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備考的三大誤區

法考元年,與君共勉

法考備考的三大誤區

導語

在法考備考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能夠讓我們輕鬆通關的經驗。然而,經驗只有被正確理解以及運用才能對我們的備考產生好的效果。否則,你可能會被經驗所害。

今天,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在備考過程中會遇到的三個誤區,希望能夠將您引向一條相對正確的備考之路。

誤區一:刷十遍真題,你就能過法考

我從來不會去否認真題的重要性,因為我一直認為,真題就在真題中。“刷十遍真題,你就能過法考”這一命題也是在強調真題的重要性,其出發點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我認為這一命題存在以下不妥之處。

第一,

字用來形容刷微博、刷朋友圈無疑是恰當的,但用來形容刷真題似有些不太恰當。

個人認為,真題是用來研究的。通過做真題,我們要研究真題的所涉考點設陷技巧、命題規律。對真題的研究要達到的程度,也就是要把客觀題當成主觀題來做,能夠弄清各選項為什麼對、為什麼錯,能夠融會貫通,甚至能夠自我講解

第二,如果你在做每一個真題時都以研究透,而不僅僅以做對為目標,那麼我覺得專門的真題做三遍即可。

所謂專門的真題,是指

單獨編排的真題類書籍中所包含的真題。真題類書籍總體來說有兩種編排模式,一種是分科編,一種是分年編。其中,分科編的適合平時做,以做兩遍為宜;分年編的適合考前45天左右做,把近6到10年的真題做一遍,建議每天晚上拿出2到3個小時,一次性集中做一卷,並自我統計當晚的做題數據,進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做題大數據

其實,如果你將過多的時間用於刷真題,那麼你用於鞏固基礎知識的時間勢必會有所減少。不要忘了,萬變不離其宗,更勿本末倒置,鞏固基礎知識的才是根本。一些司考過來人經常跟我抱怨,真題我都做了N遍了,但是當我看到全新的題目時,我還是無從下手。希望大家能夠

平衡理論實踐之間的關係,切實提高自給應對新題目的能力。

誤區二:卷三卷二分數低,全賴民刑

作為一名民法講師,我絕對不會去否認民法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個法考講師僅僅去強調自身學科的重要性,那麼我覺得似乎有些失職

法考是一個整體,即使學生將你所教學科考了滿分,如果剩下的七個學科考得不理想,那麼照樣過不了法考。

在司考時代,未通關者往往卷三卷二成績不理想,並且其很容易將這種不理想

歸責於民刑,其實不然。因為,法考不止民刑

卷三卷二總分150分,其中民刑各站60分左右,這就意味著,在卷三中,商法民訴約佔90分;在卷二中,行政刑訴約佔90分。

接下來,我以卷三為例,給大家算一筆賬。如果你卷三考了80分,並且假設你的民法考了55分(不怕大家笑話,我作為一個專門從事民法教學的講師,2017年民法客觀題總分63分,我只得了53分),那麼就意味著你的商法民訴僅得了

25分(嚴重不及格)。

如果你卷三考了80分,並且假設你的民法考了38分(剛剛及格),那麼就意味著你的商法民訴僅得了42分(不及格)。

無論是90分得25分,還是90分得42分,你的商法、民訴肯定是不合格的。所以,千萬單純地認為,卷三卷二得分低,全賴民刑

眾所周知,民刑理論深奧,往往不好得高分,所以你只需要把民刑的基本知識掌握好,把

基本分值拿到手就可以了;商法、民訴以及行政、刑訴相對來說偏向於記憶,從現在開始適當地在這類學科上多投入點時間,你卷三卷二的成績照樣可以提高。不要總是想著,通過民刑來證明自己。

誤區三:卷一背過了,就能得高分

不可否認,卷一的確匯聚了很多背多分的學科。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僅僅你背過了,你就能得高分。經常有很多同學跟我抱怨,我覺得我卷一背得可好了,但是依然沒過百

對於記憶類的學科,要想得高分,我覺得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背誦。背誦可以出聲背

,可以默背,也可以一會兒出聲背一會兒默背,這個根據個人習慣而定。我習慣先出聲背,覺得背的差不多了,再在心裡默背。再者,不要想著一次就把所有的東西都背過,這是不可能的。有計劃地一遍一遍地一輪一輪地讀,讀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在背誦上,千萬別急於求成

第二步,通過做真題來靈活運用。做題的時候,要頭腦清醒,要學會調動自己在大腦中儲備知識,要學會隨機應變。真題的選項往往會對教材中的表述進行

演繹,但是還是那句話,萬變不離其宗,不要太死板,考場上需要的是靈機一動

第三步,迴歸教材。當你做完真題後,你會發現你對教材的理解又提升了一個檔次,此時你也就知道該著重記憶哪些細節了,自然你的時間利用率也就高了。

以上三步經過數次循環之後,你應對卷一的能力必然會有所提升,未來你的卷一成績也肯定不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