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人非草木,必然有感。心非頑石,皆會情生。愛因慕起,情由緣生。”

“相愛未必能聚,無情也許終生。有緣終會相見,無緣最終離分。”

看完《靈妖鑑之盤絲小仙》後,我莫名的喜歡這兩句臺詞。就像是有故事的人說給沒故事的我們聽,看懂的是故事,看不懂的是幸運。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不念就像是不斷成長的我們,由最初的懵懂無知到最終的學會奉獻,這是追愛的人必須經歷的成長,更是必須感悟的過程。

整部影片中,不念曾三度變裝,這亦是她情感發展的三個階段。粉衣的不念剛幻化成人,像是個少不更事的孩童,但那時的她擁有的卻是最初的至純至真。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即使她不懂什麼是愛,但她卻明白愛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她願意將這份美好毫無保留的給保護過她的小和尚,即使這時的她還在懵懵懂懂的詢問著老和尚:你知道什麼是愛嗎?

這也是我們年少時所尋找的瘋狂,將自己的最真摯的情感全部留給心底的那個人,或許不會有結果,或許會被拒絕,但是我們都曾義無反顧過。這時的我們也許不懂什麼是愛,可我們願意用最真摯最本心的情感去付出,願意用最質樸最直白的語言去表達。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不念因為在寺廟闖禍,被住持趕下山,小和尚也因曾經說要度化不念的誓言而決定下山,兩人就這樣結伴入這世間紅塵。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下山的不念身著一身黃衣,跟隨小和尚在世俗中慢慢成長,從林子穿梭時兩人的相依相伴中懂得了心心相惜,從偶遇王善人欺凌弱小時的打抱不平中感悟到了人間正義,從對昏迷的蘭馨的及時出手中領會到了樂於助人。

這時的不念雖然慢慢的擁有了一些人類的情感,但仍無法參透愛為何物。

雖然她還經常詢問愛是什麼,可愛玩鬧的她也願安靜的坐在一旁聽著小和尚誦經唸佛,最後的不念才明白原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伴隨著時光的流去,我們的情感一點一點的完善,如同在白紙上塗塗畫畫一樣,

為空白的我們賦予有趣的靈魂,用完整的自我去愛別人、愛自己。

不念的再次換裝是因為與小和尚的誤會,看到小和尚和蘭馨衣衫不整的在一起後生氣的跑了出去,但卻不知為何生氣,這時的不念其實早已將愛給了小和尚,但自己卻不自知。

現實中的我們或許也是一樣的,往往已經擁有了真摯的情感卻不知道,直到誤會產生後我們才會驚覺原來感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這般深。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誤會會促使人更快的成長,更深刻的瞭解到自己的情感,不念亦是如此。

當不念以一身紅衣出現就代表了不念感情的完全成熟,她已經知道了所追尋的愛到底是什麼,知道小和尚在她心中的位置。狐王出現之時願意以一己之力護小和尚全身周全,小和尚生命垂危之際願意獻出自己的妖丹助他重生,小和尚重獲生命後願意退隱山林日日為他祈福。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不念心中的愛就像這紅一樣熾熱、一樣耀眼,讓周圍的人無法忽視。任何情感都是一樣的,一旦爆發,任誰也無法遮掩。

愛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能給我們準確的答案,只有自己感受了經歷了才會有所感悟。小和尚面對不念亦是如此——初入紅塵,請多指教。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曾經的小和尚以為自己不會動凡心,不念在時,他以為自己一心向禪,只是未曾想到,不念離開後,

他就真的只有禪了。

小和尚空留遺憾,才覺悟,身處這滾滾紅塵,怎麼可能不動凡心。

他們的愛情,濟公做媒

這顆心何時丟落誰也不知,或許是在下山途中的悠悠舞姿時,或許是在看到秋水明眸中的花瓣紛飛時,亦或許是在感受到危急之時為自己撐起安全屏障的那抹紅裝時。

總之,在明瞭時,這顆心已沉淪。只是,你我再無相見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