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聽|故鄉的土屋

清·聽|故鄉的土屋

清·聽|故鄉的土屋

清·聽|故鄉的土屋

清•聽

我們貢獻

有營養的文字

有溫度的聲音

故鄉的土屋

清·聽|故鄉的土屋

主播:王俠

清·聽|故鄉的土屋

在鄉村裡長大的人,誰沒有住過土屋子呢!

低低的,暗暗的,牆體由黃土夯打而成,上面長著青苔和狗尾草;屋頂覆蓋著灰藍色的小瓦,瓦縫裡長著一行行多肉的瓦松;屋簷下常掛著一咕嘟一咕嘟的大蒜、一長串一長串血紅的辣角和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山牆上伸出的那支高高的煙囪,早中晚三餐飯時總會冒出嫋嫋的炊煙,讓農家的小院顯得別樣溫馨。

清·聽|故鄉的土屋

這,就是我們鄉村人家的土屋。從記事起,街房鄰居們都住著這樣的房子。誰家村子裡要是有一院青磚大瓦房,一定會讓大家羨慕不已,路過時常會指指點點多看幾眼,心裡想:哪年哪月,咱也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呀!

……

土屋好!有了四面厚厚的土牆擋風遮陽,室內就變得冬暖夏涼。三伏天裡,屋外赤日炎炎,熱浪滾滾,令人頭昏腦脹,心神不寧,一腳踏進土屋,涼氣便撲面而來,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精神就為之一振。室內不鋪地磚,黃土地面被踩得又瓷又光;當然也不用安裝加溼器,那看不見的地氣時時刻刻從腳下的泥土裡滲透上來,小屋內便常年不燥不幹。置身土屋,有淡淡的土腥味瀰漫,奇特而異香,親切而溫馨,一輩輩的莊稼人,就在這泥土的氣息中休養生息,耕耘著夢想。

清·聽|故鄉的土屋

……

土屋低矮,卻也亮堂。一律兒方格的木窗,糊著薄薄的白紙,像一塊塊小的屏幕,把光線均勻地折映進房間,常有小蠅兒冒然飛去,直碰得叮叮作響,像敲著小小的腰鼓。土屋每年會清掃一次,傳說農曆臘月二十三是灶神上天言好事的日子,這一天必得把室內外收拾得乾乾淨淨,又專去遠處的壕裡挖了白土回來,在盆裡和成泥水,女人們頭頂帕子,手拿抹布,蘸著泥水抹牆,濃濃的泥土香就瀰漫在屋裡屋外,土屋又跟新的一樣了。要過年了,窗外飄著雪花,大嫂小姑都坐在熱炕上剪窗花,花鳥蟲魚,才子佳人,一樣樣貼上窗戶,透過光亮,小窗上就像在演繹著五色的皮影戲。除夕夜,一家人坐在熱炕上包餃子,盤點著過去的一年,憧憬著未來的夢想,等待著新春的第一縷曙光。

清·聽|故鄉的土屋

……

故鄉的土屋,像飽經滄桑樸實慈愛的母親,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默默地站立在村巷裡,敞開她溫暖的懷抱,召喚、接納和護佑著她的孩子,為他們遮風擋雨,讓他們休養生息,演繹著悲喜人生,苦樂年華。

清·聽|故鄉的土屋

清·聽|故鄉的土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