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這裡有一份來自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的邀請函,等您查收!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今天,我們作為南京的“推銷員”

明天,我們當好大家的“店小二”

市委書記張敬華

從長江之濱到燕山之麓

從充滿活力的長三角到潛力無限的京津冀

一路走來,我們心懷夢想、滿懷期待!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圖片攝影:張健)

今天(6月22日)下午, 南京科技創新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在致辭中說,這次首都之行,我們踏著科技創新的時代鼓點,懷著合作共贏的美好願望,帶著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來到這裡,就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號召,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與各位新老朋友和創新創業人才增進友誼、擴大交流、尋求合作、共謀發展。我們擁有讓大家關注南京、選擇南京、投資南京的六個理由。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01

南京的城市特質,底蘊深厚、獨具魅力

南京山水城林一體,古今文化交融,名勝古蹟眾多,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遺產,南京雲錦、金陵刻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明城牆是世界上最長、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古城牆。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圖片攝影:黃欣)

朱自清先生在《南京》一文中寫到:“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鋪子。”發源於南京的民歌《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寫入歌劇《圖蘭朵》,享譽全球。

厚重的歷史文化基底,塑造了南京包容、開放、博愛的城市性格。現代的南京,朝氣蓬勃、美麗宜居,是國際花園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城市,連續9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02

南京的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優勢突出

南京自古以來崇文重教、人才薈萃、名家輩出,被譽為“天下文樞”。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目前,南京是我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是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市。南京擁有53所普通高校,其中12所進入國家“雙一流”行列;擁有83萬在校大學生、82位兩院院士、417名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全市人口中大學文化程度佔比,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擁有一批大院大所和120多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中國科學院有6個研究所在南京。

正在建設的“紫金山網絡通信與安全實驗室”,是我國在通信與信息領域唯一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03

南京的區位交通,濱江達海、功能完備

南京地處沿海開放帶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圖片攝影:葉序)

其中,高速路網密度全國第一,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位居全國城市前列;高鐵南京南站是華東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目前正在準備建設高鐵南京北站,屆時江蘇將形成以南京為中心的“放射狀”交通網絡;祿口國際機場是國內千萬級大型機場;南京是我國重要的航運中心、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南京港是江海轉運主樞紐港,可直通5萬噸級海輪。基於這些條件,我們佈局建設海港、空港、高鐵港三大樞紐經濟區,並形成了港產城聯動發展的態勢。

04

南京的主導產業,佈局前瞻、動能強勁

南京歷史上就是全國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也是首箇中國軟件名城,2016年被確定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我們的主導產業方向是“4+4+1”,即四大先進製造業、四大現代服務業,以及一批未來產業。這些產業當中,有的已經具備了規模優勢,形成了集聚效應,上下游產業鏈也比較完善。比如製造業方面,新型顯示、物聯網、信息通訊設備、智能電網、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等6個產業規模均超千億元,其中智能電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服務業方面,南京服務業佔比接近60%,其中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1.6%,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收入545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未來產業方面,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研究院和領軍企業,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態勢。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同時,南京聚力種好“三棵樹”,即移栽大樹、育苗造林、老樹發新芽,臺積電、阿里巴巴等世界級企業紛紛佈局南京,一批南京本土的獨角獸、瞪羚企業和上市公司持續湧現,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煥發出新的生機。

05

南京的創新政策,導向鮮明、充滿活力

南京建設創新名城,始終把營造一流創新生態擺在首要位置,形成了“2018年市委1號文件+45個配套細則”的政策體系,含金量高、針對性強、覆蓋面廣,既拿出真金白銀,更注重機制創新,其中有不少是南京獨有獨創。

比如,為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對處於初創期的科技企業,從獲利年度起三年內,為南京經濟發展所作貢獻全部獎給企業。同時成立了註冊資本50億元的創投集團,重點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

為了鼓勵企業搞研發搞創新,對通過評價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加計扣除基礎上,再給予研發投入10%的獎勵。

為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年薪50萬元以上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可以拿到相當數額的補貼;研究生、40歲以下本科學歷以及各類高技能人才,可以無條件在南京直接落戶,新就業大學生每月可以拿到600-1000元不等的住房補貼。我們還建立了社會化的人才舉薦制度,打破唯資歷、唯學歷等人才評價方式,不拘一格使用“非共識性人才”。

為了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我們以培育新型研發機構為發力點,採用混合所有制、人才團隊持大股的模式組建,實行企業化運營、市場化運作,大力孵化科技型企業。對符合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每年按績效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並在土地政策上提供最大程度支持。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今年1-5月,全市新登記科創企業1.1萬家,同比增長21%;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14萬人,同比增長50%;累計簽約新型研發機構123個,其中包括3名諾貝爾獎得主、國內外17個院士團隊;英國劍橋大學建校800多年來在海外唯一以大學冠名的科創中心也落戶南京。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年過七旬首次創業就選擇南京,成立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他稱讚“南京政策是極具前瞻性的一次創新,為產學研結合提供了全新的機制”。

06

南京的營商環境,高效便捷、接軌國際

近年來,南京秉持“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理念,大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我們有一流的服務。對大企業、好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成立專門的服務團隊,只要企業有需要,我們的服務團隊就永遠不會撤。

我們有一流的效率。“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不見面審批”可以讓你“一次不跑、事情辦好”,“預審代辦制”提供的是保姆式、高效率服務。

我們有一流的配套。整合打造15個高新園區,實行統一管理運作,確保創新有載體支撐;大力發展風投創投並提供風險補償,開展“寧科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確保創新有金融支持;建設法律服務產業園和江北法治園區,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確保創新有法治保障。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臺積電是全球集成電路領軍企業,在南京投資30億美元建設12吋晶圓廠,這是目前臺灣在大陸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一期項目從動工到投產僅用了20個月,比預定計劃提前了6個月。臺積電項目是南京優質營商環境的集中體現。可以說,無論是企業還是人才,只要來南京發展,都能夠便捷落下來、快速融進來、高效轉起來。

歡迎廣大海內外朋友匯聚南京、攜手合作

一起分享創新機遇

一起開創輝煌事業

一起成就時代夢想!

叮!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邀请函,等您查收!

據瞭解,本次推介會還推出了一批重大項目,包括南京市政府分別與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與亞信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京東集團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及總投資2291億元的65個市區重點招商項目現場簽約,其中,內資項目62個,投資總額2186.5億元,外資項目3個,投資總額16.6億美元。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叮!這裡有一份來自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的邀請函,等您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