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猴橋原稱古永(勇),位於騰衝縣西北中緬邊境一線。這裡地介我國西南邊防重鎮騰衝與緬北經濟文化中心密支那之間,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南方絲綢之路從保山經騰衝前往緬甸、印度的主要通道之一。據地方史料記載,從元代設置古勇縣開始,為抵禦外來侵擾,確保邊境地區的安寧和當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歷代地方官府都在這裡屯駐軍隊,守禦防範,先後修建了大量的邊境關隘和碉樓哨卡等防禦設施。其中包括:明朝初年平滇後設置的騰衝四大古關之一——古勇關;明末平緬戰爭後雲南巡撫陳用賓修建的古勇隘膽扎、三岔河、猴橋三大隘口;清朝道光初年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江外野夷(古代對今緬北克欽族和國內景頗族的篾稱)侵擾而擴建的古勇隘十七碉;光緒初年滇西回漢戰爭後騰越同知陳宗海復建的古勇隘十九卡地和民國初年雲南陸軍第二師長李根源處理騰越起義事宜後改設的古勇練二十六卡等。這些關隘碉卡,多分佈在古永壩子外圍接近中緬邊境的檳榔江流域一帶。北起膽扎村北狼牙山,南至猴橋鎮與盈江縣支那鄉交界的永興(古奔麻)村新塘河口。在該區域內,已知的關隘設施共有20餘處。但因處地偏僻,調查保護困難,在民國後期廢棄以來的數十年時間裡,或因附近村寨設施擴張發展被佔用拆除,或因長期無人管理維修而被樹木荊棘所淹沒。為了全面弄清這些碉卡的分佈和保存情況,為日後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依據,在近年來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市縣文物部門多次組織力量深入實地進行了系統的尋訪調查。調查結果,目前尚有遺蹟可尋的碉卡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十一處:

木埡口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鎮膽扎村北3千米的大坡腳木埡口路邊臺地上,主要控制自古永壩子往北經輪馬、膽扎,翻中緬邊界狼牙山前往緬北小茶山一帶的古道交通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防境外野夷(今緬北克欽族)入境搶劫,於此建石碉一座,為時設古勇隘十七碉之一,由當地民人輪流駐守。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復建邊防設施時,改稱“木埡口卡”,派練丁10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雲南陸軍第二師師長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設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5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碉卡隨之廢棄。卡址地理座標:東經98°14′37.7″、北緯25°29′48.9″,海拔高程1994米。建設格局為單一石碉,依地形坐東向西,以原生巨石為基礎修建成長方形,側臨路一面設有一門。基址東西長8米,南北寬5米,面積40平方米。碉卡於1995年被當地村寨拆去修築附近樹抱河水壩,現存部分臺基石腳。

三岔河卡(碉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鎮輪馬村西6千米檳榔江上游的三岔河臺地上,以地處大岔河、膽扎河、輪馬河交匯處得名,主要控制自古永壩子往北經輪馬過檳榔江,翻中緬邊界美古卡埡口前往緬北小茶山、密支那等地的古道交通要隘。古道最早形成於漢晉時期,唐宋以來長期沿用不衰。明末劉綎、鄧子龍徵緬戰爭後,雲南巡撫陳用賓為強化邊防,曾於過江要口上築關設防,作為時設古永隘的主要隘口之一。據方誌記載,其地“舊有弩練防隘,因年久,弩練被漢奸盤削,將口糧田典賣逃散”。清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境外野夷(今緬北克欽族)入境搶劫,將其擴建為碉、堡合一的大型防禦設施,時稱“三岔河碉”,徵派練丁三十一名長期耕食駐守。清末回漢戰爭後,騰越廳同知陳宗海整治恢復地方秩序,又於光緒五年(1879)捐資約請邊防委員郝映奎復設邊境關卡,改稱“三岔河卡”,派駐練丁12名守護。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5名駐守。1942年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碉堡隨之廢棄。碉堡地理座標:東經98°13′19.5″、北緯25°25′59.0″,海拔高程1829米。建設格局為碉、堡合一,內建石樓為碉,外築石牆為堡。其中,內碉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被當地村寨拆去建橋,外堡也有多戶傈僳族遷入居住。實地調查,外堡坐西向東,依地形設計成長方形,北、南、西三面有江水和田地相隔,東面頻臨檳榔江渡口通道,設一門以控行人。堡址東西寬60米、南北長127米,面積7620平方米。堡牆用條石支砌,沙灰勾縫,高2.4米、厚1.2米,牆體整體構造結實堅固。現堡牆除局部被住戶拆成通道外,大多保存完整,尚可窺見當年宏大的規模氣勢。

美古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鎮輪馬村三岔河西北約15千米的中緬邊界狼牙山美古卡埡口上,以地處檳榔江支流美古河源頭而得名。主要控制從三岔河向西北上狼牙山,經美古卡埡口前往緬北密支那等地的古道出境要隘。清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整邊防設施時增建,為時設古永隘十九卡地之一,派練丁18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被裁編併入三岔河卡,之後不再復設。關卡地理座標:東經98°08′54.3″、北緯25°31′26.2″,海拔高程2723米。實地調查,關卡依山勢設在埡口北側的臺地上,座北向南俯控東西走向的邊境古道。臺基用毛石築成長方形,面積20餘平方米。由於廢棄時間長,基上建築早已不存,現在基址上立有騰衝中緬邊界南2號界樁。

棕包河卡(得勝碉)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鎮猴橋村南7千米檳榔江東岸臺地上,以地處檳榔江支流棕包河口而得名。主要控制古永壩子向西經茶花塘過檳榔江,上中緬邊界狼牙山黑泥塘埡口,前往緬北甘拜地、密支那等地的古道過江要隘。其地原有藤索吊橋一座,清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境外野夷入境搶劫,於橋頭修築碉堡一座,取名“得勝碉”,歸古永隘管轄,設練丁31名駐守。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改稱“棕包河卡”,為古永隘十九卡地之一,派練丁12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設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丁4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瀑發後,屯練解散,碉堡隨之廢棄。碉堡依地形坐東向西,臨江而建。地理座標:東經98°11′12.0″、北緯25°20′31.4″,海拔高程1569米。建設格局為碉、堡合一。其中,外堡用毛石支砌成不規則長方形,牆體高2米、厚1米,上設馬面、射孔等防禦設施,佔地面積1877平方米。內碉位於堡內北牆中間,為一方形石樓,均以條石支砌。高5.8米、底寬5.65米,外三面分設鬥狀射孔。內面中央設一門,有吊橋與地面相連。門額嵌 “得勝碉”匾額一方,石碉頂部設有垛堞,四角各有一柱孔,估計當時曾在其上蓋有屋頂。整個碉堡按古代軍事城堡的規範建設,具有很強的防禦功能。碉堡之前原有吊橋於1945年中印公路建成後廢棄,現存鑿孔懸掛橋鏈的巨石3個。由於檳榔江電站建設需要,碉堡已於近期整體搬遷到原址上方的山腰上重建。

葫蘆口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村南約9千米的檳榔江河谷上,北距得勝碉約2千米。因兩岸地勢狹窄兇險,形如葫蘆口而得名。主要控制由古永經茶花塘往西過檳榔江,上中緬邊界黑泥塘埡口前往緬甸甘拜地、密支那的古道過江要隘。其地原有簡易藤橋一座,清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於橋頭東側山上新建卡房一座,稱“葫蘆口卡”,派練丁6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5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關卡也隨之廢棄。實地調查,卡址地處檳榔江東岸小山上,西距葫蘆口約60米。地理座標:東經98°10′52.0″、北緯25°19′47.0″,海拔高程1560米。由於近期修建電站公路,卡房遺址已被推平。僅存有近人在原藤橋基礎上改建的一座簡易鋼架木板橋。橋高約10米、跨徑13.5米、面寬0.85米,由於墩高橋窄,僅可供人和小型牲畜通過。由於檳榔江電站建設的需要,該處關卡在經文物部門實地測繪收集相關資料後,已於近期被電站水庫所淹沒。

子控塘卡(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村南約12千米檳榔江東岸的子控塘緩坡上,北距葫蘆口卡約3千米。主要控制由古永壩子經茶花塘往西南過檳榔江,上中緬邊界黑泥塘埡口前往緬甸甘拜地、密支那的古道支線過江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境外野夷入境搶劫而建,為時設古永隘十七碉卡之一,派練丁22名駐守。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改稱“子控塘卡”,派練丁12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設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5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堡卡也隨之廢棄。堡卡依地形坐東向西,俯控山腳的檳榔江渡口。建築格局為單一石堡,無內碉。地理座標:東經98°11′52.1″、北緯25°17′53.0″,海拔高程1524米。平面形狀上窄下寬略近鬥形,東西最大縱距69米,南北最大橫距51米,總面積2860米。堡牆利用周邊5個高於地表的巨石以石牆連接而成,牆高2.4米、厚1米,總長222.8米。堡牆北側設有一門,以多級臺階與外界相通。堡內原設有操場、兵房等設施,後因有傈僳族山民遷入居住被改建,僅存部分臺基、石腳等遺蹟。由於檳榔江電站建設的需要,該處堡址在經文物部門實地測繪收集相關資料後,已於近期被電站水庫所淹沒。

栗子園卡(碉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村南約15千米的的檳榔江東岸臺地上。北距子控塘卡約3千米。主要控制盈江縣支那鄉北部龍塘山一帶山寨過江進入古永壩子的通行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江外野夷入境搶劫而建,為時設古永隘十七碉之一,派練丁31名駐守。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改稱“栗子園卡”,派練丁12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3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碉堡隨之廢棄。碉堡地理座標:東經98°12′20.0″、北緯25°17′11.0″,海拔高程1517米。堡址依地形坐東向西,後三面靠山,前俯檳榔江渡口,建築格局為碉、堡合一。基址平面呈梯形,東西最大縱距108米,南北最大橫距98米,總面積7300餘平方米。其中,外堡利用周邊天然巨石以石牆連接而成,牆高2米,厚0.7米,總長340米,臨江一面設有一門;主碉位於堡門南側,以條石砌成方形,殘高2.4米,壁厚0.7米,佔地31.4平方米。碉壁上可見部分鬥狀射擊孔。由於廢棄後長期有傈僳族山民遷入居住,原有的兵房、操場等設施多被改建,僅存部分基址和臺階。由於檳榔江電站建設需要,堡內原住傈僳山民已全部遷往古永壩子居住,堡址在經文物部門實地測繪收集相關資料後,已於近期被電站水庫所淹沒。

虎跳石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村南18千米檳榔江河谷鎖口上,北距栗子園碉約3千米。這裡兩岸地勢狹窄,江心又有一巨石突兀而起,將江水一分為二,形成令人眩目的激流深淵。民間相傳,早年曾有老虎利用江中巨石跳躍過江,故稱“虎跳石”。據史載,其地原有簡易藤橋一座,扼控盈江支那鄉北部山寨經長坡埡口過江進入古永壩子的小路通行要隘。清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江外野夷過江搶劫,於橋頭建石碉一座,派當地花水村民輪流駐守,後在鹹同回漢戰爭中被毀。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改設為虎跳石卡,重建卡房一座,派練丁14名駐守。民國元年李根源整治邊防時,關卡被裁撤,橋轉為民間管理使用。實地調查,卡址地理座標:東經98°12′20.6″、北緯25°16′30.4″,海拔高程1507米。建設格局為橋、卡合一。其中,關卡依東岸崖壁建一石房,東西長9米,南北寬3米,面積27平方米。今房架已不存,但石牆仍在。橋為三墩兩孔,原以藤索在兩岸及江心巨石上鉚孔懸吊而成,現改為鋼纜懸吊。橋東段長13米、寬0.8米,西段長18米、寬0.8米,總長36米,高於江面8米。吊橋地處險灘,結構簡陋,人行其上,左右晃盪,十分驚險。由於檳榔江電站建設需要,卡址在經文物部門實地測繪收集相關資料後,已於近期被電站水庫所淹沒。

9

熊腳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村南22千米檳榔江東岸熊腳山上,屬檳榔江東岸二級臺地。山樑走勢東高西低。站在山上既可俯瞰腳下的檳榔江渡口,又可遠望西岸老長坡上的各個路口,主要控制由盈江支那鄉北部各山寨地經老長坡埡口渡江進入古永壩子的小路通行要隘。清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增設為古永隘十九卡之一,派練丁10名駐守。 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設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丁4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關卡隨之廢棄。地理座標:東經98°12′39.1″、北緯25°15′25.8″,海拔高程1660米。實地調查得知,卡址原有一房,建於熊腳山樑前端的巨石上,據當年守卡傈僳族竇正文的後人竇學朝介紹,他的祖父當年就是經常站在巨石前向西瞭望,觀察江西老長坡埡口是否有強盜出現。一旦發現有強盜前來,他們就會及時加以防備,並派人趕到位於花水村的練卡大營報警,集合上下各卡兵丁合力剿匪。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爆發後,練卡解散,他們一家就在此地定居下來。之後幾十年,卡房坍塌,他們家就將其改為羊圈使用至今。

蒿子壩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村南26千米檳榔江東岸蒿子壩村邊高地上,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距檳榔江河谷2.5公里。站在山上,向西可望對岸墳後頭坡山口,向北可望對岸白石頭坡山口,是扼控盈江縣支那鄉北部各山寨等從兩山埡口過江進入古永壩子的小路通行要隘。清光緒五年(1879)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增設為古永隘十九卡之一,派練丁16名駐守。民國元年(1912)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5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關卡隨之廢棄。卡址地理座標:東經98°12′53.7″、北緯25°14′03.5″,海拔高程2016米。據當地老人劉德平介紹,該哨卡原為一方形石碉,坐東向西,碉上設西、北兩個瞭望口,早年配有兵丁,經常在冬季江水回落時派人到江邊巡邏,以防強盜過江擾民。解放初期,還有解放軍剿匪部隊在石碉中住過。之後因長期不用而自然倒塌,石頭被村民移做他用,原地僅存地基。

​芭蕉林碉卡遺址: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騰衝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 記錄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

位於猴橋鎮西南18千米永興(古稱“奔麻”)村檳榔江東岸的芭蕉林山高地上,西南距檳榔江河谷約3公里,地勢東高西低,扼控盈江縣支那鄉夷地各寨過江進入古永壩子的古道通行要隘。清代道光三年(1823)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抵禦江外野夷入境搶劫而建,為時設古永隘十七碉之一,派練丁31名駐守。光緒五年(1879年)騰越廳同知陳宗海重建邊防設施時,改稱“芭蕉林卡”,派練丁24名駐守。民國元年(1911)李根源整治邊防時,改為古永總練所轄二十六卡之一,派練目1名、練丁5名駐守。民國三十一年(1942)滇西抗戰爆發後,屯練解散,練丁就地落籍,形成芭蕉林老寨。碉卡地理座標:東經98°12′24.2″、北緯25°10′01.5″,海拔高程1906米。實地調查,建設格局為碉、堡合一,依地形橫向佈設於芭蕉林山高臺上,東側靠山一面掘一深壕與山體隔離,北、西、南三面以石牆圍砌,牆高2.4米、厚0.8米。堡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52米,南北長52米,面積4940平方米。據村民講,原外堡大門開在北牆下,主碉建於西南角,可分別對江邊上山古道形成俯控夾峙之勢。解放後,由於村寨擴建,村民入住堡內建房,堡門和主碉均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被拆除,現僅存外堡石牆和原大門石砌臺階通道。

以上猴橋邊境的歷代邊防碉卡,是目前所知騰衝邊境地區分佈較為密集,保存情況較好的一組古代邊防設施,它們的形成發展,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國曆代中央王朝對滇西邊地的開發管控和當地邊防設置的發展演變歷程。目前,雖然有一部分碉卡因國家建設的需要被新建的檳榔江電站水庫所淹沒,但仍有一些重要的碉卡在各方面的重視支持下得以保留或遷建。在當前國家改革開放工作不斷深入的形勢下,繼續認真做好這些碉卡遺蹟的調查保護和研究宣傳工作,對今後進一步推進騰衝邊境地區的旅遊開發和文化建設,帶動邊疆經濟社會的長期繁榮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①清·乾隆《騰越州志》,屠述濂修,文明元、馬勇點校,2006年8月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②清·光緒《永昌府志》,劉毓珂篡修,徐鴻芹點校, 2007年10月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③清·光緒《騰越廳志》,陳宗海篡修、趙端禮同修,彭文位、馬有樊、劉碩勳點校,2002年12月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④民國《騰衝縣志稿》,李根源、劉楚湘主篡,李光信、劉碩勳、馬守昌、馬有樊點校,2004年12月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文圖:李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