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填志願最好“服從專業調劑”

今年高考,考生該如何填報志願?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和家長更好地理解2018年普通高考投檔錄取規則,合理填報志願,廣州市招考辦連日來組織專家團走進廣州11個區,進行高考政策和填報志願宣講,對於大家關心的“平行志願”“優先投檔線”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釋。專家表示,今年實行平行志願填報,在本科批次合併的情況下,填寫“服從專業調劑”很重要,不同高校專業的錄取規則不同,對專業有要求的學生要“謹衝求穩”。

高考生填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

昨日,高考政策和填報志願宣講會在廣州市第十六中學舉行,吸引不少考生和家長前來聽講。

關注1

優先投檔線將劃分考生投檔待遇

今年高考錄取最大也是最受關注的變化,就是將一本、二本合併為本科錄取批次。市招考辦高考科副科長林力恆表示,一二本合併後,考生投檔的先後次序沒有變化,仍是依據“分數優先”原則,但考生挑選學校的考量因素不再受批次設置的侷限。

今年,廣東省設置了一條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對此不少家長有疑問:優先投檔線是原來的一本線嗎?林力恆解釋,優先投檔線並非準確對應原一本線,它只是用來劃分考生投檔待遇,而非用來劃分高校檔次。本科批次分兩次投檔錄取,第一次投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上的考生,待相關院校錄取結束後,第二次投普通類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上的在庫考生(含未被錄取的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上的考生)。也就是說,填報志願後,優先線上的考生進行第一次投檔,未被錄取的考生,與優先線下的考生一起,再進行一次投檔。

這就意味著,優先投檔線上的考生可以“享用”一次退檔重投的機會。

關注2

平行志願“服從專業調劑”很重要

今年,本科批次有15個平行的院校志願,每個院校有6個專業志願,很多家長和考生不理解何為平行志願。廣州醫科大學招生辦副主任麥倩摯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高考錄取是一個大車站,裡面停了800多輛車,代表800個高校,每一輛車的座位數代表在本省各專業錄取人數。

假設考生按照分數由高到低的順序排成一列,車站入口打開,分數最高的考生進入,先上了第一輛車,即選擇了院校,一旦上了第一輛車,後面的2~15個志願作廢。依此類推,到了第1000名同學入場,他想上的前兩輛車已沒有座位,但第三輛車還有座位,隨著他上了第三輛車,4~15個志願作廢。到了排名第27000名的同學,他可能分數達到了某醫學院的投檔線,但是這個分數如果想選擇臨床醫學專業沒有優勢。如果他一定要上這輛車,還非要這個座位,可這個座位已被前面上車的人佔了,就只能被退檔了。

因此,不服從調劑風險較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了一本、二本的區別,不服從調劑被退檔的後果更嚴重。“過去有分數挺高的考生,如果在一本批次不服從調劑被退檔,起碼還有二本兜底。但今年合併批次,一旦被退檔,沒有了二本兜底,加上如果保底學校也填得不好,很可能跌出本科批次。”麥倩摯說。因此,她建議在填報志願時,儘可能填“服從專業調劑”。

關注3

省外高校填“不服從調劑”需謹慎

那麼,如何避免退檔風險呢?林力恆說,導致退檔主要有四個原因,包括因低分退檔、因不服從專業調劑退檔、因體檢不合格或報考專業受限退檔、因綜合素質評價有不良行為退檔。其中,扎堆填報熱門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是導致退檔的“第一殺手”。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今年新增一欄“不服從調劑專業”。考生填報時,如果對所報的院校某一專業毫無興趣,就可將自己最不想去的專業在“不服從調劑專業”欄填上,這樣萬一需調劑專業錄取,也不會被調劑到該專業錄取。不過,熱門專業易扎堆,“不服從調劑專業”也容易扎堆。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越少的高校,越容易扎堆,填寫“不服從調劑專業”的退檔幾率越高。

據介紹,省內高校招生計劃多,調劑餘地大,一般會承諾服從調劑的考生不退檔(無論是否填報“不服從調劑”專業)。相反,省外高校招生計劃少,調劑餘地小,很少承諾服從調劑的考生不退檔。對於省外高校,填寫“不服從調劑專業”需謹慎考慮。

另外,一些高校的專業有特殊錄取規則,例如不招色盲、對裸眼視力有要求、對英語單科成績有要求等。如果考生沒有仔細看,不符合要求卻報了該專業,也會增加退檔風險。

關注4

各大高校專業錄取規則或有不同

據介紹,在專業錄取上,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規則。省內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是“平行志願”,即按照分數優先原則,尊重考生所填的專業志願順序,不設置專業志願級差,原則上以考上高考文化成績為準。還有一些高校,對於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採用分數級差錄取規則,級差分2分、1分、1分、1分、1分,即第二志願減去2分,第三志願減去3分,第四志願減去4分,第五志願減去5分,第六志願減去6分。此外,也有學校按照“先梯度後平行”原則,即先按考生所填報的第一專業志願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未被第一專業志願錄取的考生,按“分數優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專業志願”的方法錄取。

從填報策略上來講,考生應根據各院校《招生章程》專業錄取規則,參考各專業往年錄取的平均分、最低分等信息,綜合考慮自身興趣和分數競爭力,按適當順序選報6個專業。首先,填報順序要適當。實行“分數優先”規則的院校,要按往年錄取最低分從高到低填報;實行“分數級差”規則的院校,要按往年錄取平均分從高到底拉開梯度。其次,6個專業要填滿。高校錄取時,優先錄取有填報專業志願的考生,後進行調劑。調劑時,一般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志願考慮安排相近專業。

專家提醒

對選專業有要求的考生要“慎衝”

林力恆表示,選學校和選專業其實是“一盤棋”,而不是“兩張皮”。分數超出院校投檔線越多的考生,挑選專業時競爭力越強;壓線投檔的考生,基本上只能選擇冷門專業,甚至被調劑。

在填報志願時,很多時候都會提到“衝穩保”策略,其中的“衝”是指衝進更好的高校。不過,這種策略只適合對選專業沒有執著追求的考生。對一些選專業有追求的考生,應該“慎衝”、“少衝”甚至“不衝”。

省內高校投檔排位較為固定,如果不考慮出省,和考生自身條件(分數、喜好)相匹配的學校通常不過3~5所。考生應重點研究這幾所學校的錄取規則,力爭錄取到心儀學校和好專業;省外高校眾多,投檔排位的變化存在較多偶然性。如果立志出省,考生可充分利用15個平行志願的容量,在服從專業調劑的前提下,多填報省外院校。

林力恆表示,學校和專業是天平的兩個托盤,高考分數每一分都是砝碼。將砝碼全部放進學校的托盤,可以最大程度選到好學校,但是專業的托盤將沒有任何籌碼。將砝碼適當分一部分放進專業的托盤,看似在選學校的時候“浪費”了高考分數,但實際上你的每一分都能起到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