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向日本扔原子彈的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溫度雨176

日本有一個原子彈氫彈受害者組織,那是因為日本人不光是原子彈唯一受害者,萬分湊巧的是,日本人也是美國氫彈的受害者,那就是“第五福龍丸號”漁船事件。

1954年3月1日,有艘叫第五福龍丸的日本漁船出現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附近,他們十分“幸運”的趕上了美國人的首次氫彈試驗,釋放地點是比基尼礁周邊海域,這次爆炸的TNT當量高達1500萬噸,是廣島原子彈的近千倍,長崎原子彈的750倍。暴露在核輻射中的日本漁船上的船員久保山愛吉回國後不久即死於急性放射能症。

廣島和長崎上方投下的“小男孩”和“胖子”設計當量都是2萬噸左右,但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的實際爆炸當量後來被估計為1.5萬噸左右,這是因為這兩個核彈的款型是不同的。長崎核彈用的是鈈239,是一枚鈈彈;廣島核彈用的是鈾235,是一枚鈾彈。

爆炸的後果是廣島當年死亡人數6.4萬,長崎這個數字則是3.8萬,分別占城市總人口的25.1%和22.4%,效果接近。兩個城市的受傷人數普遍是死亡人數的兩倍以上,很多傷員在未來幾年之後逐漸死去。

兩個原子彈都是半空爆炸,大部分市民是死於直接的衝擊波和光輻射,年內死去的則主要是由於受到了爆炸當場的大劑量放射性輻射。核爆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多半隨風飄走,也有很多順著地表徑流漂走,積存在城市地面的放射性物質大部分的半衰期較短,再加上數量有限,幾年之後的影響已經十分微弱。

前蘇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物質相當於廣島原子彈釋放核輻射物質的200倍(也有說法是400倍),被宣佈幾百年內不適合人類生存。饒是如此,我們也能夠看到幾年後有很多當地人衝破阻力回到家鄉從事耕種,也安穩的生活了下來,並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這一方面說明了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類的頑強。

現在的廣島和長崎的地面核輻射物質殘留的檢測結果,已經與一個普通城市別無二致,兩座城市重新煥發了生機,其中廣島市已經有近120萬人口,1994年,這裡還舉辦了亞運會。

長崎的城市人口也達到了45萬人,城市以其迷人的夜景聞名於全日本,也是著名的溫泉聖地。

2011年因地震海嘯引發的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造成的無人區中,雖然失去了人類的蹤跡,卻成了野生動物們的天堂。


歷來現實

挨核彈是什麼滋味?作為有史以來世界上唯一一個挨核彈的國家——日本,肯定最有發言權了。因為當時美國政府為了儘快結束戰爭,減少士兵傷亡,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狗急跳牆執行“玉碎計劃”,從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使用了原子彈,陸陸續續死於這兩次的核打擊的人數接近四十萬,也徹底摧毀了日本政府抵抗到底決心。

▲被核打擊的日本

大家應該都聽過什麼被原子彈打擊過的地方就是個生命禁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適合住人,因為殘存的輻射會殺人於無形。那麼當年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兩個城市今天怎麼樣了呢?是不是還是寸草不生呢?

▲美麗的廣島

當然不是,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早已不是剛被核打擊時人間地獄的樣子,而是恢復了生機,就跟日本的其他城市沒什麼區別。而且1994年廣島還舉辦過亞運會呢,所以,廣島和長崎現在就是很正常的宜居城市,沒有說經歷了核打擊環境方面就有什麼很大的不同,如果非要說這兩座城市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那就可能比較出名吧,畢竟是捱過核彈的。

▲長崎市

知識點

最後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被原子彈打擊了還能這麼快恢復。首先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關於核彈的各種知識,都只是用實驗數據分析出來的,畢竟核彈自從現世以來在實戰中只用過兩次,就是用來轟炸日本,所以真正的情形跟現實肯定又有所不同,大自然的恢復能力我們不能小瞧。

其次,不要跟核電站洩露相比,兩種情況完全不同,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都使用噸來計算的,而且不容易擴散,可是當時使用的原子彈呢?也就幾十公斤濃縮鈾,當時轟炸日本時還都是空爆,跟觸地核爆會產生大量放射性沉降不同,空爆基本上把各種放射性物質都炸散了,隨著蘑菇雲上升到平流層,從而擴散到其他地方,而且哪怕是放射性沉降,在48小時以後輻射也會衰減到一個很低的程度。可能也就核爆後產生的“黑雨”造成的影響相對嚴重一點,因為其中的放射性物質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

最後總結一下,大家對於各種核輻射的恐懼,其實應該是來自於那些核電站的洩漏吧,那些才是長時間汙染,是我們人類真正的生命禁區。


哨兵ZH

美國分別在1945年8月6日及9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小男孩原子彈及胖子原子彈。

“小男孩”

實際爆炸當量約為1.5萬噸TNT炸藥的鈾彈“小男孩”在離相生橋不到200米位置上空600米爆炸,當時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全市7.6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到1945年底,廣島核爆造成的死亡數字為14萬人。

“胖子”

長崎爆炸後

投放長崎的“胖子”,約為2萬噸TNT當量,比投擲在廣島的首枚原子彈稍多,離地550米左右爆炸。由於長崎地勢多山,造成的損害比平坦的廣島較低。約四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二萬五千人受傷。約7000平方米之建築物被夷平。之後數萬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有60,000–80,000人死亡。

因為都是空爆的,輻射物質散得較快,其實爆炸過後邊緣就開始清理重建了,2個月後基本就開始系統性的重建工作,在重建過程中應該有很多人受了不同程度的輻射。

這裡很多人想不通了,不是說原子彈爆炸後幾十年寸草不生麼,地爆跟空爆說兩碼事,據我分析,地爆的話輻射物除了分散在空中會有很大一部分留在爆點周圍的土地上,再說除了被瞬間高溫蒸發的地面,其餘泥土均受不同程度的高溫破壞,有機質損失殆盡,所以說寸草不生。

空爆過後輻射物隨著大氣稀釋疏散,況且相對如今動輒幾十萬噸、百萬噸當量的核武器,“小男孩”和“胖子”都“太小”了。

廣島現狀

長崎現狀

如今,廣島和長崎都已重建,在快速發展中,我們只希望深受核爆之殤的日本,能尊重歷史,以和平至尚,但如今看來,日本軍國主義之心不死,我們要早做防範,我相信有一部分日本人民上嚮往和平的,但至少大部分人還是不死心,不然也不會選安倍之流為首相。


羅平D甫爾

在1945年8月6日,美軍一架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8月9日,美軍出動一架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長崎;日本在之後的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遭受到熱核武器襲擊的國家。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的原子彈將這兩座城市夷為平地,廣島最為嚴重,其數十公里內被夷為平地。

原子彈造成廣島9萬人死亡,長崎6萬人死亡。大多數人隨著核爆炸被化為灰燼,倖存者也在隨後的幾個月內因為燒傷,輻射和疾病死去,原子彈在廣島造成核爆炸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避免了日本深陷在軍國主義的泥潭中無法自拔,也拯救了大多數日本國民。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雖然也造成了高強度的核輻射,但並未像切爾諾貝利和福島一樣成為禁區,相反,在戰後的廣島長崎卻是一片繁華的景象,造成這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得益於爆炸的位置,不同於切諾利貝爾和福島那樣將核輻射洩漏在土壤,地面和水中,廣島和長崎爆炸的位置在空中,所以大部分汙染物也隨著蘑菇雲散落在平流層一帶,對地面也沒啥汙染,大量的核輻射被季風吹得無影無蹤,所以廣島和長崎才會逐年恢復人口,重建基礎設施。

(以下是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與現在景象的對比:)



如今距離核爆炸已經過去了七十一年,當初的廢墟如今也變成了生機勃勃的城市,但是原子彈的隱患並未排除,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爆發,這也是日本國民必須要為他們的國家曾經的所做所為負責,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二戰吐槽君

其實現在的長崎和廣島不但恢復生機,發展也不錯。廣島更是在上世紀90年代作為日本的亞運會舉辦地哩,我們熟知那種只要被原子彈轟炸過就滅絕所有生物,寸草不生的說法不攻自破。其實原本的原子彈威力就一直被我們誇大,而大自然的恢復力卻被我們忽視。另外最重要的是實際中具體原子彈的投放的位置和爆炸水平都影響著實際效果。

至於廣島原子彈輻射為什麼這麼快就沒有了,這與當時原子彈製造水平跟爆炸位置有存在著很大的關係,首先小男孩原子彈的裝藥量少和利用率非常低,內部裝藥64千克,實際參與反應的不到1千克,利用率為1.5%左右。而且爆炸完就結束,沒有持續性的核物質繼續生成。而另一個遭受過核危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漏的多達8噸核原料,另外它的核反應堆是深度反應,也就是積累更多發射性燃料。

其二,就是當時的兩顆原子彈採用的是飛機投放,爆炸地點是在空中,爆炸高度為600米左右。所以和自地面爆炸直接汙染土壤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不同,空中爆炸使得核輻射擴散的更快,但是輻射強度卻有效的降低。另外這兩個城市都在海邊,依靠海風也可以有效的擴散和物輻射。另外比基尼環礁在1946年到1958年進行了23次核爆,到1997年就宣佈符合人類居住標準了。反而是核電站洩露由於沒有那麼多流動條件反而會產生核物質聚集。而且核電站的燃料重量非常巨大而且都是充分反應過得,副產品放射性很強,會對當地產生很嚴重的核汙染。切爾諾貝利和福島都是例子。

所以廣島和長崎之後在長達70多年時間裡,通過科學合理的重建,就可以做到擁有和其他正常城市一樣的環境了。


楠竹一

此事上固然要有愛國心 過往仇恨莫相忘

同時也對那些無辜的受害群眾表示些許同情 為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而嘆息

歷史回顧


1939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研製原子彈

1945年造出了三顆。一顆用於試驗(代號“瘦子”),兩顆投在日本。1945年8月6日投到廣島的原子彈,代號為“小男孩”,同年8月9日投到長崎的原子彈,代號為“胖子”。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遭受原子彈爆炸襲擊的國家,其帶來的後果是近乎於毀滅性的,給當地的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陰影。



據相關資料描述: 1945年8月6日早晨9時多伴隨著原子彈的投下…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因為放射性疾病緩慢地走向死亡。

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將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滿是被燒燬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人僥倖活了下來,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甚至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



這次原子彈使得廣島人口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全市7.6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到1945年底,廣島核爆造成的死亡數字為14萬人。而長崎也有近80000人死亡。

另類觀點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發出,以“小男孩”為例,由於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其中的核裝料僅有約1.5%參與了裂變,其餘部分在爆炸的瞬間就隨著蘑菇雲一起飛到了半空中並最終落入了太平洋。

還有說當時的美國軍方考慮的是摧毀更多的地面建築以震懾日本高層。若在地面引爆會因為周圍建築物的阻擋而使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小男孩”和“胖子”都在500至600米的高空爆炸,爆炸後產生的火球並沒有接觸地面,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帶到平流層中,隨著氣流移動到其他區域,有部分放射性塵埃會再慢慢落下。

但廣島和長崎都是沿海城市,當時正值八月,東南季風把空中的輻射物吹走了大半。當地居民因輻射致死或事發多年後罹患癌症的,大多是因為接觸了空中落下的含有放射性的“黑雨”而導致。若兩枚核彈在地面爆炸,那麼在衝擊波的作用下放射性塵埃將會覆蓋很大一部分區域,後果將會更嚴重。

不管怎麼樣這次的核彈都給當地人民帶來苦難,還側面促成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後為避免相同情況,一份名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條約 於1968年7月1日分別在華盛頓、莫斯科、倫敦開放簽字,當時有59個國家簽約加入。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該條約1970年3月正式生效。從此幾十年正式進入無核時代。

當今的長崎 廣島

相傳在那以後,存活的僅有有“廣島之戀”“蘑菇之王”之稱的松茸。而在二戰結束後,在本國政府的扶持和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國也幫助日本恢復經濟,最終在70年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被重創的廣島長崎還是能依稀看到70年前的痕跡,現在的兩地經過多年變遷已不是廢墟模樣。

說到人員居住的話 還是有人住的 ,在那以後就開始陸陸續續的重建,而美國所說的100年不住人 也只是個政治上的幌子,來證明自己的強大之處。


這是當年被炸的廣島相生橋

如今早就翻修,但似在橋樑設計上保留了原來的設計


這是長崎的一處天主教堂大門

70年後依舊在原址

這是當年長崎醫科大學被炸燬的情形

70年後山頭依舊在 不得不佩服其環保

時至今日廣島長崎兩地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採用這個方式紀念災難

日本人民還把70多年前的原爆的兩天 ,作為紀念日傳承下來,以示對歸者的悼念和歷史的銘記。

後話:還是最後希日本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遭受的國家,從此不再有這樣的核彈戰火,世界和平 。對於每個人每個民族 這樣的歷史都要銘記,也是對於我們的些許警醒!

以上就是本次的全部內容, 碼字不易,希望幫助到題主 ,多多包涵支持 !下期再見


一拳一個萌妹怪

廣島和長崎現在都好好的,城市建設也不錯,廣島還在1994年舉辦了亞運會。現在兩座城市的輻射值也開始趨於正常。以前一直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核爆炸後寸草不生,一萬年無法住人。其實我們一直誇大了核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而且原子彈的投放的位置和爆炸水平都影響著實際效果。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擲一枚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8月9日,美國再次向長崎投擲一枚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下圖為廣島遭受原子彈轟炸後和現在的兩張照片,可以看出來,廣島雖然當時被徹底摧毀,但是現在的建設還是不錯的。

關於廣島的輻射水平,一個外國小哥之前做過實驗測量世界各地輻射水平,而廣島的輻射值大概在0.3微西弗每小時,對比一下其他地方,飛機在11000米高空時機艙內輻射值為2微西弗每小時、福島核心位置為10.1微西弗每小時,切爾諾貝利為5.1微西弗每小時,而當年新墨西哥州第一科原子彈爆炸場為0.8微西弗每小時。而做一次CT我們要吸收7000微西弗輻射、吸菸者大概每年16萬微西弗。也就是說其實廣島的輻射值已經基本趨於正常了,跟普通城市沒什麼區別。也能看出其實原子彈爆炸並沒有之前說的寸草不生幾萬年無法住人。

至於廣島原子彈輻射為什麼這麼快就沒有了,這與當時原子彈製造水平跟爆炸位置有關:

1.小男孩原子彈的裝藥量少和利用率非常低,內部裝藥64千克,實際參與反應的不到1千克,利用率為1.5%左右。而且爆炸完就結束,沒有持續性的核物質繼續生成。相比於切爾諾貝利洩露的8噸核物質相比64千克很少。而且核爆炸反應時間短真正參與反應的更少,切爾諾貝利核反應堆由於是深度反應,內部積累了大量高放射性的乏燃料,所以切爾諾貝利的嚴重程度和輻射水平遠遠高於廣島。

2.小男孩和胖子原子彈是空中爆炸,爆炸高度為600米左右。這種天女散花式的擴散使得對爆心的影響有所削弱,大量的核塵埃在空中被衝擊波和蘑菇雲攜帶大面積擴散而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區域。如果在地面直接爆炸,那麼當地土壤的輻射值絕對不會是現在這麼少。

3.廣島長崎是個沿海的城市,常年受海風影響,核物質擴散後會一定程度轉移到海上。

所以,核武器爆炸產生的後果並沒有說的寸草不生那麼嚴重,衝擊波和蘑菇雲一定程度上反而削弱了核輻射帶來的影響,比基尼環礁在1946年到1958年進行了23次核爆,到1997年就宣佈符合人類居住標準了。反而是核電站洩露由於沒有那麼多流動條件反而會產生核物質聚集。而且核電站的燃料重量非常巨大而且都是充分反應過得,副產品放射性很強,會對當地產生很嚴重的核汙染。切爾諾貝利和福島都是例子。


雛菊西瓜Peterpan

廣島城建於1589年,位於日本本州西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曾受原子彈的破壞,在1958年重建。廣島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被原子彈嚴重破壞的城市,故在原子彈爆發之處,建造了和平紀念公園,以祈求永久的和平。

長琦

好稱世界新三大夜景。日本政府對歷史問題雖然不咋滴、但發展經濟的一套確實還是可以




。祝福我大中國越來越強大、復興真正的天朝。


小週週帶著風

原子彈的效應,直接挽救了被日本軍國主義侵害的各國公民的生命,沒有原子彈,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的生命死在日軍惡魔的手中。原子彈成了正義的子彈,扼制了二戰的惡性發展。

原子彈在廣島,長崎上空爆炸,給戰後的日本帶來什麼災難呢?核輻射到底有沒有影響兩個城市的發展呢?據【日本人類資料】載:戰後的1950年到1958年統計,凡居住在廣島,長崎兩城市10年的居民,45歲之前換癌率達百分之八十。嬰兒出生率畸形達百分之七十三。土壤核元素存留Ph8.4 ,屬重度汙染。

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間,據【日本衛生署戰後統計】凡居住廣島長崎十年,平均壽命要減少8.6年。日本曾經對兩個城市作了大量的治理,一直到2008年,依然無法解決根本性問題。雖然現在廣島長崎看起來是個正常的城市,有很多戰爭遺留,到今天日本也無能為力。這也是日本侵略者自食其果,和平才是唯一出路。沒有戰爭的世界,才是世界人民的願望。


白這個顏色

二戰時期美國為了加速日本的投降,向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直接導致了至少15萬人死亡,兩座城市也頃刻間化為了一片廢墟。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現場)

(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現場)

曾經有人預料這兩座城市在未來七十年內都將持續遭受核輻射的危害而無法住人,但是事實卻沒有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糟糕。日本政府於1949年就通過了《和平都市建設法》特別法案,1958年即開始了兩地的大規模戰後重建,由於戰後得到各方面的同情和資助,兩地的建設速度非常之快,到70年代初期就已恢復了戰前城市規模,乘著日本經濟奇蹟的東風,兩地現在已經分別發展為了日本的工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城市,其中廣島市還於1994年舉辦了規模空前的亞運會。

(廣島市鳥瞰)

(長崎夜景)

(廣島原子彈遺址)

(長崎和平公園)

為什麼廣島和長崎在遭受了原子彈襲擊後能如此快速的完成災後重建並且入住大量人口呢?主要就是因為當時美國考慮到原子彈在地面爆炸會受到地形和建築的影響而使威力大為減小,所以使用B-52轟炸機投下這兩顆原子彈的時候都設定在800到1500米的高空爆炸,所以兩座城市的土地受到核汙染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主要是以空中輻射塵埃的形式存在,而處於東亞季風帶和沿海的廣島和長崎由於多年的海風吹襲,輻射塵埃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因此也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入住了大量人口並且沒有受到多大的健康威脅。反觀當年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由於爆炸發生於地面,土地和水源都遭受了直接的輻射,30多年過去了,卻依舊是一片死寂。

(切爾諾貝利現在還保持著三十年前的模樣,彷彿時間被凍住了)

這可能是這兩座城市不幸中的萬幸了,但是我們也別忘記了,廣島曾經是日本化學武器的製造中心,現在的日本右翼勢力沉渣泛起,我們只能祈禱和平,但是千萬不能忘記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