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奪了侄兒的皇位和性命,母親知道後罵他不得好死,竟然一語成讖

文/格瓦拉同志

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是一個非常奇葩的政權,前後六任皇帝中,有一半是以變態、殘暴著稱的昏君(高洋、高湛、高緯),而另一半要麼太小(高恆),要麼太弱(高殷),只有一位健全、正常的皇帝,即孝昭帝高演。不過高演也有自己的人生“汙點”,以至於連老孃婁太后都罵他不得好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切要從高演的兄長、文宣帝高洋的駕崩說起。

他奪了侄兒的皇位和性命,母親知道後罵他不得好死,竟然一語成讖

北齊文宣帝高洋劇照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高洋駕崩,太子高殷即位。高殷即位後,一方面將叔父高演封為太傅,名義上讓他總領朝政,一方面則重用尚書令楊愔等人,意在架空、貶斥諸王。楊愔的權勢越來越大,而所推行的各項改革又觸碰到宗室諸王、公卿百官的利益,逐漸引起他們的嫉恨與不滿。與此同時,高殷、楊愔等人推行的漢化政策也令婁太后很是看不慣,漸漸地便站到朝廷的對立面。

在這種情勢下,高演半是出於自保,半是出於篡逆之心,便聯合弟弟高湛等人發動政變,在獲得婁太后許可的情況下,廢黜高殷為濟南王,然後自己登基稱帝。時在乾明元年(560年)八月,據高殷登基還不到一年時間。高殷下臺前,婁太后、高演曾對高殷及其母李祖娥發誓,一定不會謀害他的性命。

他奪了侄兒的皇位和性命,母親知道後罵他不得好死,竟然一語成讖

孝昭帝高演劇照

其實,早在高洋臨終前,便已經考慮到會出現幼帝懦弱、諸王勢大的局面,曾經半真心半威脅地囑咐高演:“殷兒的皇位你可以取而代之,但是請求你一定不要害他的性命。”(“因謂孝昭帝曰:‘奪但奪,慎勿殺也。’”見《北齊書·卷五·廢帝紀》)。

可高洋哪裡知道,皇權之下無親情,漫說是叔侄,連父子之間何嘗不是如此?被逼下臺的帝王們,焉有苟活於世的道理?果不其然,廢帝下臺才一年時間,便慘遭毒手。

皇建二年(561年)九月,有術士通過望氣向朝廷告變,說鄴城有兩股天子氣,平秦王高歸彥等人認為這是高殷意圖“謀反”的徵兆,所以勸說孝昭帝斬草除根。高演因為答應過母親和兄嫂,本來不想要侄兒的性命,但架不住這幫人一再攛掇,為他分析“利害關係”,最終咬咬牙,還是派高歸彥到囚所將高殷縊殺。廢帝高殷遇難時,年僅16歲。

他奪了侄兒的皇位和性命,母親知道後罵他不得好死,竟然一語成讖

廢帝高殷劇照

按說心腹大患已除,高演本應當如釋重負才對。可沒成想此君在做完此事後,竟然變得心事重重、後悔懊惱起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漸漸出現神經錯亂、幻視幻聽的症狀,結果在某次狩獵時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肋骨,眼瞅著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

婁太后關心兒子的病情,便在病榻前來探視高演,並陪他聊天解悶,無意中說起自己很久沒有聽到孫兒高殷的消息了,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高演心虛不敢搭話,就把臉扭向裡面。婁太后覺得可疑,便再三追問高殷的下落,高演每每都是裝傻充愣。婁太后此時有些明白了,便憤怒地跟高演講:“看來殷兒是被你殺了!你這殘忍冷血的東西,讓你留下殷兒一條性命你不聽,你也會不得好死。”說完,氣沖沖地離開。

他奪了侄兒的皇位和性命,母親知道後罵他不得好死,竟然一語成讖

太后婁昭君劇照

初,帝與濟南約不相害。及輿駕在晉陽,武成鎮鄴,望氣者雲鄴城有天子氣。帝常恐濟南復興,乃密行鳩毒,濟南不從,乃扼而殺之。後頗愧悔...有兔驚馬,帝墜而絕肋。太后視疾,問濟南所在者三,帝不對。太后怒曰:“殺之耶?不用吾言,死其宜矣!”見《北齊書·卷六·孝昭帝紀》。

孝昭帝侍母至孝,如今見老孃翻了臉,心中的悔恨更是無以復加,急火攻心之下,這病算是沒法治了。就在高殷遇害後兩個月,孝昭帝高演駕崩,臨死前瘋瘋癲癲,總是不停地向四周跪拜、哀號,懇請高洋、高殷等人的“鬼魂”放過他(“臨終之際,唯扶服床枕,叩頭求哀。”引文同上)。高演駕崩時,年僅26歲。

他奪了侄兒的皇位和性命,母親知道後罵他不得好死,竟然一語成讖

武成帝高湛劇照

有鑑於高殷的遭遇,所以高演在臨死前捨棄太子高百年,將皇位傳與弟弟高湛,並囑咐後者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兒子。可他到死也不明白,他殺害侄兒高殷的做法,又何嘗不會被高湛有樣學樣。所以,雖然高湛信誓旦旦地對哥哥做下承諾,但等到即位三年後,還是尋了個藉口將高百年殘殺,這也是後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