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在這個汙濁的世界上,要想能夠乾乾淨淨度過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這是《明朝那些事》裡的一句經典名言,

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這乾淨就是一種境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經常被要求“講究衛生”、“講究乾淨”,

要想保持健康,那麼我們的生活中就需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可你知道嗎?任何事物過度追求只會讓效果恰當相反,

像是愛乾淨一樣,看似是司空見慣的小事,其實對我們身體影響還是很大的。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那麼究竟有哪些我們常認為“衛生習慣”,反而會惹病上身呢?

第一,飯前開水燙碗,真的就能放心吃了嗎?

在外吃飯時,很多人都有用開水燙碗筷和杯子等餐具的習慣,認為這樣做能消毒殺菌。只不過與本意相反,開水燙碗筷其實只不過是給細菌洗了個熱水澡而已。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因為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溫度高,另一個是時間長。一般來說,100℃沸水,要持續5分鐘以上,才可以殺死或滅活一部分細菌和微生物。

然而,飯店吃飯前燙餐具的熱水熱茶,大部分都在七八十度左右,用這種水燙餐具,殺菌就不要多想了,用來洗洗灰還是可以的。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第二,有事沒事掏耳朵?小心疾病纏上你!

去過成都的人應該都知道,這裡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非遺文化——採耳,俗稱“掏耳屎”。然而,你可千萬別認為“耳屎”是毫無作用的。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在醫學上“耳屎”有個得體的名字叫“耵聹”,是耳道里耵聹腺細胞分泌的一種物質,它的存在是為了起到保護耳道,防止病蟲入侵的作用。且耵聹會隨著我們咀嚼和咬合的動作自動排出外耳道,並不需要我們自行去“取出來”。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若是經常掏耳朵不但會刺激破壞耳道皮膚,使得耵聹分泌更多造成栓塞,甚至還會引起細菌真菌的感染,嚴重的還會引起中耳炎致使聽力受影響。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第三,隨意摳肚臍來清潔

肚臍肚臍是臍帶的遺蹟,它原本是胎兒的營養供給與代謝物的通道,但當胎兒出生後,它就完成了任務,沒有了特別的生理功能。

肚臍雖然沒用了,但由於它皺褶多,很易藏一些汙垢,於是就有很多人喜歡去摳它。

但是摳肚臍需要注意兩個情況:過於乾淨、太過力摳。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易讓人產生不適,因此清洗肚臍眼之前拿少許油塗抹或是用溫水沖洗片刻,再用棉籤輕輕擦拭,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第四,女性“洗洗更健康”?

在國內,很多女性都十分在意陰道清潔,有時遇到外陰稍有不適或輕微白帶異常,就各種清洗液齊上陣,恨不得把所有的細菌都洗光。

但其實陰道內有30多種常駐菌群,它們的存在維持了陰道內的平衡,也使陰道有了很好的自淨功能。而頻繁的使用清洗液清洗陰道,就會破壞陰道內的菌群平衡,最終會導致炎症。

所以對於陰道,完全不需要刻意清洗,要想維持私處乾淨,只需要清洗外部皮膚,保持乾燥,同時注意性生活衛生,勤換內衣褲即可。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第五,抗菌洗手液其實沒那麼神奇

另外,一些公共場所的免費洗手液,更不靠譜。

早在2013年,央視財經一檔節目就曝光了部分公共場所洗手液的細菌超標情況,其中,首都國際機場的洗手液菌落總數超標600倍。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手上、身上的一些病菌用清水就可以洗去,沒有必要再用抗菌類產品。況且人類並不是得與菌為敵,人體皮膚上本就有一些保護我們的菌群,所以千萬不要盲目的使用抗菌類產品。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總的來說,我們講究衛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

讓我們生活環境能夠保持乾淨整潔自然是好的,

但若過度講究,甚至矯枉過正那勢必就會適得其反。

正所謂萬事萬物都需要保持平衡,

因此別總被日常的恐慌支配,

跟想象中的“髒東西”奮鬥多年,是時候該醒醒了!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