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破產案鏡像:“郭老闆”的救贖與小業主的困頓

“這次出差主要是去見一些債權人(金融機構),取得他們的支持。”在位於惠州市惠城區荷蘭水鄉會所5樓的光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耀集團”)辦公室,時代財經見到了剛出差歸來的光耀集團副總裁劉光華。

四天之內,他輾轉了北京、威海、青島等多地,面會光耀集團的債權人,爭取他們對光耀集團破產重整工作的支持。受颱風“艾雲尼”影響,與劉光華見面當天,惠州風雨大作,這番場面像極了光耀集團過去幾年走過的路。

在已成立16年的光耀集團,劉光華度過了八年時光。他見證了光耀集團迅速躋身全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的高光時刻,也經歷著這家公司深陷資金困局、最終走上破產重整道路的黯然光景。

但在劉光華看來,光耀集團會迎來新的光明,“這次破產重整有政府的支持肯定沒問題。我現在是一門心思去做成這件事。光耀集團的破產重整如果能成功,不僅會為惠州的其他問題樓盤提供可借鑑的經驗,還會對惠州的經濟、社會穩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巔峰之作”陷爛尾困局

“大概再投入一個億多一點,翡儷港就可以整個交樓了。”劉光華口中的這個項目是光耀集團於2011年開始斥巨資打造的TOP系項目。如今,它是光耀集團主要資產中唯一在建商品房項目,也是牽涉債權人最多的項目。

光耀破产案镜像:“郭老板”的救赎与小业主的困顿

根據光耀集團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的通報,截至2018年5月2日,在已申報債權的1172家債權人中,購房者人數為883家。其中,翡儷港的購房者多達554家。

但一億多資金的籌措並不容易,自2014年爆出資金鍊問題以來,翡儷港先後復工五六次。翡儷港業主代表張先生對時代財經透露,曾放鞭炮高調宣佈接盤翡儷港的惠州本地開發商源東集團,允諾投入1.54億,但四年來只投入了6000萬。“很難有人可以再拿足夠的錢進來,把前面的坑全部填上。”張先生對源東集團的“食言”表示理解。

陷入爛尾困局多年、部分門窗已現脫漆和鏽跡的翡儷港讓人幾乎忘了它曾經的風光。2013年11月9日,“鋼絲王子”阿迪力現身表演“高空走鋼絲”,長達510米的鋼絲橫跨東平新開河,兩頭分別連接翡儷港第26層大樓和河對岸的光耀荷蘭水鄉一棟居民樓樓頂。這場為惠州人津津樂道的盛事,也為翡儷港賺足了眼球。

翡儷港並不缺乏關注,在對外宣傳中,翡儷港被冠以“光耀集團沉澱九年的巔峰之作”。而其所處的上東平片區為豪宅區,坐擁“兩江(東江、西枝江)四岸”景觀資源,被當地稱為“黃金三角”居住板塊。因此,自2011年開盤後,翡儷港曾一度熱銷。

衝著光耀集團在惠州“響噹噹”的名號,業主楊女士和張先生分別於2011年11月、2012年4月購入翡儷港的一套洋房,合同約定交房時間為2013年12月30日。而到了2013年12月,兩位收到光耀集團的致歉信,稱將延遲於2014年4月30日交樓,屆時將一併支付延遲交付的賠償金。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時隔四五年,還是遲遲不能入住,交房成了一場看著無限接近卻始終無法抵達終點的長跑。“眼看著就差最後的幾百米距離。”楊女士稱。而她和張先生購置的洋房,位於翡儷港9棟洋房中的D1、D2棟,其建設完成情況與其他幾棟相比,已算樂觀。

在職人員僅約30人

翡儷港“高開低走”的背後是光耀集團從巔峰的跌落。2002年初,在惠州打拼多年的汕尾商人郭耀名創建深圳光耀集團有限公司,開始專注房地產開發。郭耀名行事低調但並不保守,在惠州很少有房企敢於涉足大盤開發的模式時,光耀集團將近30塊地平整成一塊,開發出總規劃面積約為80萬平米的荷蘭水鄉。

以此成名後,光耀集團產品策略開始偏向大盤,其先後在惠州開發出光耀城、荷蘭小城、將軍湖、馬克住區、翡儷港等數個超過百萬平方米的大盤。光耀集團的銷售業績和業內排名也迅速躍升,不僅在2008年-2011年連續四年業績翻番,還在2007年攀升惠州銷售冠軍後連續多年蟬聯,並以黑馬姿態躋身“2011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伴隨著業績躍升,光耀集團開始出走惠州、佈局全國。2009年,光耀集團總部遷往深圳,並迅速佈局杭州、臨沂、上海、天津、東莞、北京等多個城市,甚至“出海”拓局韓國、馬來西亞,總開發面積一度超過200萬平米,儲備用地近800萬平米

“心大”的郭耀名還將目光瞄向資本市場。從2011年起,光耀集團先後嘗試收購新都大酒店和湖南兩個礦井,謀求曲線上市,但耗資數億的借殼最終都以失敗告終。2014年,房地產市場出現震盪下行,金融機構開始收緊房地產信貸。過度擴張和謀求上市造成資金虧空的問題開始暴露,並一發不可收拾。

2015年,從工程設計、項目管理出身的劉光華升任光耀集團副總裁。促成復工、盤活項目、接待業主和債權人、配合政府做好維穩工作成為他近年來的主要工作內容。2016年底,恆大收購光耀集團位於惠陽的光耀將軍湖百萬花城後期未開發的三塊地。

各種盤活和重組之後,光耀目前資產所剩無幾。據惠州中院公告內容,目前光耀的主要資產為3個項目,分別為位於惠州市東平“翡儷港”的在建商品房項目,總規劃建設面積約29萬平方米;位於荷蘭水鄉的六期儲備開發地塊,面積約36000平方米;以及位於惠州市馬安新樂儲備開發地塊,面積約9000平方米。

2017年12月,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光耀集團申請破產重整案,配合管理人做好相關資料、文件的整理和彙總,成為劉光華的新工作內容之一。劉光華透露,目前公司在職人員僅30人左右,為配合重整工作的順利進行,近期正逐步把熟悉公司過往情況的離職員工召回來。

受傷的業主

光耀集團的落敗是多方因素使然,市場週期、盲目擴張、大舉借貸,甚至金融機構對預售款的監控失職。但無數購房者正承受其苦果,張先生和父母及家人租住在一個90年代建設的小區裡,同時承受著每月3000多元的房貸。

楊女士為了結束分居生活及女兒入學問題,賣了深圳的房子,先後在惠州購入兩套住房。如今女兒已快小學畢業,她卻仍不得不在深圳工作、繼續著雙城生活。除了翡儷港的房子,另一套位於惠州世貿中心三期的房子也不幸遭遇爛尾,時代財經到現場查看發現,其建設情況還不及翡儷港。

但兩位業主透露,他們的生活受影響程度在準鄰居中還算輕微。翡儷港別墅戶型92套,面積平均約400平方米;高層洋房有9棟,面積平均100平方米,目前涉及家庭約500多戶。張先生稱,500多戶家庭中,因房子原因導致家庭矛盾重重,甚至分手、離婚的不在少數。

維權多年,對於生活受到的困擾,房款及房貸等資金沉澱帶來的潛在損失,張先生等業主們的要求也一再降低,只希望能儘快交樓。“結果好,一切都好。需要建設性態度的時候,我們業主肯定是最有建設性的,因為如果問題能解決,我們還是比較大的受益者。”

在對破產重整上,業主與光耀集團的想法達到了高度一致。劉光華對時代財經稱,“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在想辦法救活這家企業,我們郭(耀名)老闆也表示,只要對社會穩定和當地經濟有利的,他都會支持。”

但不容忽視的是,爛尾樓盤在惠州並不鮮見,僅惠城區就有十餘個。多年維權中,張先生及30多位業主代表屢次與政府、開發商、承包商接洽和溝通。瞭解得越多,他們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激烈變得日趨平淡,甚至開始跳脫出自我的遭遇,更多地去思考制度層面的問題。

“首先,我們的法律特別是刑法,對於違規使用預售款的房企是不是太過寬鬆?第二,當下,需要努力去庫存的房地產市場,預售制度是不是還有必要?它會導致更多的資產、資源投進來,影響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人,破壞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甚至數千億計的資產質量。”

而爛尾樓的另一面是不限購、緊鄰深圳的惠州樓市又熱起來。根據世聯行年報,2017年惠州一手住宅成交量達到13.38萬套,超過深圳、東莞、中山的總和。據中原地產統計,僅2018年4月,惠州住宅便成交13309套,環比上升3.44%。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