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约车的盛行,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网约车的增加,出租车变的越来越少。

前不久,滴滴跨界做外卖,美团插足打车界,二者之间的争夺一时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更令人震惊的是,专注于做地图的高德突然放出大招:正式进军顺风车业务,并且承诺永远不抽取用户一分钱的提成,完全免费,为了公益。一时间,网约车市场群雄并起。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就在高德上线顺风车,美团收购摩拜,网约车大战如火如荼,各行都想布局分一杯羹的当口,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退车潮"也在进一步发酵。

南京出租车司机纷纷"离职",大量出租车集体停运退租,中央北路附近摆满了出租车,一片狼藉。在雨花台停车场全部被退租停运的出租车停满,代表出租车资格的车顶已经全被拆除。在浦口、尧化门、铜井、周岗、岱山也到处停放着大量退租车,为了掩人耳目,出租车公司甚至将退租车全部用黑布遮盖。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有报道称,南京超过3000辆出租车已退租,也就是说每四辆出租车中就有一辆出租车退租。但是面对如此多的出租车司机退租,出租车公司并没有想到任何办法改变现状,而是采取降低份子钱来拉拢,份子钱由原来的7200元调整至4900元之后,但是出租车司机仍不买账。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开出租车心理压力很大,每天一睁眼就欠钱,不停的在挣钱还债,一天都不敢休息,后来退租之后开起了网约车,如今每个月差不多有1.2万~1.5万的纯收入。因此,在美团的补贴和高德地图的福利衬托下,出租车公司用降低份子钱来挽留,似乎显得太没"诚意"。

为什么出租车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呢?实际上,自从网约车异军突起之后,出租车市场就一直在压缩,除了南京之外,深圳、天津、江西等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先后都曾掀起过退车热潮。出租车,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时代发出最后的哀嚎。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说到出租车,最开始出现是在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汽车租赁业萎缩,有些驾驶员在既无营业点又无车行的情形中,自身在车站或旅游点招揽乘客,出现招手要车的方式,而采用这种揽活方式的车辆在当时被称为"野鸡车"。当时一家叫中国祥生公司的出租车公司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一个时代的名片。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在民国年间的出租车司机,也是向现在一样需要交份子钱。例如祥生汽车公司的司机每天要将一半的营业收入上缴给公司。不过,更多车行采用的是给司机发工资的形式,所有的营业收入全部归公司所有。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后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野鸡车"成为面的,也就是人们说的黄大发。之后一段时间,出租车被全面禁止,到了1992年,民间资本涌入,司机可以找出租车公司购车,营业收入全部归自己所有,只需要按月上缴一定的管理费,出租车行业正式开始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别了,出租车!中国30年罕见大变局,这些行业或受重创

从黄包车再到黄大发,中国出租车行业的兴衰见证了中国100多年来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里,传统的出租车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如今政府严格控制着牌照资源,出租车正处于一车难求的紧张状态,司机在包车的时候需要考虑份子钱、维修费、保险费等,因此为了承包到一辆出租车,司机往往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就算承包到了,摆在眼前的也是奔波劳累,随着网约车的出现,很多出租车司机纷纷"跳槽"。

究竟是谁杀死了出租车?其实,曾经汽车出现时马车的境遇可以看到,在如今这个时代,服务和技术无法跟上节奏的时候,命运只有一个:被时代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