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齡,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符,該以哪個為準?有什麼法律依據?

頭號船長

到了退休年齡,居民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同,該以哪個年齡為準?有什麼法律依據?

檔案有多麼重要,看後嚇一跳,檔案材料就是人的一生,自己的優缺點、工資調整表全部記錄在冊,分管檔案的領導們你們到了該負責任的時候了。


目前,我們國家退休有四種規定:

一、各工種退休年齡檔次:

①、正常退休年齡:男60週歲、女職工50週歲、女幹部55週歲。

②、病退退休年齡:男50週歲、女年滿45週歲。

③、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男年滿60週歲、女55週歲《部分區域年滿50週歲,規定集體下崗正式職工中的女職工》。

④、特殊工種退休年齡:男年滿55週歲、女45週歲。

符合上述四種退休條件,必須繳足養老保險15年。醫療保險繳費:男25年、女20年。


二、退休年齡的算法是這樣規定的

1、個人居民身份證和檔案年齡一致的,按個人居民身份證年齡辦理退休。

2、個人居民身份證年齡與檔案記載不一致的,按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辦理退休。

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


三、規定退休審批程序、健全審批制度

1、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提前一個月將個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交給單位分管人事的負責人辦理。

2、填寫《退休職工審批表》一式三份。

3、提交一寸照片三張。

4、繳納社會管理費XXX元。

5、經初審、複審、局長審核退休金批准後發放退休證。

6、一般都是這樣規定的:月15日前退休的,在原單位領取正常工資,16日後辦理退休的:在下一個月到社保局領取退休證,領取銀行卡或郵政儲蓄存摺。

四、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

實行居民身份證和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與編造檔案。


閒雲野鶴84816546

到了退休年齡,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符,該以哪個為準?有什麼法律依據?

對於快要退休的朋友來說,很多人的職工檔案中的出生年齡與身份證出生年齡不一致,目前我國的現行政策是依據檔案的出生年月為準,並不以身份證的出生年月為準。

根據我國現行的政策,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時,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

我們所說的要以檔案中最先記載的時間為準,那就說明石中會存在多個出生年月,一般來說,如果是在同一個月的話,忽略不算,只針對是不同月不同年份的。因為在勞動者辦理退休時,確定出生年月時一開一般只看到月份並不看具體哪一天。如果存在檔案中所記載的時間出現了隔年隔月的情況則要綜合來看,一般來說要看檔案中填寫時間的最早的那張材料上說填寫的出生年月是什麼時候,只要可以認定為該人的出生年月。

關於這條依據很多朋友都是知道的,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檔案出生年月與實際上的是否一致。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檔案的出生年月,等到快要退休時,應及時向當地的人社部門申請退休,避免了不及時辦理退休而造成個人的利益損失。

如果個人檔案的出生年月是早於實際出年月的,那麼對於個人來說就可以提前退休,反之則要延遲退休。我國的政策規定個人檔案不能保存在個人手中,就是為了避免個別勞動者塗改個人檔案,提前時退休的想法。

針對隨意塗改檔案,一經被發現會處以延遲三年退休的懲罰。

總結一下個人退休年齡的確定要看檔案中的記載,有時可能與身份證出生年月不一致。這就提醒各位勞動者要自己清楚檔案中的出生年月,及時辦理退休。


社保分享專業戶

樓主您好,如果你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那麼你的身份證年齡和檔案年齡,不相符的話。要以你個人檔案中的初始就業年齡為準。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個人檔案年齡,要小於你的身份證年齡。那麼你就要延遲退休!知道你的檔案年齡滿足,法律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辦理退休。

如果你的檔案年齡大於身份證年齡。那麼依然要按照你的身份證年齡去辦理退休。所以說不管怎麼樣,想要辦理提前退休,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延遲退休!

國家早在1999年就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條文。確定了退休年齡,按著個人檔案中的初始就業年齡為依據。所以這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不知道企業如何規定的。但機關的我稍微知道點。組織人社部門就檔案年齡與身份信息年齡不符人員退休時間的認定,依據國家的相關規定,以檔案中最早形成的材料中的出生年月為準辦理。

我曾在政工部門做過一段時間,組織人社部門下過文件專門對此有規定,因為從前的老員工老幹部,因各種原因,身份信息與檔案不一致,就是自己檔案,不同材料所填寫的出生日期都不一致,所以出臺相關規定專門解決這個問題。

重申下,企業的我不瞭解情況。如有紕漏,歡迎探討


通紅通紅的辣椒

這個問題只能說按照你檔案中最早的登記表格來算,比如入廠時的調配單,還有就是當地入團時登記表都是依據,和身分證沒有關係,主要還是看你檔案中最早登記的表格來算,實例是一位女任身份證到50週歲了,但在辦理時審檔發現她入團的登記時間要晚於身體證的時間差倆年,工作人員告訴她倆年後在來辦理,就因為當年入團時登記的時間晚,所以她也只好再等倆年才能退休。實際上這種情況在過去上班都願意多幹幾年,因為過去是在單位退休,只開工資的百分之60開的都比較少,也是因為大家庭的生活水平都不高那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希望自己為了家庭晚退幾年,所以就把自己的年令改小了,而現在退休規社保了以檔案為準,所以才出現了此類問題。


明春一

到了退休年齡了,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符,該與哪個為準?有什麼法律依據?

勞社部發[1998]8號文第二款第二條明確規定,檔案與身份證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早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所以說,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符,在辦理退休手續時,人社部門依然是按上述文件辦理的。供參考。


鬆鬆155292138

到了退休年齡,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符,該以那個為準?有什麼法律依據?身份證是一個人身份的證明,記載著人的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並編有一定的身份證號碼。檔案是人一生行為的記載,單位的檔案記載著職工的個人信息,年齡,招工表,招工時間,工資標準,級別,職稱,幹部或員工等好多個人資料。單位檔案單位設有專人管理,到了退休年齡,如若出現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符,按照退休政策的相關規定,應按單位檔案年齡為準,使檔案年齡達到男6O週歲,女50週歲,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


志同道合179276449

檔案只能是工作經歷的記載,單位即可建檔,人為的成份很多,人的身份基本信息,應該是身份證最權威,這是一個國家公民最基礎的信息資料,由國家公安機關統一全權辦理的,在辦理該證時就應該嚴格審核,確保信息真實可靠,一旦辦畢發放到手,齊它任何信息均應以此為準。


小貓鬍子103240101

根據勞動部1999年8號文,辦理退休時,檔案年齡與身份證不符,以檔案最早記錄為準,但根據身份證相關法律法規,身份證是法定年齡的有效證明,應按身份證為準,多地實際執行是按8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