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 圖文部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老款CC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之車,價格便宜,20幾萬就能買到一個帶無框邊門、360度無死角美的新車,當年同級別不二之選。

它之所以能持續暢銷,當然還在於實用性。雖然是無框邊門,但好歹有4個門,而且跟B6邁騰、神車R36一個平臺,雖然空間在同級別佔不到什麼優勢,但也不至於寒磣。

騷氣與實用同時並存,價格也不貴,再加上大眾金字招牌,以及那些年狂吹的TSI➕DSG黃金動力組合,大眾CC不熱銷就奇怪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後來新款大眾CC出來後,大家紛紛吐槽,為啥要把一臺如此騷氣的CC加上套娃外觀?

因為新款CC市場反饋相當一般,反而讓二手老款CC小漲了一波。

之前老款CC一直加價,新款CC反倒還有優惠,足見兩者的市場待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老款CC在二手車市場一直熱度不減,價格絕大部分維持在11~18萬之間。根據車況和年份,在區間內上下浮動。

這個預算如果買新車,最多也就買個緊湊型車。但買二手車,級別一下就跳到B➕級的CC了。

在當年,CC可不是跟雅閣、邁騰爭奪B級車市場的。有很多人是直接拿CC跟奧迪A4L、寶馬3系放一塊比較的。

CC的價格看似和它們不存在競爭關係,但別忘了,CC一直在加價,而寶馬3系和奧迪A4L雖然大部分指導價都在30萬級別,不過它們普遍都有幾萬的優惠,指導價一加一減,因此價格反而差不多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今天來的這位車主,其實之前就跟我認識。去年我做途觀那期節目時,這哥們通過微博聯繫上了我,原來是想把他的10年手動寶來賣給我。

這哥們的寶來,剛做完全車油漆,成色看起來相當不錯。也沒有大事故,但細看之下,還是有挺多小瑕疵的。

重點是公里數不對,當時表上大概只有9萬多,但實際里程,我結合保養記錄和內飾磨損推算,至少在20萬➕公里以上。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因此我當時沒要,這哥們之前並不知道車子調錶了,花鄉車商給他出價4萬,他覺得不太滿意,結果沒想到我要都沒要,於是準備回頭再去找那個車商。

因為感念這哥們低價出給我的情意,結果我卻沒要,我自己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因此我當時給他出主意,我說你現在回頭去找那車商,他肯定會砍你價格,因為他出價當時你沒賣,之後回頭找他,肯定是問了一圈都沒人能出到更高。

他若不砍價,天理何在?

所以哪怕要回頭去找他,也最好是不要特別著急,最好是找他談,但別當場交易,而是留個聯繫方式,等著他之後聯繫你。實在要當場交易,話術重點也應該是“別家有人能給我4.X,你看你這邊最高能給多少?”

最好的辦法是不去找他,而是拿他的價格去別家再問,如果有人想要,說不定還能加點錢。

這哥們相當機智,領悟力十分驚人。再次來到花鄉之後,門口有黃牛攔著他簡單看了看車,看完問價,這哥們兒十分機智,說跟裡面某某商戶都談好了,4萬3,今天就過戶,一手交錢一手交車,說完轉身要走。

那黃牛急了,直接說你別進去了,我再給你加1000,咱們現在就手拉手去過戶。

一臺20多萬公里的手動寶來,我都沒要的情況下,這哥們愣是生生多賣出4000塊,而且是面對職業車商的情況下,操作絕對堪稱牛逼。

當然了,別以為那黃牛傻,那黃牛過戶當天就把車給賣了,4.9萬把車批發到了東北,直接賺了5000塊。

那哥們說,他估計4.9萬買走的那哥們也有可能是個車販子。東北是一汽所在地,對大眾相當認可。10年手動寶來,即使公里數多了,但因為成色不錯,在那邊妥妥地能賣到5萬多,反正很多人買二手車根本不關注車況,看成色很新就直接買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接著說回這臺大眾CC,這哥們把寶來賣了之後,馬上找我準備淘個CC,預算大概15萬左右。

但因為那會兒我忙著拍節目,確實沒空,耽誤了幾天,結果這哥們在我沒找到之前,自己就已經找到了。

2013年1月上牌,6萬公里,2.0T頂配至尊版,新車指導價30.28萬,原車主當年加價1萬,再加上購置稅保險,落地差不多35萬左右。他買到手的價格是16.5萬。

因為吸取了寶來調錶的教訓,這一次他極為重視里程數,只看市面上里程數最少的車,當時是在一個二手車平臺找到的這車。他從網上約了個評估師,付了點佣金幫他把關車輛,之後成功繞開了平臺,跟車主單獨私下見面交易,繞開了平臺的服務費,差不多五六千塊。

作為一個絲毫不懂二手車的小白,他的賣車買車之旅居然一點虧都沒吃,堪稱教科書的表演了。智商和膽略確實相當之高,不服不行。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說回這臺CC,倒不是說16.5萬買到13年CC有多撿漏,而是在他當時的條件下,能以這價格買到已經算相當不錯了,因為車主當時死咬住必須17萬,平臺還有五六千的手續費。

重點是這價格買到的CC,車況已經算相當不錯了。外觀內飾成色都相當之好,只有左右兩個翼子板略微有色差,他本人完全看不出來。

前槓有過拆裝和噴漆,能從縫隙裡的殘漆看出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翼子板和機蓋重新噴漆的證據,其實都在邊緣,只要足夠仔細都能看出來。

當時看他車的時候,其實我都沒帶漆膜儀,但通過用手摸、眼睛看邊緣還是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螺絲的拆裝痕跡很明顯,進一步驗證了我的判斷。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機蓋子噴漆的證據,其實當時並不算太明顯,因為做漆質量高,表面都看不出有磨砂和顆粒狀粉塵。

只是在機蓋前方有個小凹陷,通過裡面的油漆能看出斷層,並且有明顯新舊不一之狀,進一步坐實了機蓋做過油漆的證據。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黑色橡膠件是找做漆證據的最好助手,只要夠仔細,很多都能看出來。

一圈看下來,憑藉肉眼我判斷,這車只有前槓、左右前翼子板有過拆裝噴漆,機蓋僅噴漆,左後門有過拆卸,其他金屬面都是原廠漆。因此直接可以排除事故車了。(後來查看記錄發現左前門也做過漆,但漆膜儀的數據顯示左前門正常,因此這個真是說不好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左後門有過拆卸,卻沒有噴過漆。這一點讓我一度很是費解,除非是更換了一個拆車件的門,否則就算從原廠發來一個新門,也得重新打磨噴漆,因為原廠過來的門子,是不帶油漆的,這是基本常識。

據原車主說這是因為CC玻璃膠條漏水,因此更換了全套的橡膠,對於這個解釋,我有點將信將疑,雖然CC玻璃有漏水的通病,但更換膠條犯不著必須拆車門。

不過確實是沒找到左後門做漆的證據,後來用漆膜儀也測不出來。只能將謎底留住了,不過二手車的秘密多了去了,只要骨架沒事就好了,如果必須要把所有可疑之處一一弄清楚,那市面上百分之90的車都沒法買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打開機艙後,雖然能立刻看出來這車沒啥事故,但其實細節之處狀況不少。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左右翼子板螺絲拆動過,中網塑料螺絲也拆過,映證了之前說的前槓拆過的說法。中網可能換過。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但這車事故也僅限於前槓拆裝更換,未傷及骨架,水箱框架都完全沒動過的痕跡,就連鎖釦都還是原廠狀態,如果前端有重大事故,鎖釦必然不保。

而這臺CC的鎖釦,原廠漆線都還在。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透過塑料網罩,能看出來懸架螺絲有過拆卸痕跡,並且原廠的漆線痕跡也不對,一看懸架就動過。

CC的避震其實做工質量都不錯,這才5年的時間,里程數也少,照理來說是不需要更換的。但CC其實有個通病,是軸承異響,很多都會通過更換懸架來解決。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因為磕上了馬路牙子,把懸架給撞歪了。總之傷筋動骨的事故是的確沒有,這就夠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從懸架下方的螺絲也能看出來懸架有沒有換過,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技巧,只是CC的懸架螺絲不好拍出來,所以就沒法展示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剎車盤邊緣凹槽非常淺,符合6萬公里的車況。剎車片像是新換的,目前還很厚,不猛踩剎車造、正常開法的話,至少還可以跑個幾萬公里。

剎車盤盤槽裡也沒有什麼劃傷,有些車的剎車盤裡卡進了很多泥沙,會在剎車盤裡留下一圈一圈的剎車槽,這會讓剎車性能下降,輕則需要光剎車盤,重則需要更換。

大家買車的時候,其實可以留心看一看。畢竟都是成本,能省點是點。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機器我們都很熟悉了,大眾經典EA888機頭,2.0T動力,200匹馬力,280NM扭矩,搭配一臺6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比起CC的1.8T➕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數據上雖然沒強悍多少,但懂行的就知道,6速溼式雙離合比7速乾式可靠太多,因此市面上的2.0T版本CC比1.8T版本CC要值錢多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德國車的毛病,相對還是不少的。大眾因為保有量大,大家對它的毛病幾乎耳熟能詳了。

不過二手車一車一況,維護得好、里程保真、全程店保的車,市場上一車難求。雖然大家都知道大眾愛鬧毛病,怎奈何市場銷量就是熱門,也是無奈。

燒機油、漏機油、油氣分離器故障、正時鏈條跳齒等等等等,EA888的機油加註口橡膠也比較愛滲漏,最好隔幾萬公里就換一次,成本也不高,就幾十塊錢。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這個橡膠還是能隔絕不少泥沙灰塵的,如果不換,這個位置也會有機油會滲出來。

如果你的EA888本身不漏機油,但因為這個部位滲出來,結果弄得發動機到處都是油汙,到時候你說不漏都沒人信。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機器本身並無拆卸,原廠油漆漆線都在。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機器本身絲毫不漏油,這一點真是非常難得了。

看大眾機器漏不漏油,其實看氣門室蓋沒用,因為幾乎所有的二手車車商都會把那兒刷得乾乾淨淨。

其實重點應該是看發動機下沿和內側,那些非常隱秘的部位,犄角旮旯之處,除非是把機子全部卸下來,把發動機附件都拆了重洗,否則絕對能看出來。但這樣工程量太大了,沒人會這麼幹。

而發動機犄角旮旯、彎彎角角之處太多了,刷子夠不進去,而藥水也不可能完全洗淨,只要關注細節,就一定能看出端倪。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油氣分離器故障是造成EA888燒機油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油氣分離不徹底,導致混有機油蒸汽的混合氣通過真空管重新被吸入進氣歧管,氣缸,因為燃燒不充分又被排到了排氣管,導致管口焦黑如炭。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這臺CC也不例外,雖然才不過5年車齡,僅僅跑了6萬多公里,但菊花就已經黝黑如炭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雙出的排氣管口,一個黑炭多,一個裡面都生鏽了。也是一大奇觀。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12年10月26日出廠的正時鏈條蓋,屬於EA888的二代產品,存在正時鏈條跳齒的幾率。

原廠其實已經有相應的升級產品,更換一套大概只需要2000左右。

總之德系車毛病的確是不少,但幸好不像部分國產車,毛病都不固定,一百臺車有一百種不同的毛病,那就尷尬了。比如比亞迪F3。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其實買二手車的時候,發動機吊耳也可以瞅瞅。凡是要整個抬出發動機,除了機腳螺絲要動之外,吊耳也是必然會接觸的一個地方。

尤其有些直接用金屬鉤掛吊耳的行為,會直接把上面弄出磨損痕跡。這些都是細節,可以給到一定參考價值。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皮帶的磨損可以通過背面觀察,如果裡面已經老化斷裂,那就必須要重新更換了。這個可以在買車的時候注意下,整備好了可以避免半路拋錨。

再不濟也能找個理由砍點價。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發動機細節處,螺絲真心沒動過啥。在我見過的大眾EA888的機頭裡,這臺車的狀態已經算已經非常好的了。

換做別的車,表面早就油糊糊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臺大眾CC的底盤竟然也乾爽如斯。

發動機變速箱連接處、油底殼、半軸等等最易漏油之處,全都紋絲不動,原廠漆線都在。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密封膠全部原廠,螺絲也沒有拆動痕跡。可以確定沒有拆開過,也就排除了機器大修過的可能性。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從膠套的老化程度,能看出來一臺車跑得勤不勤,造得狠不狠。

很顯然,這臺車用得還是很愛惜的。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各種組件都有條不紊,規矩,俗稱“底盤比較整”。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底盤下方唯一漏油的地方,是渦輪。這個也算是大眾CC孃胎裡帶來的毛病了,基本十臺CC,9臺這個地方都漏,剩下那個可能被車主整備好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總而言之,這臺CC的底盤狀況,在同類型二手車裡已經算相當不錯的標準了。可能沒怎麼鑑定過二手車的朋友,沒有多大概念。

多接觸幾臺你就明白了,懂行的都懂。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買二手CC,除了更推薦2.0版本之外,還有一個地方要注意,那就是配置差別。

以這臺12款2.0T頂配至尊版為例,對比次頂配豪華版,僅僅4個配置有差異。而其中GPS和單碟DVD是隨意可以在汽配城加裝的,真假難辨。

能夠有效識別的配置裡,僅僅只有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和自適應巡航。有挺多賣家在賣CC時,經常會把豪華版當至尊版賣。

因為豪華版配置也相當豐富,各種裝逼配置一應俱全,讓人很容易誤以為是頂配,有時候賣家自己看得都暈菜,倒不一定是故意欺騙。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車道偏離預警和自適應巡航系統,可以通過大屏幕給調出來。左側下方按鍵也能看出來。

雖然豪華版和至尊版,在二手車上沒差幾個錢,但把豪華版當至尊版買了,感覺肯定不會好受。對吧?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CC頂配的配置真心很高,丹拿音響絕對可以吹牛逼了。

畢竟是跟布加迪同一個牌子的音響,不吹一波實在是有點難受了。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不過12款CC相對10、11款也有一個小小的減配,以前在石英鐘的左右側,有兩個隱藏杯架,設計跟保時捷有點類似。但12款很明顯給悄悄減配了。

實在是很難理解廠家的這種縮水行為,減配掉這個,能省幾塊錢啊?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說實話,2.0T的CC內飾配色,我個人反倒覺得最低配至尊版的好看。黑色翻毛皮材質,比這個黃色的皮子好看多了。

但雙色車型一般都顯得上檔次,尤其是白外黃內這種搭配。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記錄也全盤調出來了,從首保一直持續到2017年8月27日,當時的里程數是4.3萬公里,目前一年還沒過去,里程數大概是6.5萬公里,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當然了,雙離合車型完全不用擔心調錶問題,去4S店查查變速箱裡程就行了。只是要注意一個技巧,一般有的4S店不太愛幫忙查,你最好編個理由去,比如變速箱壞了,想查查看看,那他們就會幫你查了。畢竟修理變速箱是個大活兒,能掙不少錢。你懂的。

記錄裡有幾個事情,其實不太靠譜,比如說這車換過“翼子板縱粱”,我敢打百分百的保票,絕對沒有換過。至於記錄裡為什麼會有這條?

這就不好說了,我以前遇到過很多二手車,都是記錄裡很難看,但實車真的很棒。你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有可能是為了騙保吧。

然後第二個比較奇怪的地方是,記錄裡說這車前門噴過漆,但我後來用漆膜儀測了,也是在原廠範圍之內,門子也沒有拆裝,周邊也沒有做漆痕跡,最關鍵是油漆做得再牛逼,跟原廠漆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色差。但這個門子真是半點色差都沒有。

記錄總歸是記錄,還是以實車為準吧。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20萬公里調錶車,轉身多賣了4000,賣家用了啥套路?

關於這臺車,車主作為一個完全不懂車的小白,卻在賣車和買車過程中不但沒吃虧,而且還佔了不少便宜,確實是挺機智的。

不過各位在買車的時候,還是以車況為第一要務吧,畢竟有時候套路里還有套路,你以為你佔了便宜了,其實賣家看著你離去的背影時,說不定嘴角也在掛著微笑。

太過於看重價格,或者說一定要買一個比全網最低價還要低的二手車,基本是凶多吉少。

其實從這哥們兒賣寶來的經歷就能看出,有時候收車不在於你收得有多低,而是在於你將來有沒有本事把它賣出去。

比如他賣這臺寶來的時候,一開始花鄉有車商給他4萬,後來另外一個車商給了他4.4萬,然而這車商轉眼就把寶來以4.9萬的價格批售給了東北車商,這東北車商開回東北去賣,肯定還能賣得更高。

所以市面上所謂的“收車公式”完全就是扯犢子,也完全沒有所謂的“收車價”“ 賣車價”,覺得合適就收,覺得不合適就不收就行,其實人人在交易中都是收車人。只是你收了車之後,有沒有本事能把它快速賣出去而已。

你可以是任何人的上家,也可以是任何人的下家。其實很多商家都是高收高賣,低收低賣,僅此而已。

好了,關於CC和二手車交易的事情基本說到這兒就差不多了,本期《套路人心》是我策劃已久的一個新節目,希望能讓大家喜歡。我們在這個節目裡,就是充當一個記錄者,真實客觀地去記錄一些二手車交易中的套路,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希望大家能理性客觀地看待這一切吧,我始終堅信一句話,越透明的市場,才會有越多參與者,大家的交易環境也才會更好。

希望這個節目沒有傷害到別人,如果有,那我也無能為力了。

因為是第一期節目,製作可能還不夠精良,也請各位客官姥爺多擔待。同時也希望大家在後臺踴躍留言,分享出你的套路或者被套路的故事,說不定下期主角就是你了。

好了,本期的《套路人心》就到這裡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賤!

~~~~~~~~~~~~~~~~~~~~~~~~~~~~~~~~~~~~~~~~~~~~~~~~~~~~~

微博:二手車知識大講堂

知乎:帥得不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