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一直在試錯,卻唯獨少了一絲堅持

最近,有關深圳的住房問題,討論的足夠多了。很多人都看清了,這是要繼續走新加坡模式。

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有兩種住房保障制度。一種是提供公共租賃房,另一種是給租房補貼。雖然西方發達國家的住房自有率並不高,但以上兩種模式在幫助中低收入群體解決住房問題上還算成功。

但新加坡不同,新加坡通過大量新建廉價“組屋”賣給居民,截至目前,至少有82%的居民居住在“組屋”裡,而該國整體住房自有率超過了90%,新加坡房價雖高,但普通民眾並不會為房價所累。

新加坡模式有兩個優勢:

一是“組屋”的是通過土地劃撥的方式實現的,價格不高,民眾購買“組屋”可使用公積金和低息貸款。此外“組屋”有嚴格的准入和退出機制,高效而廉潔的新加坡政府確保了“組屋”分配的絕對公平。

二是純商品房的土地出讓金納入儲備金,不歸政府支配,斷絕了土地財政的可能。

中國的房地產,一直在試錯,卻唯獨少了一絲堅持

中國顯然看到了新加坡模式的長處,特別是部分地方城市,更加迫切希望通過引入新加坡模式來解決高房價問題。深圳已經先行了。

商品房,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四者的比例是4:2:2:2,商品房被定位為“豪宅”,未來只少量提供給富人,而人才房、安居房和公租房,分別對應優先保障型人才,普通收入者和低收入人群。

這個安排,將目前深圳樓市的絕對主角的商品房比例壓縮至40%。總住房供應是170萬套。

效仿新加坡模式,在我看來根本行不通。至少有這幾個問題。

中國的房地產,一直在試錯,卻唯獨少了一絲堅持

1、新加坡已高度城市化,我們則不是

一個城市國家的成功經驗,移植到大國中的一個城市,水土不服首先體現在人口上。

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總人口是相對穩定的。

而新加坡,所有居民都已經進城,土地價格雖高,房價雖高,但是隻有富人要面對。新加坡沒有土地財政,相關收入可以用來興建大量的廉價組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住房自給率可以迅速提高。

我們則不然,不僅要解決存量人口的住房問題,更要解決源源不斷的增量人口的住房需求。

這些年中國的城市化率提高非常快,2017年的官方數據是58.52%,但必須要提醒的是中國還有近2.5億的流動人口,實際戶籍城鎮化率只有42.35%。

深圳人口增速非常快。深圳預計到2035年總常住人口達到1800萬,新增550萬,三口之家一套房,則需要180萬套,缺口大約只有10萬套。但實際上,到2016年,深圳實際人口就超過了2000萬人。18年後,實際人口恐接近3000萬人,這點房子根本不夠用。

三農問題是我們最大的國情,新加坡沒有這個包袱。這個差別非常關鍵,被我們給選擇性忽視了。

中國的房地產,一直在試錯,卻唯獨少了一絲堅持

2、保障房的資金哪裡來?

無論是當年的經適房,兩限房,還是現在的人才房和安居房,本質都是來自於高價的商品房的反哺。

但現在悖論來了,只有商品房價格穩住了,才能有足夠的資金反哺人才房和安居房,所以商品房的供應必須收緊,就像現在深圳壓縮商品房供應比例至40%。但如果減少高價商品房的供應,收入規模又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人才房和安居房建設。結果是房價越來越高,人才房和安居房又不夠,進城人員無法獲得住房。

而新加坡之所能成功,它靠的是土地收入完全用於組屋建設,我們的土地收入恐怕還得用來還債。不光是深圳,全國大批城市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保障房資金存在巨大缺口。這還沒算大批進城人員的居住需求。

我們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比較嚴重的土地財政問題,拿不出足夠的錢來蓋足夠的廉價保障房來覆蓋絕大多數普通人。深圳存量人口中,住房自有率也只有21%左右,還有新增的人口,走新加坡模式太難。

任志強說的還是很對,土地國有這個大前提決定“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其實都只能是蜻蜓點水。

說到這,住房問題應該怎麼做,其實很明顯了。繼續堅持市場為主,有足夠決心來增加供應才是正道。

中國的房地產,一直在試錯,卻唯獨少了一絲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