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宋編《百家姓》共收單姓408個,複姓32個,共計440個姓氏;現通行本《百家姓》在宋編基礎上,又增收了單姓36個,複姓28個,總計504個姓氏;

雖然這504個姓氏只佔至今仍在使用的三千多個姓氏的1/6,但是涵蓋了我國人口總數的90%。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zhū gě諸葛

姓氏起源:大部分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來,商朝時,伯益的後裔葛伯,被封為諸侯,滅亡後,後世有一支遷居諸城(今山東省諸城),後遷至陽都(今山東省沂水縣),當地已有葛姓,故後來的葛姓取“諸葛”二字為他們的姓氏。

主要名人:諸葛亮,諸葛瑾,諸葛恪等。

sī mǎ司馬

姓氏起源:司馬是一個官職,西周時始調。後來,程伯休父官至司馬,周宣王允許他以官職為姓,於是就有了司馬氏。其它國家如春秋宋國、晉國等都有司馬,以司馬為姓。

分佈:河南省的洛陽市、偃師市、溫縣,陝西省的韓城縣,臺灣省等地均有司馬氏族人分佈。

主要名人:司馬遷,司馬相如,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等。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shàng guān上官

姓氏起源:春秋時,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蘭為上官邑大夫,子蘭的後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

分佈:秦滅六國後,遷徙楚國公族大姓於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唐末紛擾,上官氏的先人南遷至今福建的南平市光澤縣。

主要名人:上官儀,上官婉兒,上官桀等。

xī mén 西門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以祖上居地為氏。2.出自姜姓,亦以祖上居地為氏。3.出自戰國時西門豹之後,以祖名為氏。

分佈地區:如今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還有極少數量的西門氏族人零星分佈。

主要名人:西門豹。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yǔ wén 宇文

姓氏起源:一、宇文姓起源於遼東,為南單于之後。魏晉時,北方鮮卑族有宇文氏部落。東晉時,宇文氏進據中原,號稱宇文國,以宇文為姓,稱宇文氏。二、源於嬴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北周政權大臣趙文表、趙昶之後,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

分佈:如今在河北、陝西、北京、浙江、四川、臺灣等地有少量分佈。目前宇文姓人口排名第551位,人口約2.1萬人。

主要名人:宇文泰,宇文護,宇文邕,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等。

xià hóu夏侯

姓氏起源:夏侯,出自姒姓,以爵號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春秋時建立杞國。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後代,周初祖先又封為侯爵,於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後代子孫因以夏侯為氏,稱夏侯氏。

分佈:

分佈於山東曲阜、泗水一帶。夏侯氏的郡望為譙郡、魯國郡。譙郡,東漢建安年間設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間。

主要名人:夏侯嬰,夏侯淵,夏侯惇,夏侯霸等。

tài shǐ太史

姓氏起源:一、以官名為氏。西周、春秋時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其後代以祖上官職“太史”銜為姓,稱太史氏。2、西周時,周文王的孫子胡於蔡,又稱蔡仲,其後人有的以太史為氏。

主要名人:太史慈,太史亨,太史敫等。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ōu yáng歐陽

姓氏起源:越王勾踐之後,支孫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他的子孫因而姓“歐”或“歐陽”。

分佈:發祥地為渤海郡(今河北省滄縣)。當今,歐陽姓主要分佈在江西,廣東,河南,四川,安徽,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主要名人:歐陽修,歐陽生,歐陽建等。

mù róng慕容

姓氏起源:一、源於鮮卑族,出自漢朝時期鮮卑中部大人慕容,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二、源於高辛氏,出自秦漢時期鮮卑族慕容,屬於以部落首領名號稱謂為氏。

分佈:慕容氏的發源地和老家在今內蒙自治區西拉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今江蘇省的蘇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溫縣、開封市,廣東省的廣州市、高要市等地有分佈。

主要名人:慕容廆,慕容垂,慕容衝,慕容永,慕容復(小說)等。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dōng fāng東方

姓氏起源:一、源於上古伏羲氏,屬於以自然現象為氏。 伏羲裔孫其族人世代執掌東方青陽令。他的後代子孫遂以東方命姓,稱東方氏。

二、出自漢朝時期東方朔之後。東方朔是西漢人,其後裔子孫皆以先祖名字中的“東方”為氏,形成一支東方複姓。如今,東方氏族人大多尊奉東方朔為得姓始祖。

分佈:唐代時,東方姓已經成為平原郡的大姓望族之一。宋朝以後,東方氏一族已渺渺難覓。如今在北京、山西、山東、臺灣、等地有少量分佈。

主要名人:東方朔,東方顯,東方不敗(小說)等。

huáng fǔ 皇甫

姓氏起源:一、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後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二、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分佈:今四川省瀘州市、江蘇省的南京市、常熟市、崑山市,河南省的三門峽市盧氏縣等地均有皇甫氏族人分佈。

主要名人:皇甫嵩,皇甫規,皇甫冉等。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hū yán呼延

姓氏起源:一、出自匈奴族呼衍氏所改;一、出自為鮮卑族姓氏之一;三、出自賜姓。晉代鮮卑人稽胡楚,因有功被賜姓呼延,後代因此隨之姓呼延。

分佈:呼延複姓望族居安定(現在寧夏省固原縣)、新蔡(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地區)。今山西省的平遙市、屯留縣,陝西省的西安市長安區、延安市延長縣、榆林市、等地,均有呼延氏族人分佈。

主要名人:呼延灼,呼延攸,呼延贊,呼延通等。

gōng sūn 公孫

二、出自姬姓,黃帝姬軒轅的後裔有公孫氏

分佈:公孫氏望族居高陽郡(今山東臨淄)、扶風郡(今陝西咸陽)。今山東、雲南兩省還有公孫氏族人分佈。

主要名人:公孫軒轅(黃帝),公孫鞅(商鞅),公孫度,公孫瓚,公孫淵等。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dú gū獨孤

姓氏起源:一、出自北魏時代北鮮卑獨孤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姓氏,獨孤”即“屠各”的不同漢譯。二、來自賜姓,北周宇文氏賜姓漢人將領和望族,其部下多改姓孤獨。

分佈:據說在河北唐山和廣東廣州都有獨氏(由獨孤姓演化而來)族人後裔少數分佈。

主要名人:獨孤信,獨孤駝,獨孤伽羅(獨孤皇后)等。

duān mù 端木

姓氏起源:一、源於羋姓(源於軒轅氏),出自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之師鬻熊之後端木典,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二、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端木氏,出自漢族端木氏融入回回民族。

分佈:今雲南省的昆明市、通海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凓水區、宜興市、句容市、浙江省的杭州市、麗水市、等地,均有端木氏族人分佈。

主要名人:端木賜(子貢)。

歐陽、上官、宇文,18個複姓起源名人知多少?

yù chí尉遲

姓氏起源:一、源於塞種人,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尉遲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一、源於賜姓。北周宇文氏賜姓漢人將領和望族,其部下陳忻等改姓尉遲。

分佈:尉遲複姓望族居太原(山西省太原市)

主要名人:尉遲恭,尉遲勝等。

zhǎng sūn 長孫

姓氏起源:一、出自北魏皇室拓跋珪的長子沙莫雄,拓跋珪建立北魏稱帝后,沙莫雄就賜他的兒子嵩為長孫姓,故拓跋·嵩為得姓始祖;二、北魏之前早有長孫順,大多尊長孫順為得姓始祖。

分佈:長孫姓望族居濟陽(今山東省定陶西北,一說河南省蘭封東北)。

主要名人:長孫晟,長孫皇后,長孫無忌,長孫順德等。

tuò bá拓跋

姓氏起源:一、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后裔鮮卑族拓跋(亦稱託跋)部拓跋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二、源於改姓,出自西漢李氏之後李穆改為拓跋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

分佈:拓跋姓望居潁川郡(河南省禹州一帶地區)、雁門郡(山西省代縣一帶地區)。

主要名人:拓跋珪,拓跋燾,拓跋宏,拓跋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