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強勢品牌正在遭遇“四大系”瘋狂蠶食,傷殘程度高達七級!

電動車強勢品牌正在遭遇“四大系”瘋狂蠶食,傷殘程度高達七級!

在中國,連皇帝都能輪流做,還有什麼一成不變的行業老大麼?究其原因還是那句“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而在電動車行業,2017年的強勢品牌們早已深陷創新品牌加速蠶食市場份額的“十面埋伏”。

從2015年金箭、賽鴿打響“性價比”品牌的第一槍開始,無數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品牌被槍聲驚醒,紛紛調轉方向盤向著“性價比”品牌進發,而此時的一二線品牌還在為“誰是更高端”品牌打鬧不休,壓根沒意識到行業已變了天;直到2016年,當大品牌自己的領地被小品牌蠶食了近1/4時再開始反擊,早已迴天乏力!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

一是宏觀經濟下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市場飽和,電動車品牌競爭激烈,整車利潤逐漸趨於平均,這是天時

二是代理經銷模式下的電動車單一品牌專賣已經不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銷商們急需尋找可以彌補只有利潤沒有銷量的小品牌,

這是地利

三是廣告多的電動車品牌只是在質量上有保障,與高端和名牌無法對等;而當小品牌也能做出大品牌質量價格還便宜的車時,靠廣告起家的大品牌就失去了天然優勢,這是人和

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有想法會創新的小品牌想不出頭都不行。

所以時間轉眼到了2017,這些曾經被無數人預言熬不過三年的“性價比”品牌們非但沒有越做越慫,反而在偷偷長大,而且新加入的一竿子創新品牌更讓這個市場格局複雜化。具體表現以下四種類型品牌:

直 系進攻方式:內部瓦解

由一線品牌高管“下海”創業成立的新品牌,優勢不言自明。首先是產品工藝和內部管理;其次是配套資源;最重要的是渠道接管。代表品牌有萬達、新的等,這些品牌一出生就佔據了多方位優勢,對一線品牌知根知底,連廣告都不用打,就能瞬時砍掉大品牌的一個手指。

傷害指數:九級傷殘

旁 系進攻方式:側翼進攻

由曾經服務於強勢品牌營銷部門的高管主導創立,在老東家並不重視的電動車品類或品牌定位進行差異化創新,通過產品和營銷雙出位,獲得經銷商追捧,如成龍、賽鴿、格林豪泰、希爾頓。

傷害指數:十級傷殘

價格系 進攻方式:摧枯拉朽

直接瞄準大品牌的價格劣勢猛打,高舉“性價比”大旗,通過研發創新、精簡管理模式和經濟營銷模式,將產品附加成本降至最低,從而獲得經銷商青睞。這類品牌對強勢品牌傷害最大,因為強勢品牌的經銷商一般都注重產品質量,能夠讓他們訂貨的品牌實力一定不容小覷。代表品牌有金箭、黑馬、韓田、欣科等。

傷害指數:七級傷殘

外來系進攻方式:情懷戰役

電動車外行進入基本以單一品類為主,且帶著情懷講著故事就把一部分消費群給虜獲了。他們的可怕之處是直接面對消費者,信息捕捉快,反饋及時,且已經走了傳統電動車不敢走的路,而這條路未來還將是傳統電動車必走之路!代表品牌有小牛、速珂、沃趣等。

傷害指數:十級傷殘

在互聯網經濟方興未艾的今天,企業的實力不再是是資金雄厚、廣告堆砌,而是創新能力。產品是創新、渠道是創新、營銷是創新,價格同樣是創新。這四重創新只需佔據一樣就可以讓這個傳統行業興奮一陣子。

所以,如果你有2個億不必高興太早;而你只有100萬也不用垂頭喪氣,未來,誰上誰下還未必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