謂“以進為退,出其不意,反敗為勝”。

尋找渠道,渠道為王!

未來市場,渠道極為重要,市場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彌補自身弱勢,使其成為強勢,是廢紙回收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最常見也是最有用的招式。並運用好網絡工具,對於貨主而言,賣更高價格,就多了更多的渠道,渠道才是利潤的真正王者。

福建一紙廠上調瓦楞紙價200元/噸,三大白卡紙廠家停機7-10天

受供求關係的影響,瓦楞紙、白卡紙價格總體上呈持續下跌的態勢。不過,近日市場突如其來的變化,又給後續的紙價走勢帶來一個未知數:福建地區一紙廠上調高強瓦楞紙價格200元/噸,博彙、晨鳴、萬國等紙廠發佈停機函,宣佈白卡紙機停產7-10天。

停機!漲價!環保高壓!新一輪紙價上漲潮或將到來

1

瓦楞紙價上漲200元/噸,原因竟是產品成本大幅上升?

6月份的紙業市場可謂是奇幻多變,先是玖龍、理文等大型紙廠下調價格,再是國內近10家紙廠步入停機檢修期,接著,山東、河北等地區又有多家紙廠漲價100-200元/噸。一時間,降價、停機、漲價,紙業市場多種現象並存。

然而到了6月20日,業內一份瓦楞紙漲價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華髮紙業(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宣佈,因產品成本大幅上升,自6月21日起,高強瓦楞紙價在原有價格基礎上上漲200元/噸。

眾所周知,因仍處淡季,市場需求並未有明顯的提升,紙板廠開工率有所下降,據卓創調研數據顯示,紙板廠平均開工率僅在60%-70%。因此,此次華髮紙業(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漲價函能否引起紙價大面積上漲,還有待觀察。

不過其中的變數在於廢紙價格。據悉,目前部分地區國廢價格出現反彈,第十四批建議批准的限制進口類申請明細表中,廢紙進口量為0,因此,瓦楞紙價也並非沒有大面積上漲的可能。總之,當前的瓦楞紙市場形勢難辨,借用廣東省某紙箱廠老總的話來說,鬼知道會是什麼行情。

停機!漲價!環保高壓!新一輪紙價上漲潮或將到來

2

博彙、晨鳴、萬國等紙廠發佈停機函,宣佈白卡紙停機7-10天

而在白卡紙方面,停機現象仍在繼續。6月17日-6月21日,江蘇博彙紙業有限公司、晨鳴集團、萬國太陽白卡紙有限公司均發佈停機函,宣佈白卡紙停機7-10天。

萬國太陽白卡紙有限公司:自6月17日起,PM26#機停機7天。

江蘇博彙紙業有限公司:自6月20日起,卡紙3#機停機10天。

晨鳴集團:自6月21日起,白卡紙停機10天。

從停機單上來看,其停機原因主要是受原材料居高不下及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影響。但從價格形勢來看,卻又並非這麼簡單。

自4月份以來,漿價持續穩定高位,白卡紙市場卻出現疲軟,價格不斷下調,近日更是降落在5000元/噸左右的價位。因此,

此次三大白卡紙廠家宣佈停機7-10天,很難不讓人認為是出於停單保價的目的。

綜上所述,瓦楞紙、白卡紙市場形勢難辨,從需求上來看,短時間內價格難以大面積上漲,但從成本上來看,卻又的確存在漲價的可能,具體形勢如何,還得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