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如今各種打車軟件風靡一時,20多年前,北京城曾有一段滿大街跑“面的”的日子。這種黃色的微型麵包車既不夠美觀也不夠舒適,卻改變了普通市民的出行用車觀念。最火的那幾年,“面的”司機的月收入高得驚人,相當於全北京平均工資的10倍左右。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打的”成北京新俚語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京城有一道風景:無論大街還是小巷,到處跑著一種頭頂“出租”字樣的黃色麵包車,老百姓親切地稱呼它們“面的”或者“小面”。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的”開始在北京盛行,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翟偉/攝

“面的”最早出現於1988年。那時候,北京市友聯汽車服務公司利用有限的更新車輛資金和貸款,以每輛3萬多元的價錢買進了50輛微型麵包車。投入運營後,經濟效益很好,僅用一年半就收回了全部投資,成為京城“面的”出租的成功探索。

1993年5月8日,《北京日報》8版

隨後幾年,“面的”幾乎搶了所有出租車的風頭,那叫一個火!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3年2月7日,《北京日報》2版

如果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滿大街跑的“面的”來自不同行業興辦的出租車公司。上至國家部、局機關,下至街道辦事處、城鄉農工商公司;從婦聯到市牛奶公司,從國營菜市場到個體戶……“面的”門上的字號,簡直就是一部“百家姓”。

據統計,當時90%以上的新辦出租車公司都是以“面的”為主起家的,有的公司甚至淘汰了進口豪華轎車,轉而經營“面的”。1992年,“昌河”“吉林”等名牌微型麵包車常常脫銷,價格扶搖直上,連素日名聲平平的“大發”也從39000元漲到46000元。“面的”司機同樣緊俏,有的公司不得不降格以求,把駕齡從三年降到兩年。(1993年2月7日《北京日報》2版,《“面的”風行為哪般》)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4年1月3日,《北京日報》2版

1993年是北京出租車最紅火的一年,全市共有5.8萬輛出租車,其中最受百姓歡迎的“面的”達3萬輛。“打的”成了北京城一句新俚語,也成了北京人一項不可缺少的出行方式。(1994年1月3日《北京日報》2版,《京城誰家不“打的”》)

“面的”為何會火?

“面的”之所以能在名牌車雲集的北京獨領風騷,首要原因是價格親民,適應消費者心理和經濟承受力。

上世紀90年代初,“面的”的價格是每公里1元,和其他起價至少12元的出租車相比便宜不少。有位經常出門辦事的外企員工舉了個例子:從王府井到三元橋,打輛“面的”花10元就行。換作其它出租車,一上車基本價12塊(只是4公里的價錢),跑起來1公里兩塊,等人另計價。萬一碰上堵車,就得乾瞪眼瞅著計價器蹦字。而“面的”起價才10塊錢,一氣兒能跑10公里不跳字,在城裡轉悠,10塊錢也就夠了。(1992年8月30日《北京日報》8版,《“面的”風行北京城》)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2年8月30日,《北京日報》8版

“面的”還有一大好處——載客較多。按照規定,“面的”準乘5位客人,而其它轎車型“的士”卻沒有這般“寬容”。細算一下,5人同行,路程在10公里以內的,打“面的”比乘“小巴”還合算,如果攜帶運送個洗衣機、行李包的話,“面的”的空間也比其它轎車型出租車要寬敞得多。(1993年4月20日《北京日報》2版,《小“面的”大市場》)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3年4月20日,《北京日報》2版

對於這一點,市民王君頗有感觸:“我們一家三口人,加上岳父、岳母,星期天要一塊出去玩的話,一輛‘面的’正好。小轎車貴不說,一輛也坐不下呀。”確實,北京的小衚衕多如牛毛,車型大的車不好進出。“面的”憑藉玲瓏的身段,在曲折蜿蜒的小衚衕裡行走自如,不僅方便了行動不便的老人、病人、攜帶行李的旅客,就連來自海外的洋倒爺們也專挑“面的”坐。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2年,本市第一家由街道福利企業——朝陽區長城福利總廠創辦的金星出租汽車公司開業。上世紀90年代初,90%以上的新辦出租車公司都是以“面的”為主起家的。付仲生/攝

拒載甩客不得人心

“面的”風行京城,問題也接踵而來。

1993年8月6日,本報8版刊發讀者來信《同是出租車服務反差大》,反映“面的”半道兒惡意甩客的問題:這是一輛潞河出租車公司的“面的”。上車前說好從北京站到百子灣第二貨場,不料司機開到半路犯起了“脾氣”,死活不願再開了,非轟乘客下車不可。乘客交了10元錢,行駛才5公里,便與司機講道理,誰知司機出言不遜,還要動手打人,幸好被路人勸阻。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4年,朝陽區技術監督局投資120萬元興建的檢測中心啟用,專門檢測各出租汽車公司運營車的計價器。張偉/攝

讓乘客不痛快的還有拒載。1994年,本報記錄了一家三口遭遇“面的”拒載的經歷:有個假日,一對夫婦帶著4歲的兒子走親戚,因不堪地鐵的擁擠,從西單站下車,想打個“面的”到小莊。他們在街頭一次次高舉手臂,停在身旁的“面的”司機問清去處後,竟不約而同地答覆:“不去。”一家三口被拒載10次之多,無奈只好重新隨人流湧進地鐵。(1994年1月5日《北京日報》2版,《拒載不得人心》)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4年1月5日,《北京日報》2版

據原市出租汽車管理局介紹,1994年1月至5月組織的路查中,共查出拒載出租車1092起,其中80%是“面的”。“面的”拒載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面的”沒有起租費,基價公里為10公里,載客行駛1公里與行駛9.9公里同樣收10元車費。作為司機,自然願意拉一趟5公里以內或者12公里以上的活兒;二是“面的”沒有低速行駛費,遇到堵車時,不能像其它出租車那樣,通過計加低速行駛費的辦法,補償時間佔用和實際消耗造成的經濟損失;三是“面的”沒有晚上11點以後的夜間行駛費。(1994年8月29日《北京日報》2版,《“面的”拒載究竟為何》)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4年8月29日,《北京日報》2版

為了掩飾“拒載”,司機還會找出千奇百怪的“正當理由”,常見的有“車沒油了”“車子不好使,該修了”“我該回家了”“我一會兒約了個包車”……橫點兒的乾脆告之:“那地方我不去!”

“面的”拒載給乘客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更糟糕的是,還有“面的”司機胡亂要價、不給發票,給北京出租車行業的聲譽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據本報1994年1月7日2版《昧心錢不能掙》報道,一位市民從北京站上車去工會大樓,一“面的”司機見他提著大包剛下火車,便一口咬定“20塊,不給票”,否則堅決不拉。另有兩位來自新疆的武警幹部從西單上車要去北京電視臺,司機張口索價20元,兩位客人提出按計價器算賬,司機竟撇下客人揚長而去。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4年1月7日,《北京日報》2版

汙染環境遭淘汰

1996年,京城出租汽車公司掀起了一股換車熱。那一年,出租車企業以平均每月1000輛的速度,將車況漸衰的“面的”淘汰,絕大部分更新為“夏利”。一年中,北京更新了1萬多輛“面的”。曾經輝煌一時的“面的”開始走下坡路。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8年3月9日,《北京日報》2版

其實,開“夏利”與開“小面”的收入差不多,但“夏利”冬有暖氣,夏有空調,公里費價格又相對較高,開著舒服,掙錢不少。相比之下,“小面”的舒適性要差一些,掙同樣的錢卻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勞動強度也大得多。所以,不少司機改弦更張換車了。

1997年,北京“面的”更新步伐放慢,一年總計更新量不過1996年的十分之一。這是因為行業管理部門出臺了新政策:停止“面的”更新為“高價位”出租車,也停止“面的”更新為同車種車輛。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9年9月29日,《北京日報》5版

1998年,在北京道路上運營的2.3萬輛“面的”,有的行駛里程已達幾十萬公里,車況普遍下降,其中一部分存在較嚴重的安全隱患。為此,在北京出租車調價聽證會上,與會代表專門討論了“面的”的去留問題。有的認為,“面的”太多有礙京城觀瞻;有的說,“面的”天天冒著黑煙跑在街上,汙染嚴重。

1998年11月,“面的”正式啟動退出北京出租車運營市場。當年,北京共有1.4萬輛“面的”下崗。1999年3月,又有6000輛“面的”隱退。餘下的最後3000輛“面的”於1999年國慶前夕退役。

20多年前沒有網約車 北京滿大街跑“面的”,司機收入高得驚人

1998年12月29日,本市首批淘汰的“面的”在首鋼銷燬。圖為首鋼材料處的吊車正將重錘砸向“面的”。謝家華/攝

第一批下崗的“面的”在首鋼被壓扁,回爐,熔成了鐵水。1996年和1997年購入的300輛車被轉讓到外地,餘下的均被解體,再加利用。至此,“面的”終於成為北京出租車行業的一段歷史,畫上了句號。(1999年9月29日《北京日報》5版,《今天面的告別京城》)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貨車資訊(新聞、政策、限行、維修、保養、路況),請下載使用【貨車寶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