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雙面膠》中,如果胡麗娟的嘴巴甜點,會哄老太太一點,她的人生結局會有改變嗎?

明月小漁

城市中產家庭與農村家庭的聯姻,婚姻矛盾的根源在於三觀不合,不在於個人性格的強弱。

即便海清飾演的女主角向農村婆婆示弱,依舊解決不了消費觀和生活觀的差距問題。

《雙面膠》改編自作家六六的小說,講述了一個農村鳳凰男與上海獨生女的婚姻故事。

故事並不是胡編的,而是取材於現實事件,只不過現實裡的故事是老婆被農村出生的丈夫打死了,而農村的婆婆就是幫兇和導火線。

鳳凰男在父母眼裡都是非常優秀的,女人對自家兒子只有倒貼才配得上。

而農村的老人的思想觀念又狹隘,過慣了苦日子,來到上海這種大城市,對於上海人的消費觀自然是難以接受,所以上海媳婦覺得很正常的日常消費,農村婆婆也會覺得她是浪費、不會過日子。

婆媳的代溝,即便同是上海人也會有,何況還是一個農村、一個大城市的。

而農村出生的鳳凰男,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去了城市裡的老婆,在城市裡站穩了腳跟,但是他受父母影響,在觀念上總會把孝順放在第一位,甚至會有戀母情節,所以出現婆媳矛盾,他的第一反應是找媳婦的麻煩。

父母有事沒事總來插一腳的婚姻生活,怎麼可能幸福。

過日子是沒法委曲求全的,是不能為了避免衝突而對矛盾採取迴避的,被壓抑的火山總會有一天爆發。

所以如果不是農村婆婆最後死了,這鳳凰男和城市小公主的婚姻也遲早要被耗死。

電視劇總是被現實要美好的,農村婆婆與城市媳婦的矛盾,電視劇裡可以通過婆婆去世而化解,而現實不鬧得妻離子散是不會罷休的。


影迷也瘋狂

如果胡麗娟的嘴巴甜點,結局也不會改變。這不是媳婦討不討喜的問題,是原生家庭三觀的問題,是新時代與舊時代思想的問題,是女權和男權的問題。

我最初看《雙面膠》的時候剛結婚,這部片子對當時我的思想衝擊很大,當時我婆婆就很不喜歡這部片子,我當時也暗想婆婆就是劇中婆婆這種人,但我們那個時候沒有住一起,矛盾還沒有爆發。經歷了這麼多年,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再來看這部片子,覺得真的太現實了。這是人性的撞擊。

在劇中,胡麗娟是典型的城市女青年,能幹獨立,在父母寵愛下長大,對愛情、婚姻的想法很簡單。男主李亞平,是典型的鳳凰男,讀書出來留在城市工作。在那個年代,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完全就是鯉魚躍龍門的大事,光宗耀祖。在沒出過門,沒見過世面的父母眼中,這樣的兒子就是人中之龍,優秀的一塌糊塗,任何女人都是配不上的。在這種父母眼中,兒子太優秀了,只能是女人倒貼。然而現實是,這樣的男人在農村確實優秀,到了城市其實就很一般了,男人自己心裡是很清楚的,要在城市紮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追求城市女人。在劇中,男主的房子也是女主孃家出了大部分錢才付的首付,基本房子算是女方買的。


一開始,女主男主的婚姻生活相處愉快,融洽。但是男主父母來後,不同的三觀開始了碰撞。特別是婆婆,見不得媳婦花錢大手大腳,見不得媳婦不做家務,見不得媳婦和兒子親親我我……一堆的見不得。這裡除了三觀還有個問題,就是中國式家長,對子女的控制慾,對成年子女毫無界限感。用觀眾視角看,人家兩口子怎麼過日子,管你老人家屁事,這也見不得那也見不得,你走了不要看就行了。

男主李亞平是在傳統思想家庭長大的,有些傳統落後的思想(比如男權思想)其實早已烙印在他心裡,即使上了大學見了世面,也不能改變本質。在與胡麗娟相愛的時候,愛情的甜蜜讓他暫時忘卻了,當愛情慢慢淡下去,父母到來後,深埋在內心的男權思想又慢慢爬了出來。在老婆與母親產生矛盾的時候,完全不用考慮對錯就直接站到母親一方,在他心目中母親做什麼都是對的,反而是老婆需要調教。一開始是和稀泥,還能勸勸老婆,到了後來就是和老婆爭吵,最後更是大打出手。從來沒有去考慮過為什麼會有矛盾?矛盾是什麼?怎麼解決矛盾?反正都是老婆不對。



這部片子是改編自六六的小說,小說中的結局是悲劇。而六六是根據現實原型寫的小說,現實中的人物更加悲劇。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男走出大山,走出農村到城市發展,安家。與城市女結合的小家庭越來越多,矛盾的出現也變的普遍,所以這部電視劇引起了很大的共鳴。

雖然時代發展了,但是根深蒂固的觀念進步緩慢,所謂的門當戶對很重要,三觀契合才能長久相處。婆媳矛盾千年難解,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分開居住,實在沒條件,那還是不結婚的好啊!


薪qianc

不會。根源的價值觀都不同,嘴甜也改變不了矛盾的本質,何況她跟李亞平本身也有隱患不合,衝突爆發出來遲早的事兒。

像胡麗娟也認為,她跟李亞平父母的矛盾只是暫時的,是因為生活的差異、地域的差異,等他們走了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迴歸正軌,所以一直忍受著。

但她錯了,先是找了個外強中乾的老公,再有個根本不把她放眼裡的婆婆,從一開始把李亞平他父母從老家接過來時,就沒遂李亞平他孃的意!

接下來的日子,而且按胡麗娟的性格和李亞平的“孝順”,又怎麼可能順利?!

所以,你看李亞平她娘全然不顧別人,先把家裡的裝修大變樣,再到後來胡麗娟生了孩子,婆婆偷到她的母乳,就為了讓孩子疏遠她,甚至孩子剛說話,就教說“媽媽是個惡女人壞女人!”是你能忍?!



其實電視劇還給了一個看似“圓滿”的結局,李亞平打胡麗娟,卻被婆婆止住,不料婆婆病重去世,李亞平和胡麗娟重歸於好。要我說,就衝李亞平敢動手打老婆,悲劇也免不了!

小說的結局還更來得慘烈,胡麗娟說出離婚的氣話,在婆婆的吶喊助攻聲中,直接被打死了!(小說有真實的原型)

這部電視劇集中表現的家庭、婚姻、婆媳之間的矛盾,不得不說給了我們許多反思。

*圖片來源《雙面膠》劇照


甜甜圈伐木累

雙面膠當年播放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孩子,如今也是一個孩子。回憶這個電視劇有一個片段我印象特別深刻,男主的母親過來個兒子媳婦一起住,早上起來打掃衛生,翻兒子房間垃圾,看見避孕套,一臉不高興,還嘴裡嘀咕。在女主強勢表示事業上升不想現在生孩子,而男主卻在賓館用美色誘女主不避孕,而後懷上孩子。雙面膠裡的男主明顯就是媽寶男,在女主與他母親之間的矛盾,躲避,不理解,其實沒有看出男主有多愛女主,而女主性格與男主母親本身不合,就算女主嘴甜能哄著男主母親,也不見得能多討男主母親的喜歡!我沒有看到結局,但是看樓上回答的,心裡挺難過的,以為女主的結局會更好點!


涼涼夏祭秋

說說我的一個朋友吧。當初她家很有錢,對男朋友家各種倒貼,還未婚同居了,後來爸爸生意破產了,被公公把所有的東西從窗戶扔出來。

後來婆家城中村改建分了兩套,準公公更是不准她進門。

男友人很好,可是窩囊,比較懶,一直對她很好,這是她堅持下來的唯一理由。

幾年過去了,男友家除了兩套房子還是一貧如洗,因為男的比較懶,在二線城市一個月也就三四千的混日子。

準公公沒辦法,同意他們結婚,女的不願意了,準公公就說另一套房子給他們做婚房,女的就懷孕了。準公公又反悔了,孩子出生了,於是四世同堂住在一起。婚後公公也是不開心就罵人,朋友想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老公一直現在自己這邊。於是給公公買禮物,各種嘴甜,可是公公一點改變都沒有。

朋友說不覺得這樣挺好,直到有一天,朋友家裡也拆遷了,她爸爸分了點錢給她,她義無反顧地貸款買房搬出去了。

其實有時候真的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觀念不同,很難調和。我朋友還算幸運,之前他老公一直和她同心,否則就是胡麗娟的下場,要麼離婚,要麼忍受的痛苦過下去。


快樂子梓愛小牛

看完《雙面膠》這個電視劇,我印象最深就是兒子不回來,全家肉都沒得吃,胡麗娟吃點肉,老太太還得數著吃了幾塊,多吃幾塊就好像把家吃垮了一樣。還有離婚也可以分一半的錢,你說是你家的,憑證呢!去打官司也不怕,你出錢是你女兒要硬貼我兒子,我家不出錢就能討到媳婦,你家出了錢還賠了女兒,哪個值錢哪個不值錢一眼就能看的出來。瞧瞧,這像是有良心的人說的話嗎?有良心的人會心存感激,會加倍對媳婦好,老太太卻認為是你女兒不值錢,倒貼。現實生活中不缺少這樣的人,遇到這樣的人誰還能嘴甜的起來,就算一開始哄老太太高興,老太太本來就是沒什麼良心的人,嘴甜點就可以讓老太太真心對你好?她只會覺得你好欺負,變本加厲,到最後落得什麼都沒有的下場。


我我我我我我9


從當年電視劇《雙面膠》呈現看,是個沒有如果的局面。

亞平雙面膠著——直男加媽寶,極端型高敏人格,這是改變不了的根深蒂固。天生格局和尷尬處境不是誰幾句話可以扭轉的關鍵點,處處人性。
婆婆雙面作祟——用金星的話講"還兩幅面孔",一面柔弱一面霸道。窮沒啥刁就不好了,物質匱乏思想踏實照樣為人敬仰。己所不欲己所欲的皆施於人,這不僅是用價值觀和城鄉差距可以一概而括的問題了,涉及道德底線了。赤裸裸宮鬥逼宮戲,事不大不罷休。
麗娟雙面矛盾——刀子嘴豆腐心,強勢的外表下是一顆軟弱心,逞口舌刺痛脆弱神經,逢心軟然踏破自我底線。
用網絡話語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曾仕強教授曾說古代"孝"後面是沒有"順"字的,否則近乎"愚",因為"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之所以人間"正道"是滄桑,有時是自古禮儀之邦有太多等級輩分特權。

家不是個講道理的地方,但家也絕對不是個可以不講道理只講"先來後到"或"後來居上"的地方。家庭是最複雜的社交場,不委屈退讓也不睚眥必報,不卑不亢堅持底線也是蠻難的。想說一個屋簷下互相忍耐是家常便飯,傷我利益我退三尺,你莫進三尺,亦算和諧,這是最後底線。



洛洛文化

這個真的不是嘴巴甜不甜就能解決的問題啊。嘴巴甜是能減少矛盾,但不能完全根除矛盾,畢竟兩代人觀念差太多,且三觀還那麼的不同。舉3個例子,看看再說。

1.老太太一到兒子家,就更改傢俱擺位,換桌布換沙發套。不把自己當外人,沒有一點邊界意識。

2.胡麗娟帶老太太去逛街,老太太嫌棄這貴那貴不讓買,吃頓飯都捨不得花錢非得去吃麵,明明自己肚子餓了,還把麵條扒拉給兒子說自己不餓。而胡麗娟平時買衣服回去也問東問西的,嫌棄貴。

3.老太太看不慣胡麗娟不做家務,也看不慣胡麗娟支使自己的兒子,甚至於還一邊洗碗一邊嘲諷胡麗娟,想把她們那邊男人不做家務,男人是天的大男子主義思想灌輸給胡麗娟。而胡麗娟是上海小女人,在她家都是她爸爸做家務伺候她媽媽。她也是嬌生慣養長大的。不可能接受這種思想。因為思想差距太大,天天生活在一起,不產生矛盾實在是不可能。畢竟,看不慣的地方太多了。一開始胡麗娟和老太太都盡力的想把關係處好,並都做了很大的讓步。但對方一次次的來侵略你的生活,無底線的妥協、退讓實在是不可能,畢竟已經退無可退。

所以,這真的不是嘴甜不嘴甜的簡單問題了。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不同婆婆生活在一起。胡麗娟的婆婆沒來前,小兩口的生活簡直不要太美好。而婆婆來了簡直是一團亂。其中,婆婆離開過一段時間,兩人的生活又再次迴歸平靜,過得有滋有味。我一直奉行的是,千萬不要跟老人一起住,胡麗娟這是一個案例。而我自己也是。生活習慣被打亂,隱私被侵略,甚至買個東西都問東問西,想把自己如何勤儉持家的思想強迫的灌輸給你。買個五十元的化妝品都嫌貴,說什麼自己啥都不用皮膚還這麼好之類的。兒子懶不做家務,不教育兒子,叫你多擔待點之類的。還反問你,是希望你老公多掙錢還是多做家務呢?好吧,就你兒子金貴,只用上班就好。實在是太多了,數不過來。後來,結婚搬出去了,日子才好過起來。

天天上班很累,回家本來就想休息想放鬆,還要天天看著婆婆在你面前給你添堵,實在是,寧願離婚單身,都不想受這個罪啊!

現在一段時間回去看婆婆一次,每次都有說有笑的,關係不要太好。

婆婆和兒媳婦是天敵,其實,只是源於把兩者放在了一起。當然,也有和婆婆相處得比較好的,主要是婆婆沒那麼事兒多,媳婦也比較能容忍。或者某一邊超級強勢,另一邊又比較軟弱,被欺負了都不吭聲。不過,社會都這麼開明瞭,這種姑娘也很難找了吧。

所以,這個真的沒那麼簡單,不是單純嘴甜不甜的問題。


唯愛不可辜負

雙面膠有原型的,原型的胡麗鵑被丈夫打死了。

小說結局:老公打老婆,婆婆助攻,老婆死。

電視劇結局:老公打老婆,被婆婆拉住。婆婆病重去世,小倆口重歸於好。

不管結局是哪一個,男女雙方家庭都毀了。

婆婆傳統思想嚴重,倆人結婚後,家裡就來了很多老鄉住下不肯走了,晚上喝酒吵架不斷!男豬腳還有一個初中輟學的弟弟。婆婆便提出,希望已經倒貼婚房的上海丈人丈母孃能出錢給他弟弟買婚房!吳麗君生了個女兒,婆家嫌棄生女兒沒用……即使胡麗娟的嘴巴甜點,會哄老太太一點,她的人生結局也不會改變。


青檸不萌

在電視劇出來的前兩年,我就看了這本書。當時自己才20歲,在書店打暑假工,心情複雜又迫不及待的看完了全書。不想結婚,拒絕和婆婆相處的念想就紮根了。

先說說女主角胡麗娟(以下用娟代替)的人物個性及農村婆婆的個性。娟是個上海小資女,父母是典型的上海人,用娟自己的話說,那個弄堂裡上海人骨子裡的嬌縱和計較她是極煩的。在當時弄堂裡的閨女都嫁老外嫁大款的情況下,她選了一個東北男人李亞平(以下稱亞平),她喜歡他的高大帥氣,有男人味,有安全感,帶出去備有面兒。亞平這個男人,性格和外在形象都是挺好的,又是搞技術的,挺靠譜。至少在婆婆來之前是這樣的,對娟兒又貼心又浪漫。從談戀愛到結婚,兩個人都是琴瑟和絃,男才女貌的一對璧人。娟在出版社工作,是個獨立有想法的現代女性,生活中,該浪費的浪費,該浪漫的浪漫。雖然剛結婚,又有房貸,但是兩個人都有收入,不會降低生活質量。其實娟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多數剛成家的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無可厚非。再說婆婆,婆婆首先是個勤儉持家一輩子的地道東北老太太,然後是個十足的媽寶媽,世界上的男人他兒子最優秀沒有之一。在她眼裡,兒媳就是為他兒子服務的,得像奶牛一樣,吃進去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當然這些都是我的個人觀後感)。

回到主題,若娟嘴甜一點,會哄老太太一點,她的人生結局會有改變麼?我覺得難,其實娟一開始也是想做個好兒媳的,在婆婆要上來前,各種用心的準備,可婆婆一來就各種嘰嘰歪歪,各種勤儉持家的理論。灌輸女人就得以男人為天,女人就不應該享受生活,女人就應該吃都少幹得多,巴拉巴拉~說真是,這種拎不清的老婆婆,我是想直接哄出門去的,但娟都忍了,且大多數時間都不計較,性格已經很好,被婆婆訓話,後面又一口一個媽的叫著沒有怨氣。婆婆太過得寸進尺,要房子是我孃家出資買的,我會在入住前就給老太太提個醒,讓她知道誰是這個家的女主人。但也得分人,這個老太太就是拎不清的人,覺得這個房子和這個兒媳都是她兒子養著的,就都得她做主。所以不是說娟一味的討好她,她就會讓步,娟就會有更好生活。她是想掌控這個家,包括家裡的每一個人。像娟這樣的現在現代女性,誰又是提線木偶呢? 結個婚,自己出錢買的房子,最後還得過著被婆婆約束的苦哈哈的日子,憑什麼?

再說說這個男主亞平,書名雙面膠,想表明的是他的兩頭難,但全書下來,最想揍的就是他。愚孝是他最大的特質。最初他是想極力維護好婆媳關係的平衡,可後面隨著婆媳關係的惡化,他就站出來幫著婆婆,維護著他孝子的形象,一味的要求,懇求,祈求娟要讓著婆婆,要理解婆婆的含辛茹苦。我想說她含辛茹苦養大的是她兒子,不是兒媳。亞平的偏向,導致了婆婆的高漲氣焰,更加肆無忌憚,當然這個婆婆從始至終都沒有顧及兒媳感受,一直把兒媳當外人。兒子不在家就不做菜,兒媳就得吃剩菜,兒媳多吃一口肉都讓老太太都心疼得要命,看到這個環節時,真是氣急敗壞的想罵人,感情別人家的閨女就是吃草喝水長大的?這樣的老太太能因為兒媳的嘴甜點就會對兒媳好麼?可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