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個小花園驚豔全球 最後慘遭橫禍 都因為主人的特殊身份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燒燬,大火燒了三天三夜,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經過兩次劫難,大量的稀世珍寶消失殆盡,園子已無存,只留下幾塊殘磚廢墟,見證著曾經的繁榮與輝煌。

其實最早圓明園是康熙皇帝賞給皇四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

北京的一個小花園驚豔全球 最後慘遭橫禍 都因為主人的特殊身份

圓明園公園

康熙有二十多個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各自都打著小算盤,明爭暗鬥。四子以退為進,用與世無爭的姿態潛心研究佛法,自號“圓明居士”,他對這個名字這樣理解:“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前者意指品德高尚圓滿,後者意指政績明光完美。

北京的一個小花園驚豔全球 最後慘遭橫禍 都因為主人的特殊身份

海晏堂遺址

康熙覺得心胸坦蕩的四子必成大器,很是喜愛,便賜給了他一座花園,並以他的佛號給花園命名叫圓明園。雍正的以不爭為爭贏得了康熙的好感和信任,也為自己的日後豋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圓明園彙集了江南園林的秀美,和西方宮殿的奢華。園中有個“福海”,取自“徐福海中求仙”的傳說。雖然叫做海,但實際上是個湖泊,湖中心的小島再現的便是蓬萊仙境,給人如夢如幻的視覺效果。

北京的一個小花園驚豔全球 最後慘遭橫禍 都因為主人的特殊身份

西洋樓遺址

環繞著後湖有九個小島,各有特色,又相互印襯,是《禹貢》中“九州”的象徵。北岸的“上下天光”呈現的是岳陽樓看洞庭湖的感覺,西岸的“坦坦蕩蕩”金魚池裡有錦鯉數千條,營造的玉泉觀魚的景觀。

遠觀長春園西湖中的“海嶽開襟”,真的給人一種海市蜃樓的飄渺和神秘。近看西洋樓、法線山,中西園藝的完美結合令世人驚歎,圓明園也就成了“萬園之園”。

北京的一個小花園驚豔全球 最後慘遭橫禍 都因為主人的特殊身份

海嶽開襟遺址

海晏堂和大水法之間有一個錫海,專門用來運送噴泉裡的水。那十二個珍貴的獸首銅像噴泉就是通過齒輪原理把水傳送過去的。可是這十二個銅像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走帶到海外,輾轉多次,只有幾個回到了祖國,大多數至今下落不明。

圓明園最初只是一個花園,因為主人的尊貴身份,也就地位顯赫。從康熙到嘉慶,歷代帝王經過數次擴充修建,從而打造出了這個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傑作。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再也看不到昔日的壯美景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