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注:此文發表於2016年春節,圖片拍攝:宋朝峰)大年初二,看到很多華縣人在朋友圈曬出去外地看廟會,旅遊的圖片,長長的車隊密集的人流到處可見。為什麼不在華縣境內四處走走,華縣不缺美景古蹟,每一處古蹟都是華縣幾百上千年曆史的見證。今天,我們去看看赤水“橋上橋”的近況。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橋上橋,又名赤水橋,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縣赤水鎮西的赤水河上,是渭南市和華縣的分界橋。下橋始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後因洪沙擁塞橋孔,遂於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橋上疊建一橋。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橋上橋為古代雙重石橋,即赤水橋上橋。橋為東西走向,橋面寬5米,長70米。橋身全部以花崗石條砌築,下橋為7孔拱形石橋,上橋為9孔拱形石橋,在第2孔至第8孔橋拱上方正中,各有一個石雕龍頭,橋北有石雕龍尾。

橋上不時有行人和車輛通過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河水從中間的底層橋洞通過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底橋上凝固的泥沙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橋洞上雕刻有圖案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逼真的排水龍頭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殘缺的龍尾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不知名的小樹訴說著古橋的蒼涼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華縣境內已很難看到如此寬闊的渭河支流水面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這樣的橋面我們還要踩多久

華州“橋上橋”現狀(圖集)

據當地縣誌記載:古長安至潼關一線上僅次於灞河的第二條較大河流為赤水河,此一線作為三秦要道的官道,在清朝以前過赤水河的是一座木質結構橋,到清初改建為九孔大石橋。至清嘉慶年間,河身漸高,橋眼壅塞,水難暢流,以致堤岸屢決,淹沒良田無數。清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橋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橋,始形成兩橋疊壓之勢。下橋至今約300餘年,上橋至今約百餘年。我國現有公路橋樑57萬座,但像赤水河的橋上橋,兩橋相疊為世人服務數百年之後又雙雙露面的情況極為罕見。是研究橋樑建築史和環境變遷的不可多得的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