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過去一年以來,西安市本地市民對於西安市商品房的房價、搖號制度可謂怨聲載道。作為一名自媒體人,我個人不能站隊一邊倒的表達意見,只能及時準確地將關於西安市城市規劃發展的信息,第一時間推送給大家。

近日,由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了《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榜單,對中國50座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進行了排名,排名的依據來自:

2大維度(市場容量、增值潛能);

12個方面(人口基礎、經濟實力、產業創新、財富水平、資源環境、交通通達、市場規模、規劃利好、供需關係、需求滿足度、價格支撐、市場熱度);

40餘項具體指標(規模、效益、財政、結構、園區、雙創、收入、存款、環境、教育、醫療、機場、高鐵、面積、金額、棚改、規模、流入、銷售投資比、土地去化、人均銷售面積、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房價收入比、地價房價比、房價及漲幅、投資額增速、土地溢價率等);

形成的“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評價模型”,對全國298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投資吸引力評價,從而推導出

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TOP50強城市。

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評價模型

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50強排名

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武漢、南京、重慶、天津、成都分列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排名的前十名。在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當中,按照城市層級劃分,1線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四城,而這四城也穩居排行榜前四名。1.5線城市中,杭州綜合評比領先,武漢、南京、重慶、天津、成都緊隨其後,也都成功進入榜單前十名。

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此次榜單中,將西安列為了2線城市,總排名第11位,2線城市中第1位。過去的2017年,西安全年GDP7469.9億元位列全國第21位,低於此次排名較後的蘇州、青島、鄭州、長沙、寧波、佛山和東莞。那麼為何GDP落後以上城市,卻在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上排名這些城市之上呢

其實在文章開頭已經給出了答案,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的來源並不單單隻看GDP一個指標。西安作為西北區域的核心城市,2018年被國務院批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務院批覆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核心城市。

除此之外,機場方面:西安2017機場吞吐量4187萬人次,位列全國機場第8位,機場準時率位列全國第1位。高鐵方面:2017年西安已開通和開工10條高鐵線,西安高鐵站設18站臺(2個側式站臺+16個島式站臺)、34股道、34站臺面,是亞洲站臺股道數最多、站場規模最大的高鐵站。地鐵方面:2017全年地鐵客運量59550萬人次,位列全國第8位。

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地鐵客運量

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機場吞吐量

城市吸引力排名並非GDP排名,一座城市在區域內的核心影響力,交通、教育、醫療、園區、雙創等方面的建設更是考量的重要核心因素。這也是為什麼西安的GDP落後於蘇州、青島、鄭州、長沙、寧波、佛山和東莞,而在投資吸引力上領先以上城市的根本原因。

城市群的競爭

未來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城市之間的競爭,都是城市群的競爭。中國目前已經批覆的八大城市群分別是: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以及2018年批覆的關中平原城市群。

城市群的是人口聚集、遷移的核心區域,人口的聚集和增長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勞動力支撐城市經濟和產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帶動房地產投資。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加速器,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除“北上廣深”四大樞紐外,鄭州、西安、武漢、合肥等城市憑藉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也將成為國家交通樞紐。

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西安位列二線城市第一位

高鐵運營圖

綜合以上,未來城市的發展,是以城市群之間的良性競爭為主。其中人口的遷移和聚集、交通樞紐的建設和通達、產業的優化佈局和發展,是各個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西安截止到2018年6月初已經新落戶人口50萬人,交通樞紐方面一直位列全國前十,接下來應該大力發展城市產業優化提升佈局,這方面西安也已經發力,全力打造西安硬科技之都已成為2018年西安市重點項目,為此在2018陝西高校招生中,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都新增了人工智能學院、3D打印專業等學科。促進硬科技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自主化,未來的西安值得期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