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放思想為引領,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貿易額過貨量雙增長

近年來,綏芬河綜合保稅區不斷用解放思想這把利劍,破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解決體制機制不活、市場化程度不高、發展環境不優這些長期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積極複製推廣自貿區創新政策,努力盤活區內閒置資產,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重點圍繞國際貿易、進出口加工、物流倉儲和展示分撥產業,深入推進跨境產業鏈企業發展,努力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外經貿平臺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2017年實現貿易額24206萬美元,同比增長43.58%,過貨量實現100.457萬噸,同比增長226.08%。今年1至4月份實現貿易額8879.64萬美元,同比增長36.75%,過貨量57.779萬噸,同比增長174.64%。

以解放思想為引領,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貿易額過貨量雙增長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貿易額的增長,得益於產業定位的進一步明確和項目的拓展和突破。依託俄羅斯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水產資源,綜合保稅區以保稅加工立區,倉儲物流興區,國際貿易強區,以大貿易帶動大物流,以大物流拉動大加工,以大加工推動大發展。不斷放大和拓展政策功能,助推全市經濟發展,在國際貿易、倉儲物流、進出口加工建設上實現突破,成為吸引境內外投資的重要載體、促進加工貿易發展的“先導區”,牽動綏芬河經濟從對外貿易向落地加工轉型發展的“龍頭”。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結合自身優勢,全力推進俄羅斯食品加工、糧食加工產業做大做強。利用俄羅斯食品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逐年擴大的有利機遇,發展以俄羅斯小麥、大豆、麵粉等為原料的食品加工項目,打造中國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現有馳宇麵條、焱陽提拉米蘇、良運油脂加工、僑興公司玉米壓片和貿隆糖果加工等一批利用俄羅斯綠色原料進行深加工的項目落戶,形成了跨境綠色食品產業鏈條。今年已經回運俄羅斯糧食1.8萬噸,落地加工2000噸。

為開闢“互聯網+”、冷鏈倉儲物流等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全力推進俄羅斯海產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產業集聚,大力扶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抓住俄羅斯大力發展海洋養殖業和我市成為生鮮海產品進口岸和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口岸的有利契機,大力支持俄羅斯海產品進口加工和冷鏈倉儲物流產業發展。引進了萬泰公司投資6億元,建設集海產品倉儲、加工、電子商務、融資為一體的海產品跨境供應鏈體系。通過與俄羅斯大型漁業公司合作,把原產俄羅斯的漁業資源前置到綜保區倉儲,形成以綜保區為基地的俄羅斯海產品批發集散中心,打造中國進口俄羅斯海產品跨境產業集聚區。利用國家放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有利契機,全力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的開展,實現保稅備貨模式與線上平臺交易優勢相結合,吸引進口企業在區內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目前已有龍關通、真品會、貯和園等電子商務企業在區內註冊。

除此之外,綜合保稅區還積極發展新產業新產品,培育增長新動力新動能,大力推進酒類產業發展。利用原料進口保稅政策和加工後按產品實際狀態徵稅政策,大力推動精釀啤酒加工產業。現有商和精釀啤酒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該公司從比利時進口酒花、麥芽、酵母,在區內生產高端精釀啤酒,現已完成投資1億多元,預計8月份正式投產。該項目投產後,將形成啤酒加工示範效應,吸引更多的外國啤酒企業在區內落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