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文:聞道 圖:中國青年報

據說這幾天莆田的老鄉很多人凌晨往山上跑,就為了這個山貨:紅菇。正常紅菇一年出二次,端午和七月半,近十年沒有紅菇的端午節,今年好豐收,可能是生態好,雨水少,菇更甜,在黎明破曉之前,準備好老鄉戲稱的採菇三件寶,礦燈、竹簍、鐮刀,徒步向山林進發。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視覺中國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

紅菇不僅可以補貼家用

甚至也是學費(以前家裡窮,靠採紅菇的收入交學費)

更重要的是濃縮著家鄉父老的辛勞

/行走在尋覓紅菇的路途/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中國青年報

隨著清晨第一縷陽光樹林繁密枝葉斑駁地灑在地上之時,老鄉們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膩膩’s

紅菇人工無法載培,純屬天然野生,現在好的紅菇是千元難求。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偷著樂

紅菇都生在在山野密林中,道路多為山路,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網絡

雙手輕輕的把枯樹葉撥散開來,為了保護紅菇的完整性和口感,需要小心翼翼的將紅菇整支拔起。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膩膩’s

弄完之後,要把枯葉重新鋪好,以保護好紅菇穴

採摘的地點據傳有:常太渡裡村下外坑、常太黨城、大洋.....當然採摘紅菇的路上要做好防護措施,有的人會帶鞭炮,用來驅蛇等,提醒大家不要輕易上山。

/烈日當空照,曬菇正好時/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膩膩’s

採摘好之後揹回家裡,則需要分揀,防止紅菇質量參差不齊。將分揀好的蘑菇,擺在驕陽下晾曬,使其脫掉水分,成為可以長期存放的乾貨。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土貨郎

當然也有些人是用炭火烤乾,紅菇名貴,去掉水分之後,老鄉都是小心翼翼的保存著,裡三層,外三層,生怕潮溼生怕跑了香味。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土貨郎

紅菇曬乾的比例,大概是10公斤鮮紅菇烘成乾貨能得1公斤左右,雨量多的年份,紅菇的水分多,烘乾後分量會少。

/這麼好的食材,煮啥才美味/

據《

本草綱目》所載,“紅菇味甘、性溫、開胃、祛溼、健脾胃、滋補、解毒,常服之益壽也。”在傳統的認識裡,它是女人做月子時常吃的。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星空xingkong

在莆田,人們用長島的乾貝哆頭的蟶乾,新鮮的小章魚用手按摩過,再加上莆田山裡的紅菇,一碗下肚,回味無窮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星空xingkong

這就是著名的菜:紅菇章魚湯。這跟我們平常的認知有出入,海鮮配紅菇?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莆田文明網

另外一道不得不提的菜:紅菇豆腐湯,莆仙地區獨特的滷水豆腐,再加上山裡紅菇,香味四溢

夜半雞鳴,莆田人去找山裡的土貨,一斤上千大洋!

圖:網絡

父老鄉親都是按照老輩所說的地方,去採摘野生紅菇,他們祖祖輩輩,年年歲歲都會到老地方採摘,這裡也藏著莆田山裡人生存的智慧。

歡迎留言

那麼,怎麼辨別好的紅菇呢?歡迎小夥伴們留言區傳授小經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