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一人入選最諷刺,三人落選最遺憾

宗廟是供奉一朝皇帝先祖及歷代帝王的地方,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為神聖的場所之一。除先祖和歷代帝王之外,每代帝王的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得到批准後也可以被供奉在宗廟內,享受至高無上的榮譽,被稱為配享宗廟。

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曹魏的宗廟早已在魏國建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立面供奉著曹節、曹騰和曹嵩。曹丕篡漢後,追尊曹操為魏武帝,廟號太祖,曹操神位進入宗廟,享受後人香火供奉。

這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一人入選最諷刺,三人落選最遺憾

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睿,為了強化曹魏統治,擴大統治基礎,著手以“配享宗廟”的方式對已經去世的宗室、功臣進行再封賞。從魏明帝開始到曹魏滅亡,先後有4批共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享受宗室功臣中的最高榮譽,這26人分別是:

宗室: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

武將:張郃、徐晃、張遼、樂進、朱靈、文聘、臧霸、李典、龐德、典韋

文臣:司馬懿、荀攸、郭嘉、程昱、桓階、陳群、鍾繇、華歆、王朗

這26人有的是曹操、曹魏時期的肱骨之臣,有的是盡忠守節而戰死沙場的良將,可以說都為曹魏的崛起、強盛做出了貢獻。但仔細品讀這26人的配享名單,有一人入選最為諷刺,另有三人落選最為遺憾。

一人入選最諷刺

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來,這份名單中混進了一個曹魏絕對的奸臣——司馬懿。司馬懿在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去世,其子司馬師為扶軍大將軍,錄尚書事,繼司馬懿後操控曹魏政權。在司馬師的建議下,司馬懿以曹魏功臣的面貌配享曹操宗廟。

這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一人入選最諷刺,三人落選最遺憾

司馬懿在嘉平元年發動高平陵事變,誅殺了曹爽一族,把持朝政,其後架空曹魏皇帝,平定王凌的叛亂,囚禁曹魏宗室於鄴,派專人監視,不准他們相互來往,曹魏皇室威嚴不復存在。雖然司馬懿在魏明帝時期為曹魏政權立下汗馬功勞,但這和司馬懿後來的所作所為相比,九牛一毛。司馬懿這樣的曹魏奸臣都能配享曹操宗廟,我估計曹操在九泉之下一定會打破司馬懿的狼頭。

三人落選最遺憾

1、于禁。于禁為何遺憾?因為和他在《三國志》中合為一傳的其他四人——張郃、徐晃、樂進、張遼都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五子良將之中,單單沒有他。更為諷刺的是,在襄樊戰役中殺身成仁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龐德竟然也得以配享。

這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一人入選最諷刺,三人落選最遺憾

于禁在投降關羽前,可以說是曹操最為信賴、器重的大將。但不能理解的是,同是面對失敗,半道投降的龐德都能夠以死明節,而號為毅重的于禁竟然投降了。所以于禁歸國後,被曹丕百般羞辱,悲憤而死。而他晚節不保,最終遺憾落選配享名單。

2、許褚。同是保鏢,幹著一模一樣的事情,領著一模一樣的薪水,為何典韋能夠配享,而許褚就被遺忘呢?典韋是正始四年第二批配享名單中的一員,那一批很多曹操時代的武將都得以入選。可能有了典韋,再塞進一個類似的許褚就顯得不合適了,想著讓許褚下一批再進。沒想成,到第三批的時候,曹魏宗親已經被斬盡殺絕了,許褚也就永遠被擱置了下來。另外,許褚的兒子許儀被鍾會所殺,也可以想象曹操貼身保鏢許褚在司馬氏眼中的地位有多麼低了。

這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一人入選最諷刺,三人落選最遺憾

3、荀彧。要論文臣之中,誰對曹操的貢獻最大?荀彧當之無愧。荀彧是曹操崛起時期最為重要的內政管理人員,正因為有他留守後方,曹操才得以放心的領軍在外作戰。本來曹操和荀彧可以成為劉備和諸葛亮那樣的組合,但曹操和荀彧在政治理想上有著本質的衝突,所以在曹操想要稱魏王的時候,兩人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荀令君得到曹操賜給的空盒後,自殺而亡。所以在曹魏看來,荀彧不是魏臣,在司馬氏看來,荀彧的政治理想和他們也不一樣,所以荀彧只能遺憾落選。

這26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一人入選最諷刺,三人落選最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