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輔助醫生“閱片” 機器診斷準確率達到什麼水平?

「AI」輔助醫生“閱片” 機器診斷準確率達到什麼水平?

AI輔助醫生“閱片” 診斷準確率超95%

上個月,全球首場圍繞神經系統疾病影像診斷的“人機大賽”啟動,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佈備戰,面向全球致力於攻克“腦病”的醫生髮出“英雄帖”。一個月來,參賽情況如何?

「AI」輔助醫生“閱片” 機器診斷準確率達到什麼水平?

焦點1

機器診斷準確率達到什麼水平?

這次向全球招募神經科醫生開展“人機大賽”,其目的也是要驗證天醫智診斷的準確性。王擁軍認為,天醫智應用在神經疾病預防、診療、預後和康復等階段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未來將在神經疾病醫療領域帶來一場顛覆性的“技術革命”。

另一方面,通過大數據智慧,對人腦經驗(臨床頂級專家的技術和經驗)的高效、深度學習,天醫智有望解決“人腦”難以解決的疾病“死角”。

焦點2

如果“BioMindTM”天醫智可靠,將來實際應用前景如何?

焦點3

人工智能看病能否取代醫生?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逐漸滲透至社會更多行業,不少人是否因此失業一直備受關注。如果人工智能“閱片”準確率已達到95%以上,是否意味著放射科醫生未來不再具備競爭力?

此外,目前AI在神經系統影像診斷方面,仍完全依賴於數據真實性和質量的支撐,在缺乏大數據支持的疑難病、罕見病診斷領域,AI和專業醫生之間仍存在差距。

■ 揭秘

天醫智AI也需要“考試”

在近期“人機大戰”決賽備戰中,高培毅還為提升AI系統應戰能力展開集訓。300多個病例,陪練醫生們需10小時以上時間才能完成,AI只需不到半小時。

“除了學習速度外,它的穩定性也明顯超越人類。不知道累,也不受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不像醫生會被情緒、狀態、時間地點等外界因素打擾,從而影響描述準確性。它永遠保持冷靜,水平穩定。”高培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