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规范化 居民在社区享受六大类服务

回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问:出台这部党内法规的初衷是什么?

答:《规定》的出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

《规定》的出台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外来人口大量、持续、快速流入,“两新”组织迅速发展,大量人口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社会形态越来越多地呈现扁平化特征,迫切需要系统集成基层有效创新,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历经多次论证,集成百步亭、江欣苑等成功经验

问:《规定》出台经历怎样的过程?

答:2017年5月,党中央决定在武汉等7个城市开展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工作。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先后两次专题研究试点工作,确定将制定《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作为试点法规项目。

起草工作专班反复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先后赴多地学习考察,深入街道社区调研座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规定》先后4轮征求了各区、市直各部门以及市委法律顾问、党建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论证分析,反复修改完善。在起草过程中,中办法规局、省委办公厅给予了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起草工作专班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市委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深入推进“1+10”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同时也集成了一些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的创新经验。比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开创“三方联动”机制,凝聚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力量,使各利益方真正“拧成一股绳”,有效破解难题;汉阳区江欣苑社区针对“城中村”治理难题,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走出引领群众、造福群众的新路径;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的成功经验等。

创新“1314”治理体系,集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问:《规定》集成了武汉市基层治理实践经验,其创新亮点有哪些?

答:从整体架构上看,《规定》可以形象地概括为“1314”。第一个“1”,就是建强一个基层党组织;“3”就是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效路径;第二个“1”,就是打造一套全面、精准、精细的信息化社区服务体系;“4”,就是建立“工作力量全进入、群众需求全收集、分类分级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的“四全”服务机制。

《规定》赋予了社区大党委新的定位,通过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共同组成社区大党委。过去尽管也做了这方面的探索,但主要是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没有实体运作,效果并不理想。这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社区大党委为区域性党组织,通过实体运作,进一步强化其在区域中的“轴心”地位,有利于其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统筹协调作用。

《规定》还提出了培育引进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引进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服务群众,社区党组织从“服务供给者”转变为“服务引领者”。

此外,《规定》还提出了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制定区域化党建“三个清单”、推行社区治理积分管理、建立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效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力图破解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领域的一些瓶颈问题。

居民可享受更优质的社区服务

问:《规定》出台后,居民将在社区享受到哪些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