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類APP做社交會洩露隱私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APP收集個人隱私是個老問題了

為了增加客戶黏性和流量

越來越多的APP開始開發社交功能

但是呢

在對用戶信息收集和使用上

很多APP是存在缺陷的

這就很可能會增加

用戶敏感信息被洩露的可能

一條好消息

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已經

啟動APP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工具類APP現社交化趨勢

所謂工具類APP,一般指為具備某種特殊功能,服務於某種生活、工作需要的APP。例如,為了出行,可能使用滴滴約車、使用12306購買火車票、使用航旅縱橫查詢航班信息;為了娛樂,可能使用貓眼、格瓦拉之類的APP查詢電影信息或者直接購票……

工具類APP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工具類APP出現社交化趨勢,有的還比較成功。例如,作為天氣諮詢APP的墨跡天氣,其“時景”功能允許用戶搜索城市時景和“墨友”,在“本地服務”中還有“墨圈”,用戶可以發帖發照片;作為女性衛生諮詢類APP的大姨媽,其“姐妹說”板塊形式與社交軟件“豆瓣”的小組模式很像;烹飪類APP下廚房用戶上傳自己做的菜的照片,其他用戶可以對菜進行評論、讚賞、請教,交流做菜心得……

這一觀點也得到互聯網領域資深專家、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的認同。

趙佔領認為,工具類APP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用戶使用目的性很強,用完就關閉,停留時間短,使用頻次低,其商業價值難以增加。而社交類APP用戶黏性強,用戶願意長時間、反覆打開APP與其他人交流,工具類APP的社交化也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敏感信息遭遇洩露威脅

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具類APP向社交化轉型,出現了侵犯消費者個人隱私的事件。最近引發質疑的航旅縱橫就是個例子。

作為一款航旅類APP,航旅縱橫以查詢航班信息、在線選座等功能受到用戶歡迎,但近期推出的“虛擬客艙功能”,讓用戶可以在選座界面點擊已被選定的座位,就可以在屏幕右下角跳轉至選擇該座位用戶的個人主頁。該主頁上顯示了用戶的頭像、標籤及飛行熱力圖等信息。標籤包括年齡、星座、常選座位等信息,甚至還包括了常住地。飛行熱力圖則顯示了用戶的歷史飛行地點及頻率等隱私信息。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因社交功能洩露個人隱私而被質疑的APP不止航旅縱橫,不久前發生的“順風車司機殺害空姐案”中,滴滴出行也因其“司機乘客互相評價、查看個人信息”的社交功能受到過質疑。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在朱巍和趙佔領看來,具備社交功能的工具類APP有其特殊性,對個人敏感信息洩露的隱患既不同於普通社交APP,又不同於工具類APP本身。因為有的工具類APP本身會記錄用戶某方面的特殊信息,如理財類APP會記錄用戶的財務信息,醫療類APP會記錄消費者個人健康、疾病史等敏感信息,社交功能則使得APP收集的原本藏於後臺的個人信息可能被公之於眾。

小心!这类APP做社交会泄露隐私

收集個人信息不應“默認”

“一些APP軟件有的告知消費者信息收集類別不明確,有的強制或變相強制收集消費者信息,有的不當分享、轉讓甚至非法交易消費者個人信息,廣大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受到嚴重挑戰。”正是為了幫助消費者瞭解各類APP消費者個人信息收集以及隱私保護措施情況,中消協決定開展APP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情況測評活動。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認為,工具類APP向社交化轉型,不管是收集還是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起碼應該做到明示,而不應該採用默認開啟的方式。雖然工具類APP在消費者使用之初都會通知將會收集哪些信息,也需要獲得用戶同意,但是用戶很難控制收集方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尤其是在社交化場景下,個人信息運用不當會對消費者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所以APP不應該採取默認開啟社交功能或者默認允許在社交場景下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方式,而應該由用戶同意才能將其用於社交功能。“APP收集用戶個人信息,必須要適度。”

朱巍表示,《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APP運營企業在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時,必須經過用戶的同意,讓用戶有選擇的餘地。而在使用時,包括大數據深度挖掘中,有義務對個人信息進行“脫敏”,也就是不能帶有個人身份特徵,不能讓這些信息能夠和個人身份聯繫起來。

朱巍認為,工具類APP的社交化轉型增加了個人信息洩露的可能與途徑,也增加了消費者維權的難度。相關部門有必要出臺相關法律,要求互聯網企業必須保證數據的可溯源性。也就是說,如果有信息洩露或者被不當使用,可以溯源到洩露的源頭,追究其法律責任。這樣企業在使用個人信息時才會更加慎重、自覺。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任震宇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你投訴 我曝光

消費遭遇煩心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來潛個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