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塊鏈:Algorand顛覆傳統區塊鏈?

今年年初的時候,專員在各種渠道看到了圖靈

,也就Algorand的推廣以及私募,剛看到的時候我也特別詫異,因為當初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也是因為他的paper才去瞭解他的,並且那個時候,挺周圍的幾個專門做共識的同事提到,其實本身這個東西還是並沒有完善,沒有學術上的完備理論性證明,聽說也改了很多版,而最讓整個區塊鏈界感到震動的其實就是下圖的這個人,

Algorand的核心開發人員----Silvio Micali,

他還有一個title,“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的獲得者,而且整個項目也是號稱是MIT(麻省理工學院)孵化的區塊鏈產品。

學區塊鏈:Algorand顛覆傳統區塊鏈?

所以因為這個核心的開發者以及MIT的背景,可謂在這個行業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很多人因為這個背景就覺得這個項目不得了,很少去關注本身這個項目給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改變。當然很多人也認為,Algorand或許真的會成為一個顛覆現有區塊鏈行業的一個新興產品。

而今天我也會從我自己的理解來跟大家大致講一下,到底Algorand是個什麼玩意兒。

首先專員想說的是,Algorand不僅僅是一種共識算法,他其實更多的算得上的是一種加密機制,他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在一分鐘內能快算確認交易。

而在整個加密機制當中,他們提到的一個最核心的,也就是BA的拜占庭協議,這種協議的特性也就是能夠擴展許多用戶,並且是沒有分叉的可能性,何為拜占庭協議,專員在之前介紹PBFT的時候已經講得比較詳細啦,還不能的童鞋可以回過頭去看看之前將PBFT的兩篇文章,這樣也就可以理解為何沒有分叉的可能性了啦。但是其實整個算法的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關鍵技術可驗證的隨機函數(VRFs),以私人和非交互方式隨機選擇用戶。

何為VRFs?其實或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或者說難以理解,我覺得就是一個隨機和偽隨機的區別而已,其實在我們日常的編程中,我們經常會用到一些random函數,但是其實從真正的意義上來講,這種隨機的函數不是完全的隨機函數,他是一種偽隨機的函數,追根溯源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言探尋。

而在VRFs,他需要做到真正的隨機,不可預測,其次他需要做到所有節點可驗證,也就是可重現的一種手段。

簡單的來講,

舉個例子,每個節點再每一輪交易中通過VRFs選擇部分節點進行共識,而這些選出來的節點不能被提前預測,但是每個節點必須又是每一輪的隨機選擇都是一致的。

我們可以想象,假如說,我們通過上個區塊的hash中作為隨機種子,進行一個選擇,雖然這樣每個節點VRFs選擇出來的節點的確是一致的,但是在下一輪節點交易進行共識之前,已經可以算出下一輪進行共識的節點,這樣的話,整個黑客的攻擊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導致整個網絡的不穩定性大大的增強了。

在這裡,專員也想插一嘴,可能大家都會了解本體在前段時間提出了一個VBFT的共識算法,並且進行工程上的實現,雖然他的核心思想也是按照Algorand這種思路進行的,但是從部分的源碼中我看到,可能還是有可預測共識節點的問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了整個網絡的魯棒性。

但是不得不說,從技術角度來將,

Algorand的思想的確整個解決現階段POW,POS的效率的問題,通過完全隨機可驗證的模式選擇部分節點進行共識,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說道這裡,專員岔開一句,其實歸根到底,其實你可以發現EOS的DPOS也好,Algorand也好,他們都在通過同一個思路去解決一個共識效率的問題,也就是通過某種手段選擇出部分節點,進行一個全網的共識。

因此其實,作為專員一個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

我覺得不管怎麼樣,Algorand也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去解決一些個共識效率的問題,而這個方案,不止可以用到公鏈,更加可以用到聯盟鏈的領域提解決PBFT的網絡的共識壓力。感興趣的同學完全可以去讀一下他們的Paper,我也會持續跟進並且跟你們進行分享。

其實說到這裡,我覺得我把現階段的共識算法都講了一遍,如果說大家還有新的想了解的共識算法也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研究。接下來我也會講一些區塊鏈其他的組成模塊,幫忙大家更好的瞭解整個區塊鏈技術,也能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一些區塊鏈項目。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評論區與專員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