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本文无图

2012年元月,在南美如火如荼举办的dakar拉力赛至比赛中期时间时,美国车手罗比戈登被要求重新车检,原因是他的赛车涉嫌非法改装;在随后进行的临时车检中,罗比戈登的赛车被查出其安装的自动充放气系统连接到发动机进气部分,组委会认为这会产生类式涡轮增压的效果,而这“明显”违背了比赛的规则,因此罗比戈登的成绩被取消。

Robby gordo 随即进行申诉,但在其后长达数月才颁布的结果中,仲裁机构维持了原判,美国佬败诉。

厂商车队作为越野拉力赛中最耀眼的部分,一直代表着国际大赛的最高水平,这点首以三菱、大众、标致为基准,群龙无首的年代就是mini 坐王;作为一个赛事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厂商队有着最多的投入、最强的阵容、无论是dakar还是国际汽联的世界杯一直如此。

厂商的重金投入对于比赛的意义非同寻常;无论是提升比赛的整体水平、传播影响还是由此衍生的商业价值,厂商队对于举办方和组委会来说都是关系重大。

因为任何一个高级别的赛事要想成功举办、持续举办,仅仅靠报名费是没法支撑下去的,大赛组委会如果想持续并且不断提升水平的延续,就必须有更多的商业价值产生和被投入。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只依靠自己就做到完美商业化运作的赛事凤毛麟角,即便是dakar、wrc、F1也不能独善其身;也正因此,作为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路径,厂商队的辐射资源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除了厂商级别之外,其它任何级别的车队都无法达到这个效果。

任何赛事的主办方和组委会——无论是世界级还是国内的,它的影响力和投入与主机厂相比仍然相去甚远,也正因如此,赛事的举办方对于厂商队的态度从来都是不言自明;赛事举办方的目的很明确,如果能借助于厂商队的庞大传播渠道来提升自己的赛事影响力从而增加相应产品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

在中国虽然厂商还没有能力去研发代表最高水准的赛车,但保持投入最大的群体称号毋庸置疑;而对于中国的赛车界来说,能够有厂商队的加入是一件太重要的事情;也正因此,厂商队的利益从来都是被呵护有加;这就是大投入换来的大回报,而作为重要的回报之一,成绩自然是不能被置之度外的。

但robby gordon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

厂商队的投入虽然巨大;但相对于个人财富的比值来说——尤其是国内赛事这几年发展的速度,让任何想在赛道里跟上队伍的车手都不得不紧咬牙关的投入;这些资金的绝对数额虽然和厂商相比略显羞涩,但仍然会是巨大的数字。

想有个放手一搏的成绩,一场比赛没有个三五百万的车加上几十一百万的费用担待不下来的,一年几场比赛堆砌出来的粮草高度绝非小数。

而这些钱不会出在别人的羊毛上。

汽车赛事就是大笔投入的赛事,这场游戏的核心早已不是艰苦奋斗;投入越多者获得就越多,这就是比赛,也是每个参赛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你忽略了它,它也不会在乎你。

以前的赛事凭借个人努力还可以在营地里诉苦每天吃灰太多,现在的比赛是你不加大投入连吃灰的资格都没有;等轮到你在赛道里蹒跚而行时,前车掀起的尘埃早已散尽,给你留下的是无尽的蓝天白云静待你孤心悦目。

三年前在塔城的环塔一幕仍然历历;僵局损害的始终都是赛事本身的利益,而更加受害的是赛事的追随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个依附都没了,投入和努力的价值何在 ?

这个道理虽然人人都懂,但却并非人人可以做到,但切记,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