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美麗萍鄉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文 | 劉國民

朋友說張佳坊雜溪的玉皇山好玩,我跟隨去了。汽車開到坪村時便闖進了雲山霧海,左邊是聳立的高山,右邊是深不見底,神秘莫測的峽谷,山道彎彎,汽車像一條游龍,穿雲破霧,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搖頭擺尾。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當這條游龍從雲端降落在江下村的瞿田峽時,懸著的那顆心也跟隨落地了,踏實了。下車的第一感覺是天低了許多,峽谷上空,白霧茫茫,兩岸翠竹清新,農舍依山錯落,河水清澈見底。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河床上的鵝卵石經歷數千年的河水沖刷,稜角全無,圓渾光滑,顯得很有世故,河岸上的餐風飲露,披雪蓋霜,修成憨實敦厚,儘管風格迥異,都是大山的忠實子民。河水從遠古流來,不知流過多少歲月,依然活力十足,一路歡奔,不捨晝夜,兼收幷蓄,風雨兼程,嘩嘩啦啦地擠向明月湖,蓄勢待發,去謀一個更遠的前程。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在瞿田峽漂流的起點,停泊著幾處竹筏,眼下冬季,不是漂流的季節,那些穿紅帶綠的山外來客,還是踏上竹筏,手拿竹篙,躍躍欲試竹排水中流,青山兩岸走的愜意和快感。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深山農舍的雄雞有些懶惰,中午時分才喚出暖融融的太陽。我們來到雜溪村時,天空變高了,變藍了,四周明朗,高山腰間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山腰以上雲霧繚繞,象一個夢幻世界。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山腰以下,清淅明朗,生機盎然,田野裡有哞哞的牛叫,樹枝上有吱吱的鳥鳴,村莊有汪汪的犬吠,農舍有咕咕的雞啼,迷茫的雲霧中走出了一個紅塵世界,煙火人間。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玉皇山下,兩棵鴛鴦紅豆杉在此站立等候了千年。何謂鴛鴦紅豆杉?村民告訴我,一棵每年結果,另一棵不結果,實為雌雄二樹,且兩樹的樹根緊緊連在一起,兩樹之間有一根碗口粗的雞血藤牽作“紅娘”,故稱之為鴛鴦紅豆杉。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在紅豆杉的旁邊,有一間矮小粗糙的福主祠,當地村民把這兩棵樹當作神靈一樣看待,每逢節日,必來祭祀,祈求平安。夜深人靜時,村裡相愛的少男少女,還會偷偷跑到鴛鴦紅豆杉下,祈求他們的愛情會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我久久凝視這兩棵鴛鴦紅豆杉,只見它們根部相連,腰部相牽,首部相倚,卿卿我我,一站千年,由此心生景仰。對美好愛情的憧憬,亙古有之,陰陽相吸,自然天成,不論文明與蠻荒,不論富貴與貧窮,不論都市與鄉村。前方的玉皇山依舊披掛著白霧的輕紗,沿著石頭鋪成的山間小道拾級而上,拜山而行,走過大片梯田,穿過大片楓林,越過大片竹海,來到了玉皇宮。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玉皇宮有些簡陋,在一個近似敗落的土築側殿中,看到了幾塊殘碑斷碣,我扒開覆蓋的塵埃,感受到了歷史的厚實與蒼涼,觸摸到了傳承的經絡和脈搏。據歷史記載,玉皇山玉皇宮始建於唐貞觀五年(631),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海橫流,裹挾無數文人騷客至此,販夫走卒來朝。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有人躲避紅塵,修身養性,選此成佛成仙;有人尋覓清靜,挑燈夜讀,伺機謀取功名。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探尋地形地貌,流連於此,嘖嘖稱讚:“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玉皇山”。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1927年9月偉人領導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崗山,這裡是第一驛站。後來王、肖等屯兵玉皇山,紅軍依大山為屏障,以大霧作掩護,神出鬼沒,讓敵人聞風喪膽。

萍鄉這座山了不起,快來為它點贊!

紅軍長征後,陳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登臨玉皇山巔,放眼蒼山雲海,奮筆疾書,欣然賦詩,大顯英雄豪邁,特抒人文情懷,詩云:“久仰玉皇山,今日得賞玩,古神特別多,顯靈在人間。”從玉皇宮出來,對面的山頂依然雲遮霧罩,白潔飄渺,神奇壯觀,像阿拉伯少女的面紗,使人聯想,讓人遐思,撩人情懷。我環顧四周,仰觀宇宙,此處四季皆有景,移步可成詩。春聽嫩芽拱土拔節;夏觀梯田重重疊疊;秋賞楓葉紅豔爛漫;冬看竹海波濤洶湧。人道是:吳楚有名山,鎖在雲霧間,等閒尋不見,看山須進山。此言實也。

萍鄉日報

美麗萍鄉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