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在同學群裡說話呢?真實原因既現實,又心酸!

猶記得,大學畢業後,每個人都為了將來的生活而努力打拼,有的同學成為了公務員,有的人同學成為了教師,有的同學則進入私企,有的同學則進入了世界500強。每天早出晚歸,有一天下班會來躺在床上,突然發現很久沒有和老同學聯繫了,而且同學群裡越來越少人在上面說話了。

還記得,剛畢業的那一兩年,雖然大家都很忙碌,但時不時會有同學在群裡分享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難,分享一些工作心得,分享職場上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群慢慢沉寂了,很長時間,都沒有人在群裡說話。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在同學群裡說話呢?真實原因既現實,又心酸!

【1】圈子不同、層次不同

步入社會,進入企業和公司後,每個人的職業發展歷程都不一樣。有的人是月薪幾萬的中層管理者;有的人是月入幾百萬的老闆;有的人是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打工族;有的人成為了拿著金飯碗的公務員;有的人成為了為人師表的老師。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工作的圈子和生活的圈子,和以前的老同學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少,層次也不一樣了。

圈子不同,層次不同,就難以融到一起。久而久之,同學之間的感情,也會隨著這兩者不同,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在同學群裡說話呢?真實原因既現實,又心酸!

【2】聯絡感情更傾向於私聊

其實,同學群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過年商量聚會的時候,大家會商量著要不要在春節期間搞個聚餐,唱唱歌什麼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和自己玩得好的幾個同學,大家都是私聊,而不是在同學群裡聊。有這樣的一層現象,同學群裡就少了不少活躍度了。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在同學群裡說話呢?真實原因既現實,又心酸!

【3】成家後,重心在家庭上

一般畢業後,大部分人在2~5年就結婚,組成自己的小家庭了。接著,隨著孩子的出生,隨著房貸、車貸、養小孩等等的支出,孩子的養育,越來越多的人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家庭上。即使大家都能聊得來,聊來聊去就那幾個話題:孩子喝什麼奶粉好,多少錢一罐,哪些寶寶用品好用,等等。

有人說,同學群變成這樣,是因為錢作怪。同學們之間的社會層次,社會地位各不相同,當然心態也不一樣了。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的情義變得疏遠、隔閡。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在同學群裡說話呢?真實原因既現實,又心酸!

你的群內還有人在說話嗎?歡迎在評論區裡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