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備受矚目的第二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今天正式開展。昨天(6月20日)上午,該展新聞發佈會在市民中心舉行。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梁宇,深圳市文聯創研部副主任劉上江,深圳市攝影家協會輪值主席秦軍校介紹了本屆攝影大展的詳細情況及亮點。

探索影像與城市的人文關係

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徵稿主題展《舞》歐嶽琦/攝

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徵稿主題展《城市之孤》蘇少清

19個國家攝影師參展 題材更多樣

尤為重要的是,本屆大展國際性更強、參與面更廣泛,共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等19個國家的攝影師參與。全國23個省(含臺灣)、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全覆蓋,且大部分作品來自深圳以外的其他省市。參展作品無論從質量和數量上相較於上一屆都有大幅提升,拍攝手法更加新穎、題材更加廣泛形式多樣。

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手機專區”凸顯高科技元素

深圳是中國科技創新的先鋒城市,科技研發和高科技產業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屆大展在展館設置、作品展示、研討會活動、產業鏈延伸等各個環節引入科技元素,突出高科技元素。

攝影展如何體現高科技元素?梁宇介紹,整個展陳方式跟一般的常規展陳有所不同,作品都是按照國際的標準,用最先進的成像設備呈現,這是深圳才能達到的。此外,在展覽中不拘一格,原來一定要膠片、相機數碼成像,現在也進行了拓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主會場新增“手機攝影展”,展出主辦方與品牌手機企業合作、以手機為拍攝工具的優秀攝影作品,這在全國性的大展中是不多見的。

當下,手機拍照已成為當代人在數碼科技時代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手機攝影藝術已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藝術。第二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關注全球興起的手機影像熱,切入手機攝影理論與創作實踐,探討手機攝影的發展趨勢,形成“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氛圍。

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手機攝影展《跨越》陸幸生/攝

展示改革開放的“深圳樣本”

本屆攝影大展繼續突出城市主題。城市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地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從攝影藝術的角度記錄和反映城市面貌、城市發展有著特殊重要的人文價值和社會意義。據劉上江介紹,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本屆攝影展將從影像的角度,集中展示改革開放的“深圳樣本”。

對於深圳市民來說,國際攝影大展是一次在家門口舉行的文化盛宴,許多圖片能喚起美好的回憶,很多創意的、科技的元素,又能開闊眼界。本屆大展是藝術服務人民的一次生動實踐。攝影者投身於人民的偉大奮鬥,投身於火熱的時代生活,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回饋人民,為市民獻上豐盛的視覺藝術大餐。

3000件攝影大片呈現“城市·體溫”,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免費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