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4月份上映了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片中的中產夫妻拉吉和米圖,最終放棄了靠假扮窮人得來的名校幼兒園入學資格。我一個朋友,她的孩子正好在西安北郊讀小學三年級。我問如果換作她,會不會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名額。朋友堅定地搖搖頭,不會。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電影《起跑線》截圖

畢竟名校是通往光明前途的一條快車道,誰會傻到掐斷自己孩子的路來維護整個規則。所以像那樣深刻反省的舉動,也只能在電影裡出現。

小升初是一場爭奪賽道的競爭

今年西安“小升初”搖號格外引人注意,以至於同樣都在六月的中考、高考、大學畢業季這三個看起來更重要的時間節點,多少有點成了虛焦的背景。西安人關注“小升初”的程度,讓人有一種錯覺,相比中考、高考甚至大學畢業,人們相信,還在起跑線的“小升初”階段,選擇賽道更重要一些。

民辦初中全面取消統一的528綜合素質考試,改作40%電腦隨機派位+60%面談的新模式,源於長久以來,西安人對優質教育資源被壟斷造成的擇校焦慮,以及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的呼籲。

但搖號以後,這份焦慮比從前到底增幾分還是減幾分,現在還沒辦法用尺子來衡量。對於作為個體的家長來說,如何看待搖號,更多時候取決於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被搖到。

事實上連搖號兩個字都讓家長神經脆弱,畢竟融創搖號門剛過去沒多久。這種脆弱感從搖號結束後的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中可以感受一二。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就在端午節放假的當口,不少民辦學校包括五大在內,紛紛在官網上掛出未被搖號錄取的業主子女和公辦學位學生名單。按照民辦學校招生方案,經過公示的未被搖號錄取的業主子女和公辦學位學生,不再參加面談環節直接錄取。

接下來將公佈剩餘面談名額,組織面談。這些舉動似乎也是在亮明最後的底牌,之後的面談環節,各安天命,大家憑本事上。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五大名校初中部招生計劃及報考情況

越是透明公開的信息,才越有可能展示公平的姿態。事已至此,關注面試的公開公平性是家長們唯一能盡力的地方。

金字塔頂端的五大名校,與割裂的教育資源

但搖號本身並不治癒焦慮,它只是當下用來調配教育資源的工具。在沒有搖號前的幾年,家長的焦慮也一直線性上漲。

這背後,更多是怕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感越來越強。兩三年前,曾經有一位全職陪讀的媽媽因為女兒可能發揮不好,考不上五大而要去二類學校時,崩潰向我哭訴。一個小升初的孩子,幾乎要承擔起不下於高考的壓力,當時挺令我震驚的。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6月12日,西安市2018年民辦學校小升初搖號,陝師大附中分校門口搖中的家長喜極而泣。圖片來自陝視新聞

從小在西安上學的朋友用一個熟悉的段子來形容這種差距:西工大附中的老師對理科學生說,你要是不好好學,將來只能上對門的西工大。在西工大附中孩子眼中顯得“相貌平平”的西工大,也許是多少普通中學的孩子不能企及的高度。

這份差距從一份數據裡可見一斑。2016年,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對包括西安在內的19個重點城市的主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滿意度進行調查,具體指標包括小學就近入學(3分)、初中就近入學(3分)、義務教育治理擇校(5分)、縮小校際差距(5分)等,西安在19個重點城市中綜合排名墊底。

而在西安家長過往的感受中,以五大名校領銜的西安義務階段教育,呈現出特有的金字塔形態。一流老師對一流學生對一流學校,二流老師對二流學生對二流學校,三流老師對三流學生對三流學校。

在西安,沒有優先招生權的公辦學校不知何時起,成了三流學校的代名詞。而往往越是教育資源差距大的地域,不同層次之間的割裂感越強。這時候再去理解那位女兒沒能考上五大的母親的苦惱,似乎更容易些。

一流學校憑藉塔尖上的優勢,聚攏了更強大的資源和師資。這樣的西安特色衍生了全國領先的課外培訓市場,以及焦慮的家長。蓬勃發展的課外培訓市場也就直接反應到學生的課外時間上。

於是西安的家長們一面抱怨以五大為首的民辦學校壟斷了最優質的資源;一面疲憊不堪地輾轉在各個培訓機構,誰也不敢率先從梯子上下來。這就出現,每當有好事的媒體爆出某某學校違規補課時,或是違法課外補習班時,學校和家長方同時失聲的場面。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TVB真人秀《沒有起跑線?》截圖

每一個家長的焦慮都更加鞏固了這種等級。考不上好的小學就考不上好的初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學。來不及慶幸還好幼兒園的孩子不用面對這樣的壓力,就聽說成都民辦幼兒園也開始搖號了。為這怪圈補上最後一環,剛好跟印度電影《起跑線》一樣了。

搖號能帶來機會均等教育資源嗎

然而即使抱怨五大名校,迫切需要義務教育改革,當搖號政策出來時,也沒辦法真的讓人舒展眉頭。尤其是已經不得不主動適應奧數公平的人來說。

但苛責家長去擇校是扯淡的,民辦學校有自主招生的權限,家長有自主選擇好學校的需求。西安的問題在於,民辦學校一併擔起了普惠教育的責任,本該屬於普惠教育的公辦學校太孱弱,擇校成了有些時候成了不得不的選擇。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西安小升初首次實行搖號招生現場 圖片來自中國新聞網

僅從招生計劃上來看,全市今年有44所民辦初中招生,招生計劃2.54萬餘人,報名人數5.2萬。報名人數超過了今年小升初學生總數的一半。其中最熱門的19所民辦學校中,不乏五大的子校、孫校。不難想象,這其中已經囊括了西安市8.9萬餘小學畢業生中的佼佼者。

普惠性義務教育的根本是有教無類,與其說是對每一個學生平等入學機會的尊重,不如說為每一個孩子留了一條階層晉升的縫隙。五大初中部的學費一學年1萬—1.6萬左右,早已在事實上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初衷。

重慶市政府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釐清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民辦學校學生與公辦學校學生按規定同等享受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在西安的義務教育話題中,對優秀生源的關注早已蓋過了普通學生和貧困生。

割斷名校“掐尖”的紐帶會好嗎

以奧數奧英以主的選拔機制導致中小學生壓力大,近年來在各地逐步被取代已經是大勢所趨。更何況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來自蘇聯的奧數本質上只是選拔工具,對學生成長基本上沒什麼用,除了給老師增加點外快。

採用電腦隨機派位的搖號方式,往好的方面想,割斷了五大對優質生源的這種“掐尖”輸送,基於奧數奧英的選拔機制不再,以往延伸到小學生身上的拔苗式培養也就沒有了土壤,學生減負才能真正落實。優質生源的流動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名校和普通學校的差距,緩解了擇校焦慮。

搖啊搖,搖到五大名校

▲圖片來自網絡。

至於能不能摧毀五大這種教育寡頭,還另有一說。西安義務階段教育累積的問題並不是一天造成的。絕對的公平均等不可能,也沒有多大意義。但如果通過這次搖號,首先打破名校的壟斷現狀,讓更多的孩子即使享受不到最頂尖的教育資源,但至少不是被別人淘澄了幾遍的教育資源,至少有一條和別人相同的通往階層轉換的賽道,從大概率上來說是值得期待的。

雖然從長遠來看,這場人生競賽終究會來,中考、高考還有機會競爭,但該不該由12歲甚至更小的兒童通過奧數來分賽道,見仁見智。

當然,以義務教育階段均衡發展最好的青島為例,在搖號的同時,實行優秀教師輪崗制,同時加大基礎教育的投入,這些都是需要長遠謀劃的,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只是,家長們等不起,也賭不起,還會繼續焦慮下去。

相關閱讀:

西安教育批評:為了孩子上學,我可能要放棄西安戶口

西安教育批評:憑什麼家長要忍受這麼貴的幼兒園?

西安有兩種學校,一種是五大名校,一種是擴張的五大名校

西安五大名校,憑什麼這麼有底氣?

誰的五大名校?

貞觀作者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