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果樹施肥澆水管理

1、氮肥的施用時間

一般生產者認為:“氮肥在春季施用可以對當年的開花、結果有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氮一般以硝態氮和銨態氮兩種形式為有效狀態,果樹吸收利用後,將這兩種有效態氮轉變成硝態氮,再轉化成二氧化氮,與碳水化合物結合生成氨基酸,貯存於樹體內。這一轉化過程的時間,雖然尚不明確,但肯定是需要較長時間的,而不是在短時間(速效)內能完成的。所以說,春季施用氮肥,對當年的開花結果和花芽分化無效。

科學的觀點:氮肥最好是秋施,也就是果樹落葉前施用。

2、施肥的深度

一般生產者認為:“肥料應深施,以防止流失”。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精」果樹施肥澆水管理

對果樹施肥後,許多溶於水的礦質元素如鈣、鉀等,都易隨灌水而產生滲漏,灌一次水,向土壤深層滲一定的深度,灌水次數越多,滲漏的也越重。傳統的施肥深度一般在40~50釐米,施肥後隨著灌水次數的增加而滲漏嚴重,肥料利用率極低。

科學的觀點:無論是施基肥還是施追肥,都應考慮淺層根系的作用,施肥深度應在地表下10~20釐米之間。

3、劃鋤的深度

一般生產者認為:“劃鋤應該深一點,以增加保墒效果並抑制雜草”。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日本的果樹專家冢一幸認為“果樹的深層根系起著固定樹體,決定長勢的作用;淺層根系起著決定花芽分化和果品質量的作用”。為了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品質量,必須保護果樹地面下10~20釐米的根系。

科學的觀點:對清耕制果園劃鋤時,只需劃破土壤的表皮,切斷土壤的毛細管即可。日本的生草制果園多年不劃鋤、不耕刨,有機質含量在2~3%左右,連年豐產。

4、灌水的方式

水是果樹生長的重要因子。水分過多或不足,不僅影響當年的果實產量與品質,也影響果樹的結果狀態,甚至會影響果樹的壽命,縮短其結果年限。

果樹需水規律

按照抗旱能力和需水量不同,可將果樹分為3類:

①抗旱力強的品種,如桃、杏、石榴、棗、無花果、核桃、鳳梨等。

②抗旱力中等的品種,如蘋果、梨、柿、櫻桃、李、梅、柑桔等。

③抗旱力弱的品種,如香蕉、枇杷、楊梅等。

果樹需要水分,但並不是水分越多越好。有時果樹適度的缺水還能促進果樹根系往深處扎,抑制果樹的枝葉生長,減少剪枝量,並使果樹儘早進入花芽分化階段,使果樹早結果,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及品質等。

一般生產者普遍採用大水漫灌。這個方法是錯誤的。

「精」果樹施肥澆水管理

大水漫灌後,淺層土壤中的部分梨樹鬚根會缺氧,而造成死亡,並且板結土壤。

科學的觀點:提倡採用滴灌或滲灌,不僅有利於樹體發育,而且還節水、省工、省時,減少病害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