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協同發展先行示範 “京東明珠”熠熠生輝

三河:协同发展先行示范 “京东明珠”熠熠生辉

三河市地處北京和天津之間,且與北京僅一河之隔。為著力推動協同發展,全方位對接融入京津,三河市對標即將出臺的《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規劃》,抓緊對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修編,在服從服務、主動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強交通對接,實現融合發展;加強產業對接,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公共服務對接,實現協同發展。

交通對接——拉大框架,發揮交通先行引領作用

每天一大早,家住三河市燕郊的李豔隴就會從小區門口乘公交車出門,中間換乘地鐵,不堵車的話一個多小時就能到達位於北京市的單位,而像她一樣每天往返燕郊與北京的“上班族”大約有幾十萬人。

今年2月5日,燕郊直達北京通州潞城地鐵站的893路、894路公交車正式開通,實現了“公交+地鐵”地面公交服務,讓每天往返北京的上班族拍手稱快。

三河市因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近年來,在與京津交通全面對接、同城發展的大背景下,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輕軌、幹線公路全面發力,三河市與城市副中心對接工作呈現出全方位、高層次、立體化的發展趨勢,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據勾學利介紹,軌道交通平谷線工程是北京市第一條跨省軌道交通工程,對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三河境內長約22.3公里,起自潮白河,沿京秦高速過齊心莊轉北至冀京界。三河境內設車站3座,分別為燕順路站、燕郊北站和齊心莊站,計劃2021年開通運營。京唐城際鐵路工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項目,也是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完成《燕郊段市政道路立交方案》和《鄉村道路立交協議》等初設要件籤批工作,初設方案已上報待批。

三河:协同发展先行示范 “京东明珠”熠熠生辉

入駐百世金谷燕郊國際產業基地的河北秦漢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三河市委宣傳部 供圖

產業對接——創新驅動,承接北京高端產業疏解

在位於三河市燕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盈時集團百世金谷燕郊國際產業基地,一棟棟赭石色的辦公樓顯得深沉而氣派,一座抽象的雕塑為園區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

目前,開發區正在積極推進的重點項目主要有:中國中冶集團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其中作為總部基地項目的中冶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已完成註冊;北京有研總院燕郊產業基地項目、超星數字圖書館項目等正在建設;河北旅遊投資集團燕郊現代服務產業園正在與中關村軟件園洽談整體託管運營合作事宜,產業園已建成26棟樓宇,中關村軟件園將採取帶土移植模式,重點發展大智移雲、智慧健康、數字創意、科技孵化等產業。

“燕郊開發區的成立,就是依託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初期就形成了‘創造挖掘優勢、依靠整體引進、優化軟硬環境、建設京東硅谷’的發展思路,北京一直是我區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和投資來源地。建區以來,累計引進各類項目投資總規模超過1500億元,來自於北京的項目約佔全區投資的三分之一,主要包括部委央企投資項目或基地、成長於中關村的科技型企業生產製造板塊或非核心業務、民營企業、部分外資製造業等。”李建生說。

三河市積極引導企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外溢,打造創新發展的新高地。全力打造具有創新要素及軟實力的企業,加快構建以文化創意、眾創空間、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為主要內容的新“4+6”現代產業體系。積極落實“退二優二”“退二進三”戰略,加快宏達軋鋼等四家“騰籠換鳥”試點,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高端服務業、高科技農業“四高產業”。按照“三去一降一補”的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積極加快各類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引導過剩產能淘汰,加大“散亂汙”企業治理,推進域內企業的轉型發展和高端發展。

三河:协同发展先行示范 “京东明珠”熠熠生辉

公共服務對接——全面融合,提高百姓幸福指數

三河市作為“首都東大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中,擁有著極其便利的“地緣優勢”。近年來,該市積極承接教育、醫療、金融等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建設教育、醫療、金融三個“微中心”,推進養老、社保跨區域政策銜接。

據瞭解,三河市還以合作共建、建設分院分校等形式,承接京津優質醫療和教育資源。深化與京津在信息交流、文化旅遊、金融合作、治安防控等方面的合作對接,不斷提高三河市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強化與京津在大氣汙染防治、河道水汙染治理等方面的緊密對接,完善跨區域生態環保聯防聯治機制,抓好環首都生態保護綠帶建設,推動“平薊三”(北京平谷區、天津薊縣、廊坊三河市)京津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加快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