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唐蔡社區“粽情粽意”活動

仲夏時節,武漢市江漢區,處處張揚著奔放的活力。行走在這裡,似乎能聽到強勁發展的“砰砰”拔節聲。

這裡是武漢市面積最小的區,卻創造了總量最大的GDP。

這裡有最繁華的樓宇商圈,也曾有“髒亂差”的老舊社區。

兩年前,江漢區被確定為全省基層黨建“整縣推進計劃”三個試點縣(區)之一,重點探索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

兩年來,江漢區以“打戰役”的辦法、“攻山頭”的氣勢,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全功能推進“紅色引擎工程”。

黨建引領,全區黨員幹部聚力改革發展,奮力拼搏趕超,國家現代服務業示範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黨建引領,基層黨組織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以“紅色物業”為先手棋,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車水馬龍的發展大道邊上,頂琇晶城、雅苑公寓、市政宿舍三個小區鄰街而建。

“三個小區,三樁煩心事。”談起去年推進“紅色物業”的過程,小區所在社區八古墩社區黨委書記胡彩保說,區裡不搞“一刀切”“一招鮮”,讓不同類型小區物業問題都得到解決。

市政宿舍沒有物業服務,垃圾遍地、車輛亂停。社區黨組織召集居民代表多次商議,每戶每月20元,請來保安、保潔,劃定了車位,每季度公示收支,自助物業辦得風生水起。

雅苑公寓物業棄管,電梯停擺、高層停水,居民只能求助社區,社區黨組織多方做工作,請來了交發物業,整理樓道、清運垃圾,物業公司前期投入十幾萬元,贏得了民心,雖然物業費略漲,居民還是滿心歡喜地接受了。

頂琇晶城有規範的物業服務,但也面臨小區基礎設施亟待更新、公共綠地雜亂等問題,社區黨組織引導物業公司黨組織履行社會責任,斥資80萬元改善環境、提升社區服務。把社區物業改造成黨的工作隊,通過社區物業渠道把黨的工作延伸到居民家中,打通了黨員政治引領和聯繫服務群眾“最後100米”。

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街道嘉年華活動

加濃黨的色彩。在物業企業、自助物業服務站成立黨組織,將物業人員打造成黨組織新的工作隊,推動綜治網格、黨建網格、物業網格、民生網格的“多網融合”,實現黨建工作、民生服務、基層治理“一網打盡”。截至目前,已在279個物業企業(項目)、自助物業服務站中建立208個基層黨組織,同步選派機關幹部、街道社區幹部、民警、律師等黨員骨幹“一對一”聯繫指導,通過推動基層治理力量和事項的融合,全面提升社區“紅色物業”一體化建設水平。

突出精準施策。分類探索形成了“提升專業化物業、規範自助型物業、託管老舊小區物業”三種路徑。

對專業化物業,全面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實行“網格員+樓棟管家”物業服務模式,依託網格化管理平臺,推動小區物業問題線上反饋、線下解決,當面接單、現場解決。

對自助(自治)物業,通過引入水電維修服務、專業物業指導等資源規範基本物業服務。指導114個自助物業服務小區規範自助物業服務章程和協議。整合社區各項建設經費和惠民項目資金,通過以獎代補提供運行保障,確保自助物業服務健康有序運行。

對無物業的老舊小區,依託區房地公司、區房管局組建中實、康泰2個公益性物業企業對老舊小區進行託管;依託街道整合專業化物業企業、公益性物業企業和社會力量,建立街道公益物業服務站,為老舊小區提供保潔、保維修、保安全等基本物業服務。

嵌入紅色基因。集中選聘24名黨員大學生派駐公益性物業企業,鼓勵市場化物業企業招聘460名大學生,充實“紅色物業”有生力量。通過“雙導師”培養、多崗位鍛鍊、實踐教學等制度,讓黨員大學生接地氣、快成長。

一年來,江漢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7.1%,46個社區實現“零發案”,小區環境變美了,秩序變好了,住得更舒心了。“物業服務提升以後,這三個小區的二手房房價,每平米漲了兩三千元,不少搬走的居民,又搬回來住了。”胡彩保笑著說。

以樓宇黨建為突破口,推動黨組織融入“人”的生活圈、工作圈,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

在武商廣場逛街,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進門處、電梯口張貼著“紅領驛站”的標識和二維碼,掃碼進去,認領微心願、參加升旗儀式、驛站咖啡……活動精彩紛呈。

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萬松街武廣商圈樓宇綜合黨委組織黨員職工關愛幫扶未成年人

上電梯到武商廣場9樓,順著職工食堂走出來,眼前豁然開朗,漂亮的空中花園、大氣的屋頂籃球場、紅色的文化長廊,還有樓宇黨組織使用的多功能活動室。“武廣寫字樓有270多家企業,讓黨員走出來參加組織活動,曾經是樓宇網格員最頭疼的事。”武展社區黨委書記,同時也兼任武廣商圈綜合黨委書記鄭紅說,隨著樓頂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的建立和新媒體手段的運用,大樓裡不同企業的黨員職工逐漸融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空中籃球場,每到下班時間,場場爆滿;週一升旗儀式,預約企業排到了兩個月後;《厲害了!我的國》《戰狼2》等影片,大樓內的影院為樓宇黨員、職工免費播放。

武廣商圈樓宇,南達大樓,良友大廈,福星商會大廈……

這樣的樓宇黨委,在江漢區有14個,建立了143個基層黨組織,聯繫服務黨員1285人。

江漢區有78棟商務樓宇,匯聚了5800餘家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新興領域組織,“金領”“白領”超過10萬人。“我們把商務樓宇當作‘立體社區’,出臺‘樓宇黨建十條’,制定統一的標準和模式,把樓宇黨建在所有的大樓推廣,推進基層黨建全域覆蓋。”江漢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剛性覆蓋+柔性設置,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以不少於100名黨員為基本條件,步行不超過15分鐘為半徑,依託樓宇物業企業、產權單位、社區建立區域性的樓宇綜合黨委,形成架構穩固的黨組織“剛性”覆蓋。根據入駐樓宇的“兩新”組織黨員數量、規模大小、行業分佈等,採取單獨建、聯合建或依託社團建等方式,柔性設置“兩新”組織黨組織。

剛性支撐+柔性整合,全面落實工作保障。配強14位樓宇綜合黨委書記,調劑15名綜合素質高、溝通能力強的社區網格員擔任樓宇黨建服務專員,並撥付工作經費,強化“有人管事、有人幹事、有錢辦事”的剛性支撐。建立14個樓宇“紅色驛站”,結合樓宇實際情況,柔性設置空間佈局,將“紅色驛站”打造成為樓宇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企業業務培訓、商務會談,“白領”休閒娛樂的“共享空間”。

剛性約束+柔性嵌入,全面優化服務功能。整合街道、工商、稅務等部門力量,建立“一樓六員”服務團隊,公開姓名、聯繫方式和服務承諾,同步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由樓宇黨組織牽頭引導樓宇企業參與組建“義工聯盟”“義呼百應”等社會團體,以黨員為骨幹成立“開講吧”“愛之羽”等社團和志願服務組織,定期舉辦知識講座、運動健身、心理疏導等活動,實現黨務工作柔性嵌入,在服務和活動中實現凝聚引領。

加強樓宇黨建,提升了樓宇品質,促進了樓宇經濟,14個重點樓宇出租率平均提高了17%,武商廣場、浦發銀行大廈等樓宇出租率達到95%以上。

以黨建引領,實現“德治、法治、自治”建設,激發“人”的責任感和參與活力

停車位緊張是大城市的通病。

上月初,漢興街福星城小區,開發商提出將自由產權的短租車位一次性長租給業主,20年18萬元。

根據《物權法》,車位的產權人有權這樣做。可是,一下子拿出18萬元,對業主來說壓力不小。一時間,業主群裡吵翻了天。

社區及時將情況上報給漢興街公共服務辦。街道初步研判後,認為開發商應該尊重絕大多數業主的意願。街領導隨即上門找開發商溝通。

月底,在社區黨組織的主持下,業主代表與開發商代表面對面溝通,開發商提出,推遲實施長租計劃,事情告一段落。

改變租賃方式,於法有據,但於情不合。三方聯動,事情圓滿解決。停車位事件的背後,是江漢區創新社會治理、實現“德治、法治、自治”有機統一的探索和實踐。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漢興街常遠里社區黨委組織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共同協商小區事務

江漢區通過街道“大部制”改革,理順街道、駐區單位和社區的“事權”。將12個街道按照“4+2”模式統一設置六大辦公室,同步建立網格中心、綜合執法、政務服務三大平臺;將165項分散在社區、街道內設機構、區直派出機構的服務項目集成到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精簡保留社區1-2個綜合服務窗口,做到“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結”,讓社區迴歸為群眾服務的本位。

在此基礎上,發揮德治的引導作用,依託“紅色陣地”開辦“道德講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道德約束,牽頭制定居民公約和自治章程,加強傳統禮俗教化,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樹立道德標杆,評選“感動江漢人物”“最美基層幹部”“優秀共產黨員”等典型榜樣,通過群眾宣講團、新媒體等方式傳播他們的事蹟,讓崇尚道德成為居民的一種自覺。

強化法治保障,推動“千名警察進網格”“週四律師有約”,將警察、律師兩支法治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引導全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培育法治意識,由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培育居民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意識;運用法治方式,落實領導包案、下基層大接訪、“書記直通車”“網上群眾工作部”等制度,暢通群眾的表達訴求渠道,有效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提高自治水平。基層黨組織通過“四民工作法”(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平臺,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社區的事兒讓居民說了算”,推動社區事務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同時,依託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加強社區內部監督。

提升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切實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80歲的阮爹爹是常青三垸社區的獨居老人,平常節儉慣了,每天都會撿一些別人丟棄的舊物回家,家裡兩室一廳堆得滿滿當當,天氣一熱,整個樓道都是刺鼻的氣味,街坊領居都有意見。

網格員周利鋼在走訪中發現這一情況後,及時進行了報告。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陳豔主動上門跟阮爹爹談心、拉家常,第4次上門後,阮爹爹終於同意他們把舊物清理走。陳豔帶領9名“兩長四員”和社區志願者,整整清理了一整天,樓道里的刺鼻氣味才消散。

在與阮爹爹的交流中,陳豔得知,阮爹爹想去養老院,但是經濟上負擔不起。社區黨委書記戴勁松和社區民警一道,與阮爹爹的五個子女取得聯繫,經多次協商,他們同意出錢送老人到養老院。

阮爹爹的難題,是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解決眾多問題中的一個。

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怎麼樣,關鍵看能否把黨員群眾組織起來,發揮作用。江漢區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切實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紅色引領 共治共享新江漢

民意街發動居民群眾組建志願服務隊

以建強陣地組織群眾。投入財政資金2.09億元,啟動36個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建設,為全區2234名社區工作者統一配置服裝、工牌和胸卡,讓黨員群眾活動有陣地、教育有場地、學習有人管。

以紅色文化宣傳群眾。

創新“主題黨日+”內涵,組織黨員群眾到“紅色教育”基地、結對幫扶貧困村以及防汛融雪、拆遷維穩等一線接受洗禮,強化“紅色文化”感染力;提升“金橋書評”知名度,組織“萬名群眾進劇場”文化惠民、“武漢微馬”全民健身等活動,強化“紅色文化”滲透力;培育壯大社區舞蹈、書畫、喜劇等群眾組織,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強化“紅色文化”引導力。

以轉變作風凝聚群眾。機關黨員幹部結對聯繫小微企業和困難群眾,幹警進網格開展服務,幫助解決群眾身邊的難題;建立區領導聯繫街道、街道幹部駐社區、社區幹部包網格、黨小組長負責樓棟的機制,實現聯繫服務全覆蓋;整治查處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新衙門作風”問題,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樹新風,凝聚引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

以統籌資源服務群眾。推動人力、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將投向社區的20萬元“惠民資金”、200元/年·人的黨員教育經費等資金資源“捆綁打包”,以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做了大量得民心的好事。建立以“紅色基金”、生活困難黨員救助資金、因病致貧家庭醫療救助專項資金等,讓困難群眾及時得到黨的關愛。

發揮德治的引導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自治的基礎作用,切實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江漢區的實踐證明,黨建工作是城市發展的“強引擎”“軟環境”,基層黨建強,城市社會發展才會更好。只要將組織優勢、組織力量、組織功能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推動力,基層黨建就會綻放更強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