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吃土買房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吃土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所有人都有故事,而最精彩的莫過於買房前後的故事,各種冷暖各種心酸。

對於買房族,我們好像經常看到各種極端的言論,有人在說亞歷山大,有人在說外面的風景真美。

而今天和大家說幾個故事,那些我身邊吃土買房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01

2013年底,我的同事李楓為了買房,已經禁慾半年。他的生活嚴格遵循三不原則:不購物、不聚餐、不旅遊。

當時我們並不知道他要買房,只是覺得這個來自安徽農村的同事很吃苦。他18線院校畢業,基層員工,薪水不過萬。

那一年,上海的嘉定、松江、大浦東,到處是都工地,很多1字頭的樓盤分佈其間。

李楓買了嘉定,105平米的三房,一步到位。

這事給我很大觸動,糾正了我對屌絲不買房的偏見,這充分說明,我這是屌絲心態。李楓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瞬間提升,超越馬雲馬化騰。

恩,英雄就在身邊。

因為我那段時間,一直徘徊在買與不買之間。每次看完房,腦子裡都浮現出以後的生活場景,悽慘而悲壯,有濃烈的土腥味。

買房後的李楓,在頭一年裡,這邊交房租,那邊還房貸。為了省錢,泡麵不吃桶裝的,抽菸標準從14塊降到7塊,從不打出租車,衣服鞋子生活用品都在淘寶上搞定,便宜。作為一個男人,他把省錢發揮到了極致。

這種狀況只持續了一年。

上個月前我們聚會,李楓已經滿血復活。說起剛買房那會兒,苦逼的細節一筆帶過,好像從沒發生過。

臨了總結說,男人就得對自己狠一把。現在他兒子已經2歲,生活開銷增加,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

三四年時間裡,他的月收入增長2倍多,首付款借的錢早已還清,現在就每月那幾千塊房貸,對他來說so easy。打算過幾年,在中環邊上置換一套。

他是個感性的理性主義者,要用兩年苟且,換取未來的詩和遠方。

現在,李楓依然每天早晚奔波在11號線上,去徐家彙上班。透過車窗望去,兩邊的工地已經很少,原來的油菜地和稻田,都變成了城市,衛星城跟大上海成功合體。

李楓還是很忙碌,但焦慮感少了。他臉上有翻身農奴把歌唱的鬆弛狀態,很篤定。

後來,他突來來了一句:我突然發現,要想不被房子綁架,最好的辦法是先綁一套房子。

02

小學弟阿帆買的是商辦小公寓。

2014年,阿帆才來上海兩年,買房資格和積蓄都不夠。選來選去,在九亭看到一個50平米的酒店式公寓,啃了一下老,年底就交房入住了。

剛買房那一年,阿帆做到了真正的月光,靠三張信用卡輾轉騰挪。每天在漕河涇坐最後一趟地鐵到九亭,沒錢也沒時間出去浪,原來動不動就裸辭,現在只能裸睡。

他的初衷很簡單,再過幾年等這套升值了,就賣掉換個住宅。

結果去年5月,上海出臺針對商住房的政策,這種產品現在在市場上很是尷尬。兩年多來,阿帆看著周邊的住宅一個勁的董,而自己的小公寓,價格很低調。

阿帆現在跟女朋友住一起,兩個人,夠住。

不管怎麼說,阿帆在上海有一個窩。身為90後,最大的優勢是年輕。他在互聯網公司寫程序,因為行業發展快,個人提升也快,現在財務狀況比前兩年好多了。

後來,阿帆買了離上海最近的崑山的住宅,手頭的酒店式公寓賣不掉,而當下買在上海的首付又太高,對於自己這幾年拼死加班存下的血汗錢,他不願意存在銀行,更願意放在房子裡,哪怕是在崑山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決定,他說了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不想用青春和房子做交易,在穩定的房貸和不穩定的房價之間,我還是選擇房貸

崑山的房子不貴,首付也還可以,所以靠著阿帆這些年的努力,完全可以應付未來的生活

他跟女朋友生活簡單,但比較喜歡徒步,翻開他的朋友圈,簡直是個江浙徒步攻略合集。

我不知道這是房子帶給他的,還是年輕帶給他的,或許都有。

後來我問阿帆後面還想幹什麼,他這麼和我說:等再湊點錢,我把崑山的住宅和上海的商住房都賣了,兩套換一套上海的房子

阿帆依然對這個城市有足夠的熱愛,依然願意付出一切在這裡紮根,說實話,我在一個年輕人眼裡看到少有的堅定

03

最後一個故事,是這裡面年紀最小的,91年出生,叫小C,在一家公司做基金投資人,去年剛買了自己的房子

很幸運,她讀了研究生而且踩著好政策,她在上海落戶了,去年買了上海的一套住宅,很遠很遠,在浦東的某一個角度

她買了之後把房子租了,房租2500,然後自己在公司附近又租了一套青年公寓,房租5500

我特別好奇找他喝了一個下午的咖啡。

她是這麼和我說的

我很有自知之明,我想要的房子我一定買不起,而且可能這幾年都買不起,但是我又不想講究,所以我就在公司附近租了套房子,起碼這樣時間都是我的,上班只要5分鐘,剩下來的時間我可以去談戀愛,多值得

其實小C對於自己買的房子一點感情都沒有,他決定買房其實也挺幸運,因為做了投資這行,對所謂的經濟走勢也一定程度的瞭解,對待房子也更加客觀理性

明白中國樓市在整個社會里的特殊意義,所以某種程度上這個商品擁有很多助推力,所以與其悲觀的等待著什麼,不如下注購買,然後堅定持續的看好未來

作為投資人,小C很早就意識到中間搖擺的狀態是最不利於做出決策的,只有堅定,堅定的不買和堅定的買,一定比猶豫買不買過出更美好的人生

後來,小C也和我說了在堅定不買和堅定買之間選擇買的理由,同樣很有趣。她希望能夠有相對規律的生活,所以她通過每個月還貸這個動作讓自己穩重和靠譜

另外對於房子來說,可以借貸30年,這個制度紅利,或許可以享受下

和她聊天,我眼睛裡一點都看不到小C對於房價的期盼,她對待這個商品也少有的坦然,最後還蹦出一句處女座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04

我突然想到有一天我看張泉靈老師的微博,有一個段子很有意思

那些吃土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是不是很多人嚮往的故事

其實段子也只是段子,我們感受到的富有,很多時候都是紙上富貴,作為僅有的一兩套住宅,我們不太可能拿去變現,所以也不太可能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所謂的階層說更是無從說起

生活各自精彩,上面那幾個故事,雖然同樣都是買房的人生,但是後續的生活也不盡相同,也並不是一味的愉悅

買房這件事在我眼裡就是一種交換,買房後短期的財務不自由,換取的是更長期的自由,這是個公平的交換,就像花時間運動可以換取活更長時間一樣。

但是買房後的人生到底應該怎麼總結呢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有一天我經過琴行時候上面寫的一句廣告語:學鋼琴的小孩子,性格不會壞

我咀嚼了一下覺得特別放在房子這個維度,買房這件事,最後讓你生活品質跨越好幾個臺階其實也是存在在故事裡的,我們不能指望這個商品給到我們太多,但是摸著我的四兩胸脯說,

買房後的生活起碼不會讓我們過得太差,這一點是真心的

時代巨輪滾滾向前

但從不碾壓迎頭而上的人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

盧俊買房問答小程序上線啦

真有好房-問專家

真叫盧俊團隊會竭盡所能,

免費為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