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臨終前讓弟弟接班,並請他放過兒子的性命,結果兒子還是被殺

文/格瓦拉同志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在古代中國,面對至高權位的吸引,血濃於水的親情總是顯得不堪一擊。但凡生於帝王家的成員,只要參加過爭奪位子的遊戲,或有奪位的嫌疑,其結果要麼勝出,要麼死,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選擇退出。骨肉相殘的現象在皇家屢出不窮,其中北齊武成帝殘殺侄兒的事件,便是典型案例。

北齊孝昭帝高演駕崩前,考慮到太子高百年還只是個五歲的娃娃,在一個外患方殷、諸王尾大不掉的局面下,根本就沒有處理國政的能力。同時,高演又聯想到侄兒高殷(北齊皇帝,被高演廢黜後殺死)的結局,為了兒子的性命考慮,把親弟弟高湛召到病榻前,讓他在發誓保障高百年性命無虞的情況下,將皇位傳給他,時在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

皇帝臨終前讓弟弟接班,並請他放過兒子的性命,結果兒子還是被殺

孝昭帝高演劇照

高演在下詔傳位的同時,還給高湛寫了封親筆信,在信的末尾對弟弟千叮嚀萬囑咐:“百年年幼沒有過錯,希望你能優待與他,千萬不要學先前那些為皇位屠戮子侄的帝王。”(“帝臨崩,遺詔傳位於武成,並有手書,其末曰:‘百年無罪,汝可以樂處置之,勿學前人。’”見《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四》)。

可孝昭帝哪裡知道,皇權之下無親情,漫說是叔侄,連父子之間何嘗不是如此?被逼下臺的帝王們,焉有苟活於世的道理?他既然敢狠心殺掉自己的親侄子高殷,那麼高湛何嘗不能有樣學樣?更何況,跟宅心仁厚的高演相比,高湛還是一位殘暴冷血、荒唐成性的暴君。果不其然,高演死後才三年時間,兒子高百年便慘遭毒手。

皇帝臨終前讓弟弟接班,並請他放過兒子的性命,結果兒子還是被殺

武成帝高湛劇照

河清三年(564年)五月,天象屢屢出現重大異常,不吉祥的徵兆多次出現,讓高湛憂心忡忡。此時有人提出採用“厭勝”的方式來壓制、鎮服災禍,最好是犧牲某位貴人的性命,高湛聽後信以為真,很自然地便想起侄兒高百年。恰巧此時高百年犯了個無心之錯,更讓高湛抓到要殺掉他的把柄。

原來博陵郡人賈德胄在教高百年書法時,發現小王爺(高湛稱帝后封高百年為樂陵王)總愛寫“敕”字,覺得很奇怪,便將這件事報告給皇帝。因為“敕”字有帝王詔命的意思,所以高湛便以為侄兒有篡逆之心,再加上“厭勝”一事,頓時便起了殺心,派人將高百年召入宮中。

皇帝臨終前讓弟弟接班,並請他放過兒子的性命,結果兒子還是被殺

高百年因愛寫“敕”字被告發

高百年雖然只是個八歲的孩子,但天資聰穎,很清楚此次入宮凶多吉少,很可能不能活著回來,於是臨行前把衣帶上的玉玦留給王妃斛律氏,以表示跟她永訣。王妃扯著高百年的衣袖不讓他走,二人抱成一團痛哭,但最終還是被來使強硬的扯開。

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圍日再重,又橫貫而不達。赤星見,帝以盆水承星影而蓋之,一夜盆自破。欲以百年厭之。會博陵人賈德胄教百年書,百年嘗作數“敕”字,德胄封以奏。帝乃發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引文同上。

皇帝臨終前讓弟弟接班,並請他放過兒子的性命,結果兒子還是被殺

高湛懷疑侄兒有異心,竟將他活活打死

高百年進宮後,高湛讓他再寫幾個“敕”字,發現跟先前的筆跡一模一樣。高湛見狀大怒,一邊責罵侄兒有異心,一邊讓侍衛錘擊高百年,並拖曳著他在大殿上行走。高百年痛苦哀嚎,在奄奄一息之際對高湛說:“叔叔饒命,我願意給你為奴為宦,好好地服侍你。”可高湛一心思就想要高百年的命,哪裡肯放手。結果沒多久,高百年便被活活打死,然後被拋屍到池塘中,池水全部變紅。

見帝於玄都苑涼風堂,使百年書"敕"字,驗與德胄所奏相似,遣左右亂捶擊之,又令人曳百年繞堂且走且打,所過處血皆遍地。氣息將盡,曰:"乞命,願與阿叔作奴。"遂斬之,棄諸池,池水盡赤,於後園親看埋之。引文同上。

皇帝臨終前讓弟弟接班,並請他放過兒子的性命,結果兒子還是被殺

高百年遇難後,王妃斛律氏絕食而死

高百年遇害的消息傳到樂陵王宮,斛律王妃手握玉珏輾轉哀嚎,從此再不肯進食,沒多久也追隨亡夫而去。王妃入殮時,手中依然死死地握住玉珏,奴僕們不敢掰開她的手,只能請王妃的父親、丞相斛律光幫忙。斛律光強忍悲憤將女兒的手掰開,然後下令安葬王妃(“妃把玦哀號,不肯食,月餘亦死,玦猶在手,拳不可開,時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開。”引文同上)。

後人讀史至此,鮮有不為之唏噓落淚者。皇權之下無親情,何至於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